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青春三下乡】脱贫攻坚乘风破“阆”,乡村振兴有始有“中”

空天攻坚队 西华大学航空航天学院 2022-05-15

西华大学2021年三下乡活动

空天攻坚队阆中分队

阆中位于川中丘陵区向川北低山区过渡地带,是国家重点扶贫县。为深入了解我国脱贫攻坚的实际成果和“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乡村地区人民生活的影响,深度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021年7月22日,西华大学航空航天学院“空天攻坚”实践团队阆中分队前往阆中,对当地脱贫攻坚政策成果展开为期3天的社情调研。

7月22日

伴着微微的晨光,我们出发了。经过三小时的旅途,我们到达了阆中市。为充分了解阆中市扶贫工作概况及脱贫情况,以及为后续调研打下良好基础,实践团队于当天下午来到阆中市乡村振兴局,在扶贫成果、扶贫规划及特色项目上,对乡村振兴局干部马军进行了一个简单的采访。


图 | 采访阆中市乡村振兴局干部马军


Q1

阆中市基本情况?

阆中市总人口88万,2014年,阆中市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村142个,贫困人口2.2万户、6.4万人,贫困发生率10%。2016年脱贫1.6万人、退出33个贫困村,2018年脱贫1.8万人、退出61个贫困村。截至2019年底,阆中市完成所有贫困人口、贫困村的脱贫退出任务,绝对贫困得到全面治理。

Q2

阆中市具体的扶贫产业

由于阆中市贫困户以农户为主,工作重点在于产业扶贫。为扶贫增收,阆中市政府建立了四大园区,根据“大园区建设带动大扶贫”思路,引进了多个实力强、技术优的农业龙头企业,建成了总规模18万亩的江东、江天、江西、江北四大扶贫产业园。

四大产业园区各有特色,其中江东产业园以柑橘为主,江西产业园以花椒、橄榄等油料作物为主,江天产业园引进大量果树,江北产业园则是以种植中药材为重点。在建设大园区的同时,也在每个村建设奔康产业园带动村发展,使村民得到实实在在的收入,实现脱贫摘帽的目标。

Q3

阆中市“旅游+扶贫”项目特色

阆中市作为全国5A级景区,立足旅游资源禀赋,借力阆中古城旅游品牌,依托“四片联动、五线串联”的旅游格局,采用党委政府引导、国有企业主导、社会资本参与、社会组织连接加千家万户收益五方共建的模式,标准化发展乡村旅游,带动群众搭上旅游脱贫的快车。老观古镇、枣碧杨家河、飞凤枇杷采摘节、博树羊肉文化节等都是比较突出且颇具影响力的旅游脱贫工作。

图|空天攻坚阆中分队与乡村振兴局干部马军合影

采访结束后,实践团队返回了住处,并在当晚20点开展了会议,对当天工作做总结并对第二天的工作做规划。

常言道: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实践团队在这一天内合理地把握时间,完成各项团队任务,同时把任务中带有总结性的“点”尽可能的挖掘出来,去其槽粕,取其精华,为以后的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作用。实践团队成员们在青春年华里,共同努力为我国的农村扶贫工作贡献尽一份绵薄之力,助力我国走上更高更快更强的具有我国特色的中国社会主义道路。

7月23日

NO.1 二郎村

7月23日早,实践团队成员们迎着朝阳踏上了今天的行程。本次走访的第一站是二郎村。村中道路都是修缮过的水泥路,沿途两边都是村民的小院与农田,在苍翠树木的掩映下,这些乡村楼房显得格外悠闲轻松,但队员们发现村中不少房屋都在闲置中。

图 |  居民房屋

NO.2 龙狮村

队员们一进入龙狮村,“油橄榄产业园”和“东西部扶贫协作”的标语牌就映入眼帘。

据悉,东西部扶贫协作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更是浙江省天台县和四川阆中市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加快发展的重要途径。其中龙狮村中的油橄榄产业园正是这项计划中“中义油橄榄”企业建立的结对帮扶关系。

图 |“东西部扶贫协作”标语牌

NO.3 磨合村

在实践团队成员们简简单单解决午饭后,就准备去走访下一站——磨合村。

在走过一段路程后,实践团队碰到一位在农田务农的老大爷,实践团队上前谈论与扶贫和乡村振兴有关的问题。老大爷谈到“磨合村以前是分开生产的,自从国家颁布扶贫政策以后,政府干部们建设四大园区和脱贫奔康产业园,贫困户可通过入园务工、入股分红、返租倒包等方式获得收益,这是切实反馈到咱们老百姓头上的”,由此可见,国家对贫困地区的扶贫力度很大,也不难发现党和国家对贫困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迫切的关心。此外,大爷还指到“政府干部们对无劳动能力且家庭贫困的十分重视,按照‘两线合一’的标准分类实施兜底政策,保证每个人的基本生活有保障”。

虽然今天是实践团队成员们第一次走入生活,但团队成员都不惧怕困难,依然在烈日下行走,没有一声怨言。在今日活动中,团队成员们都清楚认识到公益服务活动是一项崇高的事业,体现了中华民族友善团结、乐于奉献的民族精神,献身于公益事业,这是当代大学生的行动指南,也是当代青年人的使命。

7月24日


7月24日早8:30,一场大雨倾盆而下,实践团队冒雨踏上了前往石龙社区的道路。到达石龙社区时,雨势已经明显减少。石龙社区及周边的村落道路都是修缮过的水泥路,但路面还是积蓄着被雨水冲刷上来的泥土。队员们踩着略微泥泞的道路来到了石龙社区居委会。

石龙社区主任和书记热情地接待了实践团队,为摸清石龙社区内扶贫工作概况,实践团队对社区主任做了简单的采访。

据社区主任介绍,石龙社区的扶贫项目主要是通过油橄榄产业园并套种南瓜、辣椒、青菜等蔬菜,目前石龙社区油橄榄产业园已经扩展到600亩。除了产业园扶贫,社区还在持续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近年来,石龙社区陆续开展了公路建设、村道窄路加宽、水利建设等基础设施。其中村道公路建设15公里,道路连通各个社区与村庄,为村民的出行提供了极大的生活便利。水利建设也是成果显著,石龙社区新修建蓄水池18口、塘堰14口,同时社区内自来水安装率达到80%,使社区农户的生活、生产用水得到满足。

在对干部们的采访结束后,在实践团队的请求下,趁着天气转晴,干部们带领实践团队去参观他们的扶贫成果,即油橄榄和南瓜种植地。

到达目的地后,产业园主要负责人社区副主任杨虎同志亲自给实践团队进行了讲解,他谈到“产业园最开始的规模十分少,在2016年刚开始时只有几十亩,大多老百姓没有享受到红利,不愿交出土地,这也是扶贫工作遇到的最大问题,但通过长期以来思想工作的建设,以及经过足够的发展后,老百姓实实在在地获得了收益,最终农户们都积极投身到产业园的建设,让产业园的前景有了希望,也就让扶贫工作顺利进行”。实践团队在考察过程中发现产业园的南瓜和油橄榄长势良好,不少橄榄树上还结有果子,扶贫成果显著。

此外,杨虎主任还强调“为了解决产业园供水问题且考虑到产业工作人员的年龄,大多是老年人,社区居委会还斥巨资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灌溉系统,将万家沟的堰水用水泵抽取灌溉,这样既不用担心灌溉问题,也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当产业园的工作机制完全建立后,每家每户年收入可以达到15000人民币左右,相较于农民自耕自售的收益还是高出不少。”

今天是实践活动的第三天也是最后一天,在这三天里,实践团队的成员都深入的与当地百姓进行了深入的交流,都感受很深刻,也都感叹到生活不易,对党和国家对为何如此大力扶贫的原因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扶贫工作本就是一场另一种形式的长征,不可一蹴而就,这靠的是村干部和老百姓的同心协力,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的走下去,只有这样才会走的长远,民族的复兴才会拥有一个坚定的基石。

在这三天的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员都觉得自己无比幸运生活在一个繁荣昌盛、艰苦奋斗和自强不息的国度,正是它的存在,让各族人民幸福生活、远离硝烟和安居乐业。

编辑:空天攻坚队                     

编审:胥洪斌                  肖婷月
审核:奉    姣                  杨   霄

扫码关注我们

新浪微博|西华大学航空航天学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