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周蓬安:没有徽州哪来安徽,哪来“徽文化”?

2016-06-04 周蓬安 周蓬安的公众号

没有徽州哪来安徽,哪来“徽文化”?

5月28日,为黄山复名徽州疾呼18年的著名作家、《人民日报》高级编辑李辉,在合肥举行“为何呼吁恢复徽州地名——文化传承与今天的我们”主题讲座。李辉表示,相比千年徽州,30年的黄山不过一瞬,主政者要有勇气将徽州重新恢复,才是对历史、对文化的真正珍爱与敬重。年逾七旬的黄山市首任市长崔之康现场讲述了黄山市成立缘由,并响应李辉:“考虑到文化的正本清源,现在是改回来的时候了。”
   
正值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虽然很多地区都有恢复古地名的呼声,但因为恢复古地名的社会成本很高,一些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未必就能带来促进作用的古地名也就失去恢复的必要。

但“徽州”这个地名却与众不同,无论是对“安徽”这个省名的历史象征,还是对“徽文化”的完整性都极具价值,恢复“徽州”建制已显得十分必要。

徽州作为千百年来承载“徽文化”的载体,还和同样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安庆一起,构成了“安徽省”的省名。安徽建省之始,就是取安庆、徽州二府的首字而得名,如今失去了徽州,也就意味着“安徽”已名不副实。

从历史文化角度看,“徽文化”作为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和“敦煌学”、“藏学”齐名。作为一个极具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徽文化以其广博、深邃的内涵和整体系列性特点,深切蕴含着东方社会与文化之谜,全息包容了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民间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的基本内容,被誉为后期中国封建社会的典型标本。

“徽文化”由徽州宗族、徽州历史名人、徽州教育、新安理学、新安医学及徽商、徽剧(京剧的前身)、徽菜(中国八大菜系之一)、徽雕、新安篆刻、新安画派、徽派建筑、徽派村落、徽派民俗等文化流派构成,“徽文化”也让徽州成为中华大地一个名播中外的文化地理概念。明代名剧《牡丹亭》的作者汤显祖就曾在《游黄山白岳不果》中感叹:“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徽文化”的辉煌,尤其是明清时期徽州商人的崛起,称雄中国商业数百年,造就了“无徽不成镇”、“无徽不成商”的神话,对中国的经济、文化发展,均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从历史来看,古徽州千年以来一直拥有“一府六县”的建制,包括绩溪、歙县、休宁、黟县、祁门和婺源六县。徽州地域的相对稳定,也为徽州文化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直到20世纪,徽州地理概念才发生了较大的变动。1934年,蒋介石出于围剿红军的需要,将婺源县划归江西,但由于“徽州”二字对于全体徽州人的归属感,徽州同乡和婺源人齐声呐喊,发起了“婺源返皖”运动,使婺源于1948年重新划归安徽。1949年,因婺源和江西先于安徽其他地区得到解放,婺源又被归入江西区划,导致“徽州”长期被两省分割;1987年,一直属于徽州管辖的绩溪县被划归宣城地区,原先的“徽州地区”又改成了“黄山市”,使“徽州”地理概念进一步缩小,目前仅剩下黄山市的一个区,“徽州”已经面目全非,“古徽州”更是支离破碎。此外,目前顶着“黄山”这块牌子的除黄山市、黄山市黄山区,还有黄山风景区,显得极为混乱,极容易误导去黄山市所辖区域旅游的外地人。

“徽州”地理被人为割裂,无疑已造成“徽文化”的割裂。如今“徽文化”所形成的“两省三地”局面,导致众多“徽州人”没有了归属感,甚至失去了“回家的路”。这无论是对“徽文化”的研究,还是对“徽文化”的传承,都是极为不便的,长此以往,将会对“徽文化”造成极大的破坏。

古人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徽州,哪来的安徽?哪来的“徽文化”?因此完整的“安徽”、完整的“徽文化”,无疑需要完整的徽州建制。如今,正值实施“文化强国”战略当口,笔者建议安徽省应努力恢复“古徽州”建制,以大力弘扬“徽文化”,打好安徽文化的根基。而新浪网所做“你觉得黄山应该复名徽州吗?”的网上调查显示,有82.1%的网友认为“应该,具有历史文化象征意义”,这也说明恢复古徽州建制具有一定的民意基础。

而当务之急,安徽省应首先将黄山市更名为“徽州市”,并将绩溪县重新划回徽州市,并作为“强省战略”,争取国家的同情,使婺源县重新回归徽州,让完整的“徽州”概念来呼唤海内外对“徽文化”具有认同感、归宿感的徽州赤子,和我们共同努力,让“徽文化”再造辉煌。

请长按二维码加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