70-20-10:让创新照进现实的黄金比例法则 | 红杉汇内参
[ 编者按 ] 21世纪,每一个人、每一家企业、每一个行业都在叫嚷着“创新”。想要创新,就需要解决一个又一个的挑战:要打破固化的思维,要坚持选择的道路,要灵活达成目标的手段,要源源不断地提供创新更迭的动力……在这个漫长且艰辛的过程中,有一个环节不容忽视,那就是:如何为创新分配资源。
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整个过程中,不仅要维持好当下状态、不断增量改进,还要开发新的市场,更要研发新的产品、服务来不断为企业发展注入新动力。整体来看,全新产品与服务的创新突破,必然会为企业带来跃进式的成长,所以它们通常是最难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要将大部分的资源倾斜在这里。
如何为创新分配资源?妥善利用“70-20-10法则”是个不错的选择,而且已有许多巨头企业证实了这一点。
“70-20-10法则”最早源自于全球顶尖领导力发展与研究机构CCL(创新领导力中心),是一种学习成长规律。该法则认为:成人学习70%来自挑战性在职任务、20%来自与他人的合作与洞察、10%来自正式或虚拟课堂。借此来看,在创新资源分配方面,“70-20-10法则”也适用于那些从战略层面对创新进行管理的公司,可以借助该法则较好地平衡“短期可预测的增长”和“会对公司业绩产生影响的高风险长期项目”,从而将创新系统化、组合化管理,以促进未来的持续增长。
每期监测和精编中文视野之外的全球高价值情报,为你提供先人一步洞察机会的新鲜资讯,为你提供升级思维方式的深度内容,是为 [ 红杉汇内参 ]。
“70-20-10法则”在实践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 核心创新指的是对现有产品和服务的增量改进,公司通常会将大部分资源分配给这些产品和服务。
● 相关创新可以是将现有产品带到新的市场(如新的地区)的那些创新举措。它们通常也仅涉及企业现有的产品和业务,仅仅开发新的市场。
● 变革创新是指全新的产品和服务,甚至是服务于新市场的新业务。它们通常是最难的,一旦有所突破也必定是非常轰动的创新。
当然,我们要明确的是:在实际操作中,“70-20-10”是一个参考比例,并不一定要严格遵守,领导者需要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自行调整。这是因为,每个公司对于创新的定义、其内部组织架构以及外部因素不同,这些都会对结果产生影响。而得到积极结果的企业,也并不是因为这些公司采取了确切的70-20-10比例,而是因为它们很好地平衡了“短期可预测的增长”和“会对公司业绩产生影响的高风险长期项目”。
“70-20-10法则”的回报率如何?据《哈佛商业评论》研究,在“70-20-10法则”中,回报率似乎通常与资源配置相反。这意味着核心创新的回报率为10%,相关创新的回报率为20%,变革创新的回报率最高,为70%。
增长的三个层面:
● 层面1(对核心业务的创新):与核心业务相关的、能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带来最大利润的举措。
● 层面2(相关举措):可以带来可观利润的新兴机会,但可能需要长达3年的时间来开发和实施。
● 层面3(变革性创新):发展过程中的新想法,如开发新的能力、试点、新的业务和颠覆性机遇。通常来说,都是一些需要3年以上(当下其应用速度会更快)的时间来发展的长期举措。
应用“70-20-10法则”的好处
将创新系统化。很少有公司敢说自己在核心、相关和变革创新全方面的管理上都表现出色。主要是因为公司在这方面的运作不是那么有序,没有对所有的项目和举措有一个总体认知。但是,创新理应被视为一个整体,一个需要被管理的组合,它需要一个系统来确定优先次序和分配资源。
培养创新的习惯并传达其重要性。创新型企业的管理者会有意识地将更大比例的资源分配给能够实现突破性创新的新举措和新想法。而作为管理者,你有能力、也有责任培养员工,使他们具备获得能够激发或促成创新的必备技能。
在创新的过程中,领导者必须始终清楚地传达他们的创新目标。如果没有相应的流程,沟通传达无法落实,最终事情就会不了了之。所以,当你决定考虑核心业务以外的其他领域,并开始投入资源时,你要先从流程开始。
根据“70-20-10法则”,你要在组织中以实现创新为目标,开始做出实际的改变。与此同时,你还要开始建立新习惯,去沟通新计划的目标和成果,将创新作为一个组合进行管理。
将创新作为一个组合进行管理。得益于这样的分配模式,可能已经被你忘记或忽略掉了的想法会重新浮出水面,变成你的可用资源。将创新作为一个投资组合来管理,意味着你可以管理并平衡公司在创新方面的举措,以促进未来的增长,甚至创新也将变得更可预测。因为当你要同时考虑多个项目时,从整体来看问题更有可能做出可靠的预测。
管理者应该将所有新出现的创意全部纳入考虑范围,一视同仁地考虑它们的创新潜力。将所有这些模糊的想法视为潜在的投资选项,设想它们将变成你投资组合的一部分,进行管理,你可以在这个过程的早期就把许多概念厘清,并减少风险。
如何使用“70-20-10法则”及挑战
● 评估你的现状。你们处在创新周期的什么位置,大环境如何,以及你把自己定位在什么位置。
● 从你对未来的愿景开始着手。在创新和发展方面,你的短期和长期目标是什么?达成共识后,你就可以进行下一步了。
● 然后制定策略。它不一定要非常具体——可以是一个简单的,包含了目标和优先事项的高级别策略。有了这些,你就可以开始参考“70-20-10法则”来决定事情的轻重缓急了。
● 制定可执行的计划。在上述步骤基础上,参考之前设定的目标和比例,制定可执行的计划。
● 实施和扩展。决定了实施的步骤并开始看到一些结果后,你就可以着手于扩大规模了。这是一个重要的步骤,在此期间,你应该向其他人沟通这些变化——确保人们理解这些创新对于参与者和整个公司的意义,并达成共识。
● 分析、调整、迭代。慢慢来,不要着急。给自己足够的时间累积数据来检验改进措施的成果。回顾上面提到的步骤,看看哪些需要调整。
组织结构。在具体分配资源方面,很少有通用的、单一的比例可以适用于整个组织。不同的部门有不同的流程,领导人员的技能也各不相同,不同的职能部门在大局中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所以不可能精确计算每个领域分配多少资源。
因此,我们的建议是先考虑可以帮助你估算最终比例的宏观数值,在节省时间和金钱的同时,也不会对结果产生太大影响。
找到合适的比例。前文提到了,尽管名字叫“70-20-10法则”,但管理者不需要严格遵守这个比例;平均比例适用于许多处于稳定状态的公司,但并不意味着可以盲目套用。你可以先选择一个比例开始,然后在仔细分析了所有重要因素后,有意识地做出调整。
例如,《哈佛商业评论》在他们的研究中指出,接近70-20-10比率的行业是工业制造业,该行业高度关注核心创新和一些突破。
另一方面,科技公司则不那么关注核心产品,因为他们的市场变化速度更快,总是期待一些新的、不同的产品。落到纸面上,它们的区别看起来是这样的:
可操作性。这个分配比例模型的实际挑战在于,它并没有给出一个具体的解决方案,更多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化模型。但它确实为管理创新的资源分配提供了新的视角,让你意识到自己可能错过了什么——比如在核心业务之外进行创新和开发新项目等。
假设你已经开始用这个模型来决定资源分配,下一步当然就是付诸实践。但在实践的过程中很多事情都是未知的。比如“什么能成功什么不能”“要选择具体推进哪个”等等,你其实并没有答案。甚至,你都无法预知你的投入是否真的能有回报以及回报值不值得。
所以,在实际操作中,70-20-10模型并不是一个为你提供实际操作指导的模型。它只是帮助你构建、沟通和衡量你的策略。
然而,也不要着急马上否定这一模型,不妨先考虑一下它提供的新视角能如何助力你的组织。比如一旦你决定了一个分配比率,就要选择一个工具来评估,区分优先级和管理想法,帮助你将这些抽象的百分比变成具体可视的管理数据。
风险管理。当你决定对你的内部资源分配方式做出改变时,你可能不愿意为那些看起来有点牵强的想法投入资源。大部分人都是厌恶风险的,但不冒险才是最大的风险。
但即使创新涉及一些风险,你仍然可以务实地对待它。例如,你可以通过投资少量资金,在较小规模上测试一个新想法的可行性。假如有任何证据能证明它能成功,再增加投资即可。
通过在早期测试关键的假设,可以帮助你将昂贵的失败风险降到最低。这就是伟大的创新者的习惯,建立一个迭代的过程来促进加速学习。作为回报,他们获得了更多的资源用于能够创造价值的项目。
例如,一家新公司正处于搜索研究和打造产品的阶段,他们可能会分配80%的资源来改善其核心业务,20%的资源用于进入新市场。然而,已经达到扩大市场阶段的公司则更希望保持竞争力,并开始将重点转向发展提升和新想法。这意味着他们可以将65%的资金用于核心项目,30%用于扩展,5%用于新的突破性项目。
你可以参考一下创新周期来确定具体的比例和将要承担的风险。
总结
然而,我们应该记住,即使“70-20-10法则”并非完美,也不适用于每个组织,但它仍然是一个在大型组织内规划和沟通创新的实用工具。
■ 一线员工并不关心公司长远发展,参与度低。但事实上,征求想法和意见表明你重视员工的想法,这会提高士气,反而能极大地提高工作表现。
■ 他们无法提出有价值的想法和见解。但事实上,一线员工的反馈和见解对于各种持续改进都至关重要,因为这是他们每天都要面对和克服的挑战,对于流程和工具最有发言权,而这些好点子往往在管理层的视野之外。
■ 很多征询想法的举措都流于形式,无实质产出。但事实上,借助合适的IT工具或线下会议形式,会让更多创意自发涌现。这会让公司形成创新文化,并且使忙碌的决策者本人不再是创新的瓶颈。
■ 目标的统一性。生物体和公司有一个共同的目标:生存和繁荣。要做到这一点,作为一个组织——尤其是一个正在成长的组织——你的团队必须在相同的目标上保持一致。
■ 相互依存性。像大自然的生态系统一样,公司也是一个由相互依存的“部分”组成的整体。
■ 同理心。每个人都必须愿意倾听,保持透明,并为彼此留出做自己的空间。
推荐阅读
壹
叁
肆
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