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特别报道|守护着秋去春来、花谢花开!

2018-03-15 蒲建安马岳君刘青 法制网

  每个人的生活都有着自己的色彩,每个色彩背后都有着自己的故事。


有时,我们可能会觉得远处的风景光鲜无比,但走近之后,你往往会发现,这里还有着不为人知的苦涩酸甜。


今天,就请大家跟我们一起听几个故事……

如果我告诉你,有一家基层法院2017年共接待立案群众18万人次,年收案量13万余件。你一定会觉得小小的立案大厅被“挤爆”了吧?又或者你想咨询一件事情是否存在“诉讼风险”,那得排队等多久?


2月26日上午,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立案厅的自助查询区内,立案法官金晨站在诉讼智能生成一体机旁,为前来咨询的当事人反复地做着操作流程的演示。扫描当事人的身份证信息后,系统很快自动生成一份完整的民事起诉状,以前可能需要排三五个小时的队才能完成的事,现在朝阳法院三五分钟就能解决。


除了这台诉讼智能生成一体机,大厅里的诉讼风险评估一体机、执行风险评估一体机也在金晨的讲解范围内。这两台机器可帮助当事人对案件在诉前进行风险评估,提示可能存在的诉讼或执行风险,时间经济成本以及情感、信誉等方面的损失。在金晨的指导下,10个问题只要5分钟就可以测出。


而这三五分钟的操作,每天从上班到下班再到加班都要持续不断的重复讲解,金晨也记不得这一天要重复多少遍,但每一遍都会负责地和当事人介绍。


为了做到多立案、快立案,朝阳法院的机器一直不停转,金晨也就一直在线。



“赵所,嘛去啊?”


“我那个事儿已经解决了,谢谢您啊赵所!”


走在胡同里,不时地碰到街坊向他打招呼。大家口中的这个赵所是北京市西城区司法局大栅栏司法所所长赵永进。


是不是疑惑他跟老百姓怎么处得这么亲近?这其实不难解释,他在这里工作了8个年头,每天都在用脚去丈量司法所辖区1.26平方公里内的60个网格。


不到9点,赵永进走进位于大栅栏大力胡同的司法所,一进门就看见54岁的吴霞(化名)早已等在所内的谈话室。吴霞的儿子李某某因过失致人死亡被判处缓刑,依法适用社区矫正。见到赵永进,吴霞的眼泪就开始在眼眶里打转。吴霞说:“赵所长,我这个不争气的儿子让我和他爸伤透了心,要不是您和虞警官一次次上门做思想工作,孩子哪儿能有今天。”


原来,吴霞和她老公都算是事业有成的人,就是这个儿子让两人无能为力。用吴霞的话说:“我儿子是个能‘上天入地’的主儿,把人打成重伤进去过一次,出来后又接着犯事儿。”接受社区矫正后,赵永进和司法所工作人员为她儿子“跑断了腿”,到她家的次数多到根本数不过来。她告诉赵永进,本来她和丈夫已经不对儿子抱有任何期望了,但现在明显感觉到儿子懂事了,也能正经干事了。


面对吴霞的感激,赵永进说:“孩子好比什么都强。咱这片儿就这么大,我们会随时上你们家去看看,他还是孩子,咱可不能放弃。”


送走吴霞,赵永进走出司法所,与监狱干警虞静一起走向社区服刑人员王某家,关心地询问他最近一段的作息时间、情绪状态等情况,一一问明白才放心离开。


  短暂的午休过后,赵永进马不停蹄,赶到大栅栏百顺社区的国粹苑,张罗起普法京剧的排练。将北京传统文化——京剧与法治宣传内容相结合,开展“京剧普法”,是赵永进的新招儿。


  “从古至今,大栅栏地区一共诞生了367位京剧名家,经典应该永流传!《铡美案》《罢宴》《打金枝》等经典唱段,都可以和现代法律知识相结合,对社区居民进行法治宣传教育。”赵永进说,作为西城区市民法治文化苑,国粹苑每月至少演出一场,开演前会邀请律师结合唱段内容释法,效果非常不错。


  走在胡同里,赵永进会习惯性地开始“胡同巡逻”——和这家唠几句,问问那家的情况。


“基层工作很琐碎,牵涉到方方面面,但没有一件是小事。”赵永进一直将这句话挂在嘴边。



大过年的,想向户籍民警电话咨询办理落户、户口迁移事宜,你觉得电话能打通吗?即使电话通了,值班民警又能够热情回答你的疑问吗?


侯丽萍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拨打了徐真真警官的电话,“她在电话里很热情,告诉我准备哪些资料。节后初七上班,我的亲戚就来到户籍室提交了申请材料,顺利拿到了准迁证。”侯丽萍说。


走进河南省郑州市公安局建设路分局颍河路户籍服务室,公开承诺内容明确写着,全市户籍窗口实行“朝九晚五”工作制和节假日预约办公机制。窗口对下班前来办事的人员,坚持接待、办理完毕后下班。


“怎么办事,一目了然,真是方便!”


前来办事的群众老李指着户籍室墙壁上悬挂的公开承诺内容说:“我们办事方便了,户籍警察却更忙了!”


不一会儿,老李的事情办完了,临走前他高兴地对户籍民警徐真真说了好多声谢谢,他说:“感谢咱们的民警这么快帮我解决了问题,而且态度还这么友好,真是贴心啊。”


“我们中午只有1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包括吃饭。”徐真真说,她们节假日采取电话预约办公,户籍警察要保持电话畅通,及时受理急办业务,对参加考试的学生等特殊群体随时办理。


“只要我们心里始终装着群众,群众就会对我们的工作越来越满意。”徐真真说。


如果现在告诉你,有一家法院在立案阶段可能就把你着急的问题给解决了,你相信吗?

 

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有着6个调解组织、59名人民调解员、27名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员、60名律师调解员,可谓各种调解员应有尽有,而且立案时就已经贴心地帮你选好。

 

3月1日,张明(化名)带着3名同乡来到丰台法院立案。立案庭副庭长王静接待了他们。“我们之间没有什么大矛盾,被告之前就跟我们住在一起,也一块被撵了出来”,张明一边填材料一边告诉王法官。

 

原来是这么回事,这是一起房屋租赁合同纠纷。张明几人来到北京,通过网上看到的信息,便联系租住了王亮(化名)的房子,并通过微信转账的方式支付了租金。可是搬进去没几天,门口便贴上了限期搬离通知,张明这才知道,王亮是整租了别人房子的“二房东”,因为房主要卖房,他们都被撵了出来。搬走后王亮便回了老家,张明几经沟通无果,便来了法院。

 

了解到双方没有根本矛盾,只是王亮在外地才造成双方沟通不畅。王静建议他们采用“在线调解”的方式,并马上将案件移转到人民调解员手中。

 

短短十几分钟的三方微信视频通话,张明几人便收到了王亮微信退转的房租。 

 

“我们请这么多专业的调解员,就是想又快又专业的给老百姓解决事情,尽可能不让他们对薄公堂。”王静法官这样说。

 

像这样在立案庭当场化解的案件,仅2017年就有702件,平均办理周期只有3-7天!

 

忙完案件的分配工作,王静法官马不停蹄的赶到每个调解室看看有什么有需要协助的情况......



“早上不见日头,白天守着人头,晚上盯着镜头。”


具体解释为,“起床时天还没亮,日常工作就是盯守服刑人员,晚上服刑人员休息后还要继续看着监控以防万一。”


用这“三个头”来形容监狱警察工作中超8小时的日常再贴切不过。孙廷学和朱悌就是工作在燕城监狱的民警,单调、重复、枯燥……只靠对讲机和内线电话与监狱内的同事进行沟通,几乎与外界断去了联系。


2月26日早上六点,上一班的监狱警察开始组织罪犯起床点名、洗漱、跑步做操、吃早餐……


警长孙廷学和朱悌连九点接班后,先去劳动现场进行了巡查。


上午九点,警长孙廷学和朱悌连在会见中心组织部分服刑人员和家属进行会见。


“一定要好好改造,争取能够早日团聚,我们等你!”在会见中心二楼一间挂着“同室会见室”牌子的房间内,服刑人员刘某的妻子拉着他的手,一脸温情地对他说。


这样的会见没有了玻璃却有了温度。


“这个工作我们必须自己用真情去软化他们的对抗心理。”孙廷学连说了好几遍。


中午十一点,眼看服刑人员午餐时间快到了,孙廷学和朱悌连赶忙去往劳动车间,开始组织服刑人员收工,对他们上午半天的工作进行了简要的点评,并组织他们走出车间列队向食堂出发。等服刑人员就餐完毕,孙廷学和朱悌连又组织他们列好队带回监舍休息,此时两人才稍微松了口气,去吃工作餐。


下午一点要带服刑人员出工,组织服刑人员列队出发去劳动现场。


差十分钟就到下午五点,孙廷学和朱悌连开始组织服刑人员收工就餐。


晚饭过程中,一监区B管区服刑人员王某突发高烧,朱悌连及时与监狱医院联系,带王某去就诊,等其口服了退烧药、打了退烧针后带其返回监区。


没过多久,王某再次呼叫,称还是感觉不舒服,经测量仍是高烧,朱悌连又与医院联系送诊,将王某带到医院后,大夫决定留院观察并对其进行输液治疗。


等朱悌连再次返回监区时已是晚上七点多,他没顾上吃口饭就去组织服刑人员观看新闻,紧接着又是开展教育活动。


教育活动结束后,有服刑人员申请拨打亲情电话,所以朱悌连的就餐时间只得再次推迟。


亲情电话组织完毕后,又有20名服刑人员找朱悌连递交亲情电话、会见、就医、查询汇款等申请,6名罪犯咨询监狱分级处遇、减刑假释等相关政策……就这样,直忙到晚上八点多,朱悌连才吃上口饭,不仅如此,随后他还要和另外三名同事轮班盯守监控,直到第二天早上进行交班。


他们嘴里的习以为常,其实都是为了“走进罪犯心头”,带他们走出迷途,温暖他们的回家路......


80公里听起来其实没有多远,但是如果我告诉你,需要每天往返80公里呢?


别误会,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并不是出租车司机,而是,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检察院刑事执行检察官。


在看守所,除了在押犯罪嫌疑人、管教民警之外,还有一类被绝大多数人所忽略的却必不可少的群体:刑事执行检察官。


上午9:00,快速完成办公室整理工作后,派驻看守所检察官刘先锋和检察官助理董新丽就驱车前往40多公里外的江北区看守所,开始了这一天忙碌的工作。


“光日常的基础检察工作就有25项。”刘先锋告诉记者,每天的固定工作有收押检察、出所检察、羁押期限检察、留所服刑检察、生活卫生检察、刑期计算检察等。与此同时,刘先锋和董新丽还要处理案件办理工作,包括批捕案件、起诉案件、羁押必要性案件办理等。


10点钟,进入监区后,刘先锋和董新丽首先要做的,是打开40多个检察信箱,对刑事被执行人的诉求做到有问有答。


“能现场回复的,我们会及时给刑事被执行人耐心解释。如有需要,还会要求看守所工作人员一起协同解决。”刘先锋介绍,“对不能马上给予解决的,将入档并向相关部门协调跟进。”


这40多个检察信箱,每个信箱都装的是一份希望。


11:00 他们开始和刑事被执行人谈话,而此项工作是《人民检察院看守所检察办法》重要检察工作之一。


“面对面的交谈,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每一次谈话,都是刑事被执行人敞开心扉的起点。”董新丽说。


下午2点,去刑事被执行人的生活区域及配餐区域进行生活卫生检察,查看刑事被执行人的生活及伙食情况,也是一天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


看守所食堂能否做到“吃好、吃饱、吃熟、吃的卫生”,是否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囚粮标准,是确保刑事被执行人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


下午15:30,从监区出来,刘先锋和董新丽还没来得及喝上一口水,就又坐在了电脑前填写一天的检察工作日志,并思考和规划明天要做的工作。


等处理完一天的工作,刘先锋和董新丽走出江北区看守所时,外面已经是一片漆黑的夜色,他们又踏上了40多公里的返程路。


 驻所检察室的工作虽然十分繁琐,但是又肩负重要责任。日复一日的监督,不仅是为了保障被监管人的权益,也是对他们认识错误,好好改造,重归正途的希冀。


  

如果有人问,你眼中的警察、法官、检察官、监狱民警都是什么样子?你可能会说秉公执法、也可能会说威严正义、神秘高冷或者铁面无私。


但是如果你真正走近他们,才能看到他们为了化解一起纠纷,磨破嘴、跑断腿的样子;才能看到他们为了融化服刑人员的戒备心,当家人、话家常的样子;才能看到他们为了一次社区普法,脑洞大开、挖空心思的样子……


我们可能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但是我们那些唾手可得、习以为常的点滴幸福;我们对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诸多方面更高的需求,却源于他们日复一日的坚守!



  “今天我当班”系列报道活动,拉近了我们和他们的距离,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他们奋战在一线最真实的样子,真切感受到那一份份鲜为人知的努力。


感谢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践行政法工作以人民为中心的承诺!


感谢他们,默默地守护在我们身边,守护着秋去春来、花谢花开!




部分资料来源法制日报 、法制网(记者蔡长春 战海峰 赵红旗 王泽艳)


本期编辑 于澄 陈睿哲 朱婵婵 罗琪 李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