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两会法评|开好国家立法的基层“直通车”

2018-03-13 法制网


  3月1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在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举行记者会。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许安标在谈到过去五年立法工作特色时指出,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让基层的意见直达国家立法机关。


  “国欲兴其势,必先固其本”,国家发展的根本在于基层,基层是各种实践与创新的实验场,也是各种利益关系与纠纷的发生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仅是党的群众路线和工作方法,更是立法工作接地气、顺民心、懂民意的重要途径。无论是科学立法还是民主立法,深入基层调查研究,都是不可或缺的工作方式。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和修改后的立法法都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推进立法精细化;党的十九大强调,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立法机关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正是落实中央精神的重要举措,是进一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有益探索。

  把立法的“大门”开到群众家门口,拓展了群众参与立法的直接渠道,进一步调动了全社会参与立法的积极性,使得立法工作者能够在第一线听取到基层群众的呼声,在第一时间收集到热气腾腾的鲜活民意。同时,也开阔了立法工作者的视野、增强了立法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在与群众互动的过程中,立法工作者可以同步掌握社情民意,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脉搏,对于各种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也可以发现于未然。

  此外,基层群众的生产生活涉及方方面面,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可以有效地提高立法工作的精细化,精细化带来的是更有针对性和精准度的立法,这将为法律制度的实施奠定更加广泛的民意基础。

  就具体实践来看,2015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确定湖北襄阳市、江西景德镇市、甘肃临洮县和上海虹桥街道4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并先后就28部法律草案以及2016年、2017年的立法工作计划向各基层联系点征求意见,来自基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最终使相关立法更加接地气、察民情。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基层有广阔的空间。立法工作只要做实基层,开好国家立法的基层“直通车”,就能感受到群众的喜怒哀乐,就能获得百姓的真知灼见,就能从基层丰富的社会实践中汲取源源不断的营养和力量,这是近五年的经验,更是未来的方向。

 


延伸阅读


有关记者会的更多干货看这里!!!

     



人大将修改完善刑事诉讼法


      3月12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在京举行记者会,十二届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胜明、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乌日图、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恒、环境与资源保会委员会委员吕彩霞、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王超英、许安标就”人大立法工作“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王胜明在会上说,本次大会审议通过监察法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将继续审议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修订草案,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也将相应修改。


      王胜明说,深化监察体制改革是重大政治体制改革。这场改革涉及检察院的职权调整和人员转隶。检察院的职权,特别是侦查权还有没有?有多大?必须依照监察法和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在修改人民检察院组织法时已经对此作出衔接性的规定。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也将相应修改,这样,法律之间才能和谐统一,才能为监察委员会、检察院行使职权提供进一步的法律保障。



6部税法列入今年立法计划 



      十二届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乌日图12日上午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的记者会上说,在今年立法工作计划的建议中已经将耕地占用税、资源税、消费税、契税等6部税法列入了今年的立法计划中。


  乌日图说,落实税收法定原则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来的明确任务。现在我国实行的18个税种中,有6个已经实现法定,其中就包括在过去五年里十二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环境保护税法、烟叶税法、船舶吨税法,修改的企业所得税法。还有12个税种到目前依然是以国务院的条例或者暂行条例的形式来规范的,这些都需要上升为法律。


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十二届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委员吕彩霞12日上午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的记者会上说,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各项关于生态文明的政策,积极地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吕彩霞说,从立法数量上,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立法规划中有18个立法项目涉及环境生态保护,占到整个立法项目的18%以上。在制度设计上,强调系统性、全面性,注重立法与国家发展战略、民生关切相结合,构建国家完善的污染防治体系。修改了环境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制定了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勘探开发法、核安全法,正在审议土壤污染防治法等。从立法定位上,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特别关注人民的关切,以保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立法宗旨,强化了环境保护、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等相关法律制度建设,加大了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从立法形式上,本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更注重问题导向,强调从中国国情出发,突出解决实际问题。重点污染区域PM2.5降了30%,北京周边地区、京津冀周边地区的13个城市与2013年比较,降低了40%,治理是非常有效果的。


正开展民法典分编编纂工作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王超英12日上午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的记者会上说,民法典各分编的编纂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王超英说,编纂民法典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立法任务。经过党中央批准,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分两步走的立法思路,民法总则已经由去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民法典分编的编纂并不是制定一部全新的法律,只是把现行的民事法律的规范进行一个科学的整理,当然也不是一个简单的法律汇编,它要不断地适应现在的情况对现行的法律进行修改和完善,也要回应一些社会关切的问题。


  王超英说,民法典各分编现在初步的考虑有物权编、合同编、侵权责任编、婚姻家庭编和继承编等。从时间安排角度,初步考虑今年下半年适当的时候整体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提请审议后再下一步的审议工作现在大体上的设想是进行分阶段审议,争取2020年一并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审议通过,从而和民法总则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民法典。

 



预算决算审查机制不断创新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3月12日举行记者会,就“人大监督工作”相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刘修文在记者会上表示,五年来,人大预算决算审查监督机制不断创新,审查监督的“牙齿”越来越硬,审查监督实效明显提升。


  刘修文说,总的来看,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全国人大常委会及其预算工作委员会认真组织完成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关于加强人大预算决算审查监督、国有资产监督职能的改革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对此高度重视,先后四次主持会议听取汇报,并做出明确指示,提出明确要求。党中央为此还专门制发了三个重要的指导性文件。


  刘修文具体介绍了七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夯实了预算审查监督的法律基础。201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了预算法,原法是79条,修改后101条,其中修改了54条,新增了28条;同时还制定了环境保护税等三部税法。二是屡审屡犯的问题正在改变。2015年建立了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向全国人大报告的新机制,并连续三年听取国务院关于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三是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关切。2016年建立了预算审查前听取人大代表和社会各界意见建议的机制,广泛听取意见。四是初步实现了对预算执行全过程、实时在线的监督。201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大力推进预算联网监督工作,截至2017年底,全国31个省级人大当年实现预算联网查询,全国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一期)也开始上线试运行。五是实现全口径的报告、全方位的监督、全面依法公开,确保国有资产服务发展,造福人民。六是3月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了“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的指导意见”,使支出预算和政策更好体现和落实党中央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七是加强了对重大财税问题的专题调研,加强了对财政转移支付、财政水利资金、教育资金和科技资金等的专项监督。


  刘修文表示,下一步,将在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下,紧紧围绕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本次代表大会会议精神,更好地发挥人大监督作用,把财政资金用好,用在刀刃上。








章来源 法制日报(记者:凌锋 陈丽平 朱宁宁)


本期编辑 席锋宇 张博 岳铼 梁成栋 张雪慧 见习编辑:王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