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论 | 当我们撕逼时,我们在撕些什么?
所以我试图写一个撕逼完全指南给广大撕逼爱好者以参考,意在让大家撕得高效,撕得开心。
下面三幅图是同一幅照片的三种呈现方式。看起来都是事实,但事实并非如此。
于是看到了左图的人坚信战俘遭到了非人对待,被枪指头威胁。
于是看到了右图的人坚信战俘收到了人性化照顾,如果配上《士兵给刚到营地的战俘送上自己仅剩的清水》的配文效果势必会更好。
中间这张看似是Big Picture的照片的解释方法也可以多种多样,《战俘宁死不屈绝食抗议,士兵强迫其喝水防止毙命》,《士兵给战俘喝水,但战俘试图攻击喂水者,不得不使用枪支镇压以防暴力事件发生》。
可以想象仅看过单一视角新闻,盲人摸象会产生多大的认知差异。
有个例子,《中国游客巴黎卢浮宫前泡脚引争议》。
看到下图,很多人一定会在微博上开始大骂国民素质低下,丢人不要丢到国外去云云。
之后有人放出卢浮宫门口泡脚大军的图片。
并称“据卢浮宫工作人员称,泡脚的游客多为西方人”。
然后突然指责国人素质低下的人觉得自己被打脸。接着就会有公知出来说不要对自己人有偏见之类。
如果再有人补第三刀,说虽然西方游客也泡脚,但卢浮宫官方称这是一种不文明行为,即将进行罚款举措。是不是又会有人出来说“国人爱盲目跟风”?
当然,现在网络环境下,这种信息不对称也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弥补,每个人都有可能是完整信息拼图中的一部分,为信息对称做出贡献。
但仍然不能否认的是,信息不会完全对称,信息也一定会被误读和扭曲。所以开撕之前最好先沟通一下互撕双方是否得到的背景信息以及对信息的解读是一样的。
经典问题涉及信息视角与信息解读含混性问题:如何评价XXX
如何评价猫力 molly 的成名?
如何评价杜海涛下跪权志龙事件?
如何看待「山东招远麦当劳女子被殴致死」事件?
戈特洛布·弗雷格(德国哲学家、逻辑学家)提出过一个词叫“含混性(vagueness)”,这里特指语言符号表示意思的模糊边界,可能是一句话可以理解为多种意思,也可能是涵盖的范围模糊不清。
在文学创作中,语言的含混性可以增加作品的神秘感和可读性,所谓“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语言涉及到沟通,含混性简直就是个大bug。
大部分情况下很多人只为一吐而快,默认自己完全说清了,又默认对方完全了解了。
最后开始吵了的时候又用“你完全没明白我在说什么!”这种攻击性话语来恶化沟通。
来自《探索需求》这本书的开篇提到的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
一个关于《需求调研》的讲座上,开场前演讲人的大屏幕上放了张背景图,大家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如下图:
然后他就开始讲需求和设计了,巴拉巴拉巴拉。。。。配了下图:
最后结束的时候他说要给大家做个注意力测试,然后就问了个问题:
How many points were in the star that was used as a focus slide for this representation?
在场的人开始回答,答案被收集并统计。结果如下:
看到这张图你一定要问了,哎怎么有其它答案呢?好奇怪啊怎么来的?
这就是所说的“含混性”,一句话可能会有很多个意思,但是每个人看到的可能只有一个意思。比如说刚才的问题,可能会有的理解为: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撕的时候从概念的理解就是不同的。有可能撕到最后才发现原来是鸡同鸭讲。
所以撕之前请统一好概念和关键词,消除语言含混性。
举个我印象很深的例子。
我在知乎一问:《智力或智商可以通过后天努力提高吗?》 中曾经对 Filestorm的答案有所误解。他就在我答案底下评论里非常认真友善地一一说明了。
最后我们愉快的达成了一致,我也得以将他的观点和角度更新到答案中,使更多看到答案的人有更全面的了解。
这就是一场愉快的撕逼。
知乎涉及到由于概念含混性产生撕逼的问题有:
中医是伪科学吗?应该如何看待中医? (此处”中医“具有词语含混性)
一个人的教养如何体现?女孩的家教好如何表现? (此处”教养“具有词语含混性)
本科读经济学的时候,微观经济学的第一堂课,老师出了一个问题。
10个女生,5条裙子,如何分配才能公平?
有人说抽奖,有人说考试,有人说选美。究竟谁的更公平呢?凭什么聪明的人可以拿裙子而笨的人不可以呢?又凭什么长得好的人可以拿裙子丑的就不可以拿呢?
于是貌似裙子怎么分都不行了。突然有个人说:看谁能给别人带来别的价值,然后用这个价值来换裙子。
大家纷纷同意。但又有异议出现了:一般都是聪明好学或者有一技之长的人可以带来价值,那么这种分配方法对于天生愚钝的人来说是不是也不公平呢?这样总是有人得到的要比别人少。为什么不绝对平均呢?
价值假设是特定语境下的一种隐含偏好,表明作者偏好一种价值观胜过另一种价值观。
——《走出思维的误区》
在每个人分配方案的背后都隐藏着价值假设,比如说有人认为长得美比聪明更重要,或者有钱比有学识更重要。
这样的撕逼事件应该是最多的了,小到知乎,大到立法。比如“如何评价雾霾调查《穹顶之下》?”这里的抛开数据真实性有效性不谈,我们单看价值假设。
价值假设冲突点:
经济发展重要还是环境保护重要?
这里需要大量的研究分析提供各方论据来支撑最后的论点,但最后价值观在决策中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所以,价值观假设并不是像你喜欢橙色他喜欢蓝色这样随意,因为普世价值观会影响到公共政策制定和每个人的生活。
大部分人都认为自己有着批判性思维,觉得自己“有主见”和“不受他人观点影响”。
Richard Paul将批判性思维分为两种:弱批判性思维与强批判性思维。
弱批判性思维就是捍卫你当前想法的批判性思维,表现在当你由于以往经验形成了自身稳定的价值观或“成见”后,对于新的与你不同的观点产生矛盾并为捍卫你当前想法而展开斗争的思维活动。
但是其实大部分觉得自己有”批判性“思维的人都是弱批判性思维。这种弱批判性思维的人有时甚至比无知群众还可怕,他们会坚信一些不知何时先入为主的观点,并且维护到底。
而强批判性思维则是要对一切主张都来提出批判性的问题(包括自己的主张)。强迫自己对自己固有的观点进行思考。
保持这样的强批判思维会让你的学习速度变得很快,也会让心态更加平和。
我记得有个研究把被试随机分为两组,然后随机给他们一个论点,让两边撕。后来发现撕啊撕啊两边的人都会更加从个人角度相信那个本来不属于他们的论点了。(一下找不到相关的这个研究,如果你看见的话可以后台回复告知我。)
撕的时候会存在证实偏见(Confirmation bias):人们普遍偏好能够验证假设的信息,而不是那些否定假设的信息。
当我们在主观上支持某种观点的时候,我们会更倾向于找那些能够支持我们原来的观点的信息,而忽略掉对于那些可能推翻我们原来的观点的信息。
证实偏见普遍存在,无法改变别人,可以从自己做起,不要光顾着想”一定是这样“,还可以想想”否则呢?如果不是呢?“
我对于和别人撕逼的主要目的就是:改善自己的想法找到更正确的方向,弥补个人认知不足及更正偏见。
更上升到宏观一些的层面,很多在网络上的撕会影响到社会整体价值观、舆论导向和公共政策制定。
所以好好撕还是相当重要和严肃的一件事。
http://v.qq.com/iframe/player.html?vid=c0153s5shx4&width=500&height=375&auto=0
有一些撕真是没有必要,撕来撕去撕不出结果,两边都搞一肚子火,除了为世界增加点负能量以外一点价值也没有。
所以如果你决定不在撕上浪费时间,那么就有选择的撕吧。
以下是我给自己的一些撕的原则,仅供参考:
撕一个有价值撕的问题。(比如说我对关于公共政策类的题目就比较感兴趣撕,因为每一个信息交换都会影响到我未来的生活。对于一些平眉是否过时了这种话题就不愿意多撕了,没有太大意义。)
不和弱批判性思维者撕。(每一句话都是以捍卫自己观点而不是有效沟通而说的。)
不和不懂价值观假设者撕。(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带有价值观假设,喜欢使用“应该”“不应该”。)
不和价值观一元论者撕。(不接受其它价值观,喜欢这种句式:“我就不理解为什么有人会XXX"或“神烦XXX的人”。)
不和情绪化撕逼者撕。(用词带有大量感情色彩,判断力主要来源于情绪,通过撕逼发泄。)
判断议题是否值得讨论,你把时间花在上面的价值有多大。
判断对方是否有价值撕。
站在双方信息背景相同。
统一关键词和概念,消除含混性。
沟通双方价值观,但要接受他人和你价值观不同这个事实。
夏天到了,容易怒火攻心,多喝凉茶少撕逼。
照例推荐相关电影、书籍和文章:
十二怒汉
美国X档案
走出思维的误区
非暴力沟通
来自寺主人的信
进化论已经走过了5个月,15万读者鼓励着我们把进化论越做越好。
“进化论就像一个神奇的宝盒,每一篇内容都会给我惊喜。”
——青岛 安然的猫
这里没有浓烈的鸡汤,也没有搞笑视频,没有让你捧腹的段子。
我们只有篇篇原创的干货,从着装到读书,从职场到创业,每篇的内容都是百分百的脱水干货。
下半年,我们即将邀请互联网、金融、时尚、餐饮、教育等领域的专业人士做客进化论,内容将会更加丰富和深入。
谢谢这5个月来进化论er对我们的支持,每天在后台收到的祝福的回复都是对寺主人和救兵团们最大的鼓励。
寺主人也谢谢救兵团的4个姑娘,又米米、廖佩佩、孙雯雯,夏脆脆(排名不分先后)。不知道该对你们说什么好。大概只能这样结尾了:
爱你们的,
寺主人
进化论其他内容
回复引号中的关键词查看:
书单/墨镜/脱毛/减肥/防晒霜/新手/流程//眉毛/眼线/底妆/日本
转载请注明以下文字:
“进化论 微信号:hibetterme
成为更好的自己"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订阅进化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