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什么样的能量才能支撑一个人走过人生的低谷和迷茫?

2016-07-17 寺主人 女神进化论

我创业失败过,但不止是创业失败,我的历史上挂着满满的「失败」:高考失败,大学挂科,连续三年申请交换生都失败了,考研连续两年失败,被公司集体裁员……

 

「精益创业」这个概念火了好几年,我一直都在不停的和别人推荐。因为无论是创业还是对你自己的人生,它都是一些非常有价值的理念




每一次所谓失败都只是一次告知你「你之前的假设是错误的,需要寻找新的假设」的信号而已,它是一个转折点,而不是一个终点


你的期望都是你的假设,而从零到一的创业过程就是低成本去不断试错和调整你的方向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学习比结果更重要,越早验证你的一些想法是错误的反而对你越有帮助,因为时间是最大的成本


分享一下我创业失败后的经历吧,如果你也正陷入失败和迷茫,不知道该怎么办?可以尝试按照我的方法去做吧,总比在原地止步不前好。

 


第一步:探索新方向

 

反思,总结教训

 

去年年初的时候我和 PMCaff 的创始人阿德聊天的时候,谈到「创业是否能够提升一个人的能力?连续创业以后不停进步就可以增加成功的机会?」


阿德说的话我印象很深。大意是:


很多人创业的时候就是「盲目海量试错」,没有打法,导致创业无数次是不停在各种摔过没摔过的坑里摔,这种创业和买彩票并无区别,过了几年,当初是什么样,还是什么样。


「有目的的结构化试错」才能够从试错中获得有效信息,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自己的能力

 



我的第一个项目是智能手表。在长达三个月的团队搭建、产品定义、外观设计和技术调研后,这个还没正式开工的项目就完蛋了,既没有融到资,也没有完成原型。


我在项目结束以后花了一个月的时间进行的反思,整理成了文档。


细节不说,大概反思的方向是:

  • 失败原因是什么

  • 如果重来可不可以弥补不足从而推动项目继续进行?

  • 如果当初不做这个有没有更好的方向

  • 当初反对的人都和我说过什么?他们说的对吗?为什么我没有听进去?




多见人,见新人

 

在无所事事的那段时间里,我拉了个叫「干货创业」的微信群,这个群由最初我认识的十多个人,一度被人拉人滚到500人的大群,后来出现了很多混乱,又被清到200多人,目前一共有230多人,保证群的质量。有投资人、媒体、各行各业的创业者,在这个群里促成了很多项目合作。

 

有了这个群后,就开始组织一些线下分享活动,有1对1的,有小组讨论的,几乎每天都在见不同的人,聊不同的话题。


一个好的话题,一群专业的人,你可以从中了解到非常多有营养的信息。创业不同领域大家都在干什么,难点在哪里,投资什么风向,如何处理一些问题等等。




跨领域学习

 

在大公司工作相对职能专一化,创业却什么都要做。自己动手做、边做边阅读和请教前辈是最有效的跨领域学习方法。做智能手表的时候我请教了一打硬件专家,BOM 上的每一条是怎么来的我到现在都历历在目。


头脑风暴多个新方向

 

通过一段时间的行业信息收集,就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想一些方向了,把这些方向列出来,想想怎么开始验证他们。




第二步:开干比什么都重要


在确定了几个方向以后,我就开始验证可行性了。在前期快速验证可行性是非常必要的,它会帮助你节约大量的时间。而验证可行性根本不需要你把最终设想的那个产品做出来才能够验证。


我当时有意向的方向和起步方法是:

  • 英语学习(需求调研)

  • 对外汉语(尝试线下教学)

  • 美妆

  • 创业服务(做资源对接和产品设计咨询)

 

四个方向是同时进行的,结果是我在美妆这个方向的优势一下就显现出来了,然后迅速放弃了走的不那么顺畅的其它三个方向。




有了一定流量以后,变现这件事就被提上了日程。


首先,广告模式和我内容本身有冲突,因为我的内容和核心价值之一就是「推荐适合的」,而不是推荐商家大肆宣传的,一旦进入广告,一定会影响到内容质量,从而影响到用户。那么电商或者 O2O 似乎就成了唯一选择。

 

当时我并不知道「女神进化论」是否可以往电商方向发展。如果高举高打做个电商 APP,雇电商团队,租仓库,大批量进货......成本花费不说,时间周期也很长,最后验证不成功,钱和时间都浪费。但很多团队都有这个高举高打的问题,好像不搞个 APP 就不能叫创业似的,这是个误区。

 

用最低的成本,最快的试错

 

于是去年我就自己一个人开干了,自己找货源,仓库、发货就在我自己的房间里,自己打包,有的时候会找人来帮忙。

 




现在已经基本验证完毕,转化率是没问题的,具体看之后怎么做了。当然,到现在我也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公司和团队。




第三步:学会放弃


不得不说很多人总是在坚持自己不适合的东西。有可能你不适合这个方向,却偏要去做,有可能你不适合创业,却偏要去创。不是不可以,而是风险很大,但如果你愿意去承担这个「不合适」的风险,那么就去吧。


至于如何知道自己合不合适?去做,失败几次,就知道自己合不合适了。一切没有开工前的分析都是纸上谈兵。


至于在这过程中,需要什么样的力量?我想没有什么比「人生就是一场RPG游戏」更能让我一直保持乐观的吧



推荐书籍


《精益创业》
《精益创业实战》
《创业者手册》
《创新与企业家精神》


文中艺术插图作者:Sonia Delauney




大家都爱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