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中新秀,能否延续家族神话?
硅是地球上储量第二丰富的元素,应用广泛,任何其他材料都难以企及。随着研究的发展,纳米硅系列逐渐成为新的热门,其中硅量子点、硅纳米粉、硅包磁纳米颗粒越来越受科研人员青睐,能否延续硅的神话,让我们拭目以待!
磁性双网络纳米复合水凝胶对苯酚和对硝基苯酚的吸附研究
近年来,磁性纳米颗粒因其简单的功能化和外磁场分离、在水中良好的分散性和可回收性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Preparation of magnetic double network nanocomposite hydrogel for adsorption of phenol and p-nitrophenol from aqueous solutio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Chemical Engineering一文报道了Fe3O4磁性纳米颗粒吸附剂在酸性条件下存在自氧化、毒性、聚集和浸出等缺陷。在磁性纳米颗粒的表面包裹上SiO2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并能获得良好的化学和热稳定性。在超声辅助条件下通过原位自由基共聚合成Collagen-(AMPS-MAA/AAm)-Fe3O4@SiO2磁性双网络纳米复合水凝胶(DNNH)。由于Fe3O4@SiO2 磁性纳米颗粒的存在,复合水凝胶DNNH的抗拉性能明显强于PDNH(不添加Fe3O4@SiO2 磁性纳米颗粒);而且DNNH的热稳定性得到了改善。DNNH对苯酚和4-硝基苯酚的吸附效果良好,Fe3O4 @SiO2纳米颗粒的加入提高了吸附量。对苯酚和4-硝基苯酚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21.19 mg/g和22.10mg/g。因此,制备的水凝胶被认为是一种合适的吸附苯酚和4-硝基苯酚水溶液的可循环吸附剂。
https://doi.org/10.1016/j.jece.2021.105039
核壳磁性纳米材料接枝海绵状聚离子液体作为一种可回收的Brønsted酸催化剂用于生产生物柴油
构建高效、可分离的Brønsted酸催化剂,实现低价值油脂一次转化为生物柴油,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为了提高催化剂从反应体系中分离的效率,使固体催化剂具有磁性,利用外加磁场加速其从反应体系中快速分离是一种理想的方法。特别是将酸性聚合物固定在磁性载体上,使其具有良好的活性和可回收性。
Core-shell magnetic nanomaterial grafted spongy-structured poly (ionic liquid): A recyclable Brønsted acid catalyst for biodiesel production一文报道了通过将海绵状聚离子液体接枝到Fe3O4/SiO2载体表面,制备了一种新型磁性可回收催化剂。内部的Fe3O4核(尺寸约300nm)作为磁性开关,外部的硅壳(厚度约30nm)对Fe3O4核在恶劣反应环境下进行保护。双酸性离子液体(磺化乙烯基咪唑离子液体)在Fe3O4/SiO2上接枝共聚,有利于增强磁性载体的强酸性,也使双酸性离子液体具有优良的分离特性。制备的复合材料表征结果表明,在Fe3O4@SiO2外表面包裹了海绵状的聚离子液体结构,为反应物提供了更多的活性位点。同时,催化剂具有较高的磁化值(14.3emu/g),在外磁场作用下可以简单快速地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来。由于双酸性聚(离子液体)与磁性载体的协同作用,Fe3O4@SiO2@PIL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性能,油酸转化率为92.1%,油酸甲酯收率为92.1%。此外,回收的催化剂在重复使用6次后,催化活性没有明显损失。
https://doi.org/10.1016/j.apcata.2021.118080
基于还原剂的协同效应制备超亮荧光硅量子点
近年来,硅量子点(SiQDs)做为一种新材料而备受关注。硅量子点具有可谐调的荧光发射特性、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低毒性等优点,在锂离子电池、生物成像和临床治疗等方面展现出了广泛的应用前景。
A proof of concept study of preparing ultra bright silicon quantum dots based on synergistic effect of reductants 一文中采用硅烷偶联剂作为硅源,利用两种还原剂的协同效应制备了超亮荧光硅量子点,相对量子产率高达 84.92%。与传统的单一还原剂策略相比,本文制备的硅量子点量子产率大幅度提升,发射波长可调,同时具有良好的pH值、耐盐性、粒径小、表面富氨基等优点,更有利于生物方面的应用;另外,硅量子点的高效、稳定的光致发光特性为其作为光学材料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https://doi.org/10.1016/j.jlumin.2018.04.006
高纯度纳米硅粉的制备及其在水中的分散工艺研究
纳米硅粉是一种新兴的功能粉体材料,由于其具有独特的量子尺寸效应及物理化学性能,现已在陶瓷材料、耐火材料、锂硅电池、生物材料等领域得到巨大的应用 。比如,将纳米硅粉添加到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由于其具有的4200mAh/g 的高理论比容量可以极大的提升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并缓解普通硅粉的体积膨胀效应 。目前已发展出多种制备纳米硅粉的方法,如球磨法、化学刻蚀法、硅烷分解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制备出不同粒径的纳米硅粉,但多存在纯度低、产率较低且粒径分布不均匀等问题。同时,纳米化的硅粉具有极高的比表面积,颗粒表面活性剧增,颗粒之间的引力也增大,导致粉体之间极易发生团聚,难以满足高纯度、高分散性纳米硅粉的大规模企业化生产。
高纯度纳米硅粉的制备及其在水中的分散工艺研究一文中选用直流电弧等离子体蒸发法制备纳米硅粉,并选用蒸馏水作为分散介质,研究不同种类分散剂的添加量及超声时间对纳米硅粉在介质中的分散性能的影响,并初步讨论各种分散剂的分散机制,为纳米硅粉在锂硅电池负极材料制备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https://CNKI:SUN:ZKKX.0.2018-06-009
新品推荐
硅量子点(蓝色)
XF275
硅纳米粉
XFI40
硅包磁纳米颗粒
XFJ120
先丰纳米精彩活动
这些材料在生物领域能擦出怎样的火花?
十大科学突破之一的量子点,如今发展如何?
必看!一份专属您的定制产品清单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