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版《传递财富传递爱》连载三:重新解读侯跃文案

2015-03-13 财富传承管理师联盟

2007年6月,相声大师侯跃文在北京昌平玫瑰园家中突然去世,年仅59岁。

侯跃文从未对自己的后事有过任何安排,没有留下任何遗嘱。这个疏漏引发了家庭内部历时三年多、轰动全国的遗产风波。

侯跃文仅有的两个女儿侯瓒和妞妞不在身边生活。来往密切的,是其双胞胎兄长侯耀华和徒弟牛成志、郭晓小。

风波一:两个女儿状告伯父

侯跃文去世后,按照民间传统习惯,侯耀华责无旁贷地担当起了料理弟弟后事的重担, 但侯瓒姐妹认为伯父和徒弟侵占了父亲的遗产,遂向法院提出了诉讼。

侯瓒指出,侯耀华在侯跃文去世后的第一时间赶到玫瑰园主持料理后事,并实际控制了所有遗产和证件。侯跃文去世已有两年时间,侯耀华从来没有主动邀请姐妹俩清点、封存遗物。

侯跃文徒弟郭德纲公开质问,“师傅的万贯家财哪儿去了?那些珠宝名表田黄石羊脂玉哪儿去了?那些饰品家具字画藏品哪儿去了?”

点评:财产丢失也是财产管理风险

笔者曾经办理过一起离奇的遗产案件,当事人是一位国民党起义将领,在家中去世时,自己毕生积蓄的金条不翼而飞,子女因此互相指责,诉至法院后,因为无法确认这些金条是否存在、存在何处、是否是遗产,法院对该诉请无法支持。

所以说,科学有序的资产管理,不能无视财产丢失的风险。许多人以为放在保险柜里,存到银行里就安全了,殊不知,一旦本人发生意外,这些管理措施根本起不到任何保护和传承的功能。

风波二:两个女儿对薄公堂

在起诉伯父未果的情况下,侯瓒两姐妹撤回了诉讼,转而以一方为原告、另一方为被告在法院打起了另一场遗产官司。

点评:本不该发生的诉讼

许多人并不了解,虽然案件仍然在继续进展之中,但案件的争议性已经不大,因为侯瓒和妞妞本就没有原则性的矛盾冲突,他们之所以要去法院诉讼,目的只有一个:找到父亲的财产。

许多人会问:侯跃文的存款应该从银行可以查出来?

图样图森破!

中国有银行上百家,每家银行大大小小的网点更是不计其数,银行往往本着为储户保密的原则办事,普通老百姓想要一下子把所有存款账户都查出来,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应当指出,本案结束三年后,2013年司法部和银监会出台了一个规定,当事人可以凭公证处开具的证明到银行查询被继承人的账户,已经前进了一大步,但仍然无法完全解决该问题,因为银行太多了!)

事情至此,只能求助于法院了!

进展:法院大海捞针

那么问题来了,求助法院有用吗?

西城法院面对这件全国瞩目的重大影响案件,立即激发了便民司法的积极性,介绍信、执行公务证、协助执行通知书,西城法院的法官们不辞辛劳奔波于西城区和昌平区之间,身影出现在玫瑰园别墅周边大大小小二十多家银行的柜台前。

结果是,查到侯跃文存款100多万元!

你信吗?

早年成名、相声世家、文工团团长。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

点评:法院给予了“特殊待遇”

普通老百姓想要享受这种特殊待遇几乎是不可能的。在许多遗产案件中,法院会为律师开具证明文件,由律师前往银行或其他单位进行调查,问题是,由于律师没有强制力,银行或其他单位不配合的话,律师只能撂下狠话,转头还得去求助法院。

法院的调查往往是有限度的,侯跃文的特殊待遇一般人享受不到。

笔者在一起遗产案件中,在多次坚持下,法官就同一账户前往一家银行调查三次,终于有所斩获:不但查询出当事人多年未动的关联账户,而且该关联账户下挂的各类基金、贵金属、理财产品等隐蔽账户也被找到。问题是:这些账户在前两次没有被查询出来。

悲剧:骨灰无法入土

此案纷纷扰扰历时三年多,引起了全国媒体的关注,造成很大的社会影响。因各方没有达成一致意见,导致侯跃文骨灰一直无法安葬。直到2010年8月,在法院的大力调解下,历时三年的纠纷最终以调解结案,各方对调解结果均保持缄默。

网友留言

“一辈子说相声,给千万人带来欢乐,自己却走得一点都不欢乐。”

“金钱不能给身后人带来快乐,亲情不能把两代人相连,法律本身苍白无力,道德又变得没了底线,贪婪使人失去 理智,可怜的世人已身处雾境,慨叹大师谢世后仍然给我们留下遗作——遗产风波,是醒世、警世还是愤世?是让人哭、笑,还是骂呢???”

作者解读:悲剧根源是没有传承意识

侯跃文的老搭档石富宽回忆说,侯跃文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一旦有演出,无论是 穿大褂还是西服,为了不出现一丝褶皱,他穿上就不再坐下,直到演出结束。

这样一位对艺术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大师,肯定没有想到,自己未订立遗嘱的疏忽, 会给亲人留下无尽的纷争与伤痛。

从法律的角度看,笔者认为,造成这一悲剧的根源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从表面上看起来,这是法律与传统的冲突:我国继承法并不承认兄弟姐妹等亲属在处理家庭事务上的法律地位,而这恰恰和我国数千年的社会传统和家庭观念相违 背,也正是这种观念下,侯耀华认为由自己处理弟弟的后事责无旁贷。

第二层次,侯跃文没有树立“传承意识”。大多数人均认为,如果侯跃文订立了遗嘱, 对自己的后事进行了安排,也许这一切就不会发生了。

第三个层次,是没有平和豁达的生死观。笔者揣测,大多数人,哪怕如侯跃文这般严谨和理智的人,仍然无法接受自己必然死亡这一冷酷的事实,无法正视自己死亡以后的人世。这恐怕是造成这些缺憾的根本原因。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财富传承管理师联盟简介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