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从共有历史看美国华人与中美关系(上)

2017-02-17 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

作者:张强

转自《书屋》2017年第1期


1784年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来华,打开了中美两国人民直接接触的大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末,中国广东农民赴美淘金,开采矿山、开发农业、修筑太平洋铁路,早期赴美华工与美国人民共同开发美国西部,但这段共有的历史经历却不能被当时的美国社会认可,华工不能获得尊敬,反而遭受了长达半个多世界的排斥和歧视。二战是中美两国又一段共有的历史,两国人民经受了血与火的洗礼,为战胜法西斯并肩战斗,在美华人也投身到这段历史中,进入新世纪,中美关系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两国面临着许多共同议题,恐怖主义威胁,全球气候变暖,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延续与变革成为两国对话的核心议题,这些与两国人民生存和福祉密切相关的议题,将会架起两国新的共有历史,也为在美华人参与到这段共有历史提供了契机。


1784年,“中国皇后号”抵华时,广州黄埔港的场景    图片来自网络


一、共有历史中的华工与中美关系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末,美国加州淘金热的消息传入广东,粤籍乡民迫于生计,远涉重洋去加州淘金,渴望实现金山梦。他们漂洋过海,踏上美国西海岸的土地,中国华工居美的经历铸就了一段中美民间交往史。对华工而言,他们在美国的生活境遇尤为悲凉,备受歧视,侮辱。华工的金山梦与美国人实现自我价值披荆斩棘、拓荒的美国梦相互交织。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末到1882年排华法通过前夕,十多万华工入美,是中国人在西方社会的第一次大规模集中亮相,展现了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和民族性格,是东西方两种文明、观念、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的最初交织和碰撞。


1.共有历史中美国人对华工的印象


中国华工赴美主要是为改善生活状况,实现金山梦,他们多来源于广东一带的农民和破产的手工业者。他们把中国农民淳朴的气息、坚韧的性格、刻苦耐劳的品质、不惧艰险的精神带入了美国,美国民众对华工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宗教信仰不甚了解,这成为他们以后排斥华工的一个借口。


美国民众对居美中国人的印象经历了一个由好奇到带有偏见、歧视的转变历程。在中国日踏上美国国土的最初几年间,中国人还能受到较好的对待。加州人以带有尊进和自豪的眼光,看着这批形形色色远道而来的移民。但这种尊敬骨子里是美国民众抱持着一种好奇的心理来审视新来者。他们只是对中国人的服饰、文娱生活、语言、宗教信仰感到新奇有趣,渴望去了解这一新的群体。在这短暂的新奇感过后,特别是加州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陷入经济危机后,他们便对中国人大加贬斥,美国西部排斥中国人的事件时有发生。由于美国民众第一次大规模接触的正是处于中国社会最底层的群体,他们便把对中国的想象完全寄托在对华工所形成的刻板印象中。中美《蒲安臣条约》的签署使中国人可以自由进入美国。


1868年,中美签订《蒲安臣条约》


1861年7月14日,时任总统林肯任命蒲安臣为美国驻清朝公使。1867年10月16日在蒲安臣结束任期准备返美时,清廷任命他为中国钦差大臣,代表中国与美国于1868年7月28日签订了《中美续约》,史称《蒲安臣条约》。他是绝无仅有的既担任过美国驻华公使又担任中国使节的一位美国人。


此后入美中国人大幅增长,在加州大有超过白人人口的势头,这引起了白人的担忧,他们借口华工在饮食习惯,文娱消遣和宗教信仰上与故乡并无二致,因而不能被同化。他们把中国人的到来视为对白人在加州主导地位的挑战,是对盎格鲁撒克逊文明的冲击,并深信如果任由他们到来,终会让这群东方来的不信上帝的异教徒污浊这块上帝选民的净土。这种刻板印象集中体现在排华论者的言辞腔调上,他们认为华人是异教徒,不适合美国社会,他们唯利是图,毫无廉耻;他们尽管生活在美国,却对美国政府毫无感情,骨子里信奉的是孔孟之道的儒家学说,效忠的是清王朝。更为可耻的是他们给美国社会带来的是娼妓、鸦片、赌博、械斗,完全有损于白人的道德风尚。


此时美国公众对华工和唐人街的刻板印象多是由美国政界人士和报刊舆论过分渲染造成的,主流社会舆论对华工和唐人街的叙事多集中于唐人街存在的烟、赌、娼妓和堂会火并现象。在美国政界人士鼓噪、社会大众参与和报刊舆论渲染的排华情绪不断高涨的情势下,美国国会于1882年颁布了排华法,给这段华工与美国人民共有的历史画上了粗鄙的一笔。


2.华工与美国人民共同开发西部——一段共有历史的亲历者


中国人大规模赴美时期,也是美国人披荆斩棘、拓荒开发西部的历史时期,华工把中国的农业生产经验、耕作方法带去了美国。他们辛勤耕作,把千里沼泽开垦为良田。华工为美国西部早期开发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1870年,十分之一的农业劳力来自华人;1880年,增至三分之一;到1884年,加州半数农业工人是华人。华工也参加了贯穿美国东西部的太平洋铁路的修建。中国人主要修建太平洋铁路的西段,这段铁路要翻越崇山峻岭,要顶着严寒的气候跋山涉水,许多白种工人因不堪忍受这种工作环境而纷纷离开。中国人逐渐成为修建西段铁路的主力大军。这条太平洋中央铁路在建设高潮期,中国劳工占到百分之九十,约九千人。华工为美国西部、特 41 29002 41 12112 0 0 3613 0 0:00:08 0:00:03 0:00:05 3613是加州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劳力。在十九世纪的后半叶,加州华人人口从未超过加州总人口的一成,但大部分华人都是靠劳力谋生,所以华人却占加州劳工的五分之一至四分之一。中国人的身影活跃在开发农业、开采矿山、修筑铁路、栽培园艺等行业上。他们开垦荒地,改善美国西部交通,助推工农业发展。他们在这些行业中的奋斗经历是与美国人开发、拓垦西部领土紧密交织的。这是一部由中国华工和美国民众共同书写的拓荒史、奋斗史。但这段共有的历史经历却不能为华工和早期美国民众共同享有。对华工而言,这是一部血泪史,受排斥史。


修建美国太平洋铁路的华工


在反华政客的鼓噪下,美国社会掀起了排华浪潮,对华人的迫害屡见不鲜,时常发生烧毁华人房屋、抢劫华人财产、屠杀华人的事件。美国政府还颁布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排华法,华工被禁止入境美国。


3.共有历史中的华工与中美关系


清朝长期实行海禁政策,禁止人们出国,那些私自出洋者被视为大清弃民,不受政府保护,一经捕获,必受株连。鸦片战争使中国被迫开放国门,清朝末期政局动荡,民不聊生,广东一带的人们开始走出国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后,中国人走出国门的步伐加快。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法先后迫使清政府签订《续增条约》(即《北京条约》),其规定:“凡有华民情甘出口,或在英国(法国)所属各处,或在外洋别地承工,俱准与英(法)民立约为凭,无论单身或愿携带家属一并赴通商各口,毫无禁阻。”该条约的签订使华工出国合法化扩大到中国的各个通商口岸。此时清政府并未充分认识到保护海外中国人的重要性,在美中国人的境遇和出境并未成为此时中美关系中的一个重要议题。直到中美《蒲安臣条约》的签订,清政府才逐渐意识到保护在美国等海外中国人权益的重要性,清政府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设驻美公使,并在中国人集中的旧金山等地设立领事馆,保护华工的权益。清政府在美国设立使领馆的年代,也是美国排华浪潮更加凶猛的时期。华工在美国的生存境遇成为清朝驻美使领馆官员与美国政府交涉的重要议题。此时的驻美公使陈兰彬、郑藻如、张荫恒等为维护在美华工的权益与美国政府据理力争。


中美两国之间由于华人问题而交锋的突出事件就是1880年针对华人的丹佛暴动。1880年,科罗拉州丹佛发生了针对华人的暴动,白人在中国人的居住区无故殴打华人,并致死一人,丹佛警方难以制止,他们借口为保护中国人免受暴徒的侵害,竟将大量的华人投入监狱中。在这起针对华人的暴力事件中,华人房屋被损毁,财产损失达五万多美元。驻美公使陈兰彬闻讯,即向美国政府提出抗议,要求赔偿损失、惩办凶手。但美国国务卿易华兹在1880年12月30日答复中国公使却声称:“兹愿明高阁下,即敝国政府对于境内华侨,无论其居于何地,均充分收到与敝国人等同样之保护,不独在丹佛一地为然也。至于此次丹佛事件之捕人、惩凶等事,据美国宪法规定,乃州政府之职权,联邦政府不得干预。联邦政府仅限于州政府力不能执行法律或维持其主权时,始可出尔干预……倘该地方政府已竭其权力而制止暴动,俾使境内本国人及外侨获得安全,则未闻敝国政府尚需负责之说,且中美间并无条款规定美国政府需负责赔偿丹佛华人之损失。”美国政府置中美间的条约不顾,不愿保护华人的权利。丹佛事件中中国驻美公使的外交抗议虽毫无结果,但这是一次因在美华人问题而引发的中国政府的抗议,突出了在美中国人的境遇日益成为引发中国美交锋的触发器。但站在美国排华运动的十字路口,清政府无力或不愿因在美华工的境遇而与美国正面对抗,却一直幻想要求美国“平等对待在美国居住的华人”。1882年美国排华法的通过,更使在美中国人的处境恶化。


描绘1880年丹佛市反华暴动的图片  图片来自网易



自十九世纪五十年代至1882年美国排华法通过,中美两国因华工问题的外交交锋次数逐渐增多,囿于当时的国力,对华工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华工问题成为清政府外交议题中的次要议题,让位于其他议程。如1877年美国前总统格兰特访问中国时,李鸿章曾言,如果他和美国政府能够帮助中国迫使日本撤出琉球群岛,中国就会在移民问题上做出让步。





 

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

欢迎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