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深圳“五连冠”的秘密丨寸土寸金 为何倔强地保留着大片绿地

2017-12-18 党建全媒体 南方杂志

 点击标题下「南方杂志」可快速关注


深圳用“五连冠”证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完全可以协调发展,走进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有无比光明的前景


《南方》杂志全媒体记者李焱鑫



摄影/制图:影子


1992年1月,一列没有编号的绿皮火车徐徐南下。


接待者希望邓小平在当时的“神州第一楼”看看风景。眼前的一切令老人兴奋,在三卷文选最后、最光辉的篇章里,他深情寄望:“不仅经济要上去,社会秩序、社会风气也要搞好,两个文明建设都要超过他们,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内容详见:《南方》杂志2017年第24期36-38页



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试验田和示范区,展示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深圳的建设和发展,始终都在这样一种特殊的使命召唤下进行,而这份使命,从来不是“速度”和“质量”所能全面涵盖,那是邓小平南方谈话间一双握紧的拳头。


光阴流转,使命依旧。当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特区正以怎样的城市功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新时代,特区正以怎样的城市气质支撑参天楼宇和火红指数?答案,写在深圳为第五次荣膺全国文明城市所付出的艰辛努力中,写在用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书就的启示上。


 

解题新时代

 


摄影/制图:影子


解题新时代


相比“三天一层楼”,相比修路筑桥,“五连冠”显然要求更多、挑战更大、难度更高:一次创建,就是一次回答时代命题的过程;一座奖杯,就是一次不负时代使命的努力


直达天际的楼宇、川流不息的脚步、3D绘图一般的高架桥、璀璨的夜景:深圳河一侧的繁华,展示着特区的独特气质。


莲花山顶,写尽着发展的理由。十八大闭幕不久,履新的习近平总书记地方调研的第一站就是深圳。在莲花山顶小平铜像前,总书记深情回顾:“改革开放的决定是正确的,我们今后仍然要走这条正确的道路。这是一条富国之路、富民之路,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而且要有新开拓,要上新水平。”


坚持改革开放,在富国富民上先行一步,特区当仁不让。2016年,深圳的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2万亿元,人均GDP更是达到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


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内涵,注定要交给深圳更多答卷,这是特区创立之初便肩负的战略任务。“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要工作。深圳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和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根本遵循,齐心协力推动城市文明水平迈上新台阶。”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说。


从沿海渔村到国际都市,这段春天的故事太多人耳熟能详、出口成章,可深圳还拥有着更多别样的奇迹。2017年11月,深圳再次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称号。从2003年这项全国性评比启动开始,深圳从未旁落,连续五次戴上这项桂冠!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从来是各个地区直面最棘手任务、破解最主要矛盾的一次自我更新、自我修复。相比“三天一层楼”,相比修路筑桥,“五连冠”显然要求更多、挑战更大、难度更高:一次创建,就是一次回答时代命题的过程;一座奖杯,就是一次不负时代使命的努力。而当中国发展进入崭新阶段,深圳尤以第五次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所身处的历史节点和优异答卷,最为引人注目。


现实在考验深圳,未来在寄望深圳。近40年高速发展,让深圳先于很多地区迎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也率先面对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挑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仅停留在物质层面,更对精神世界给出更多期待。从这个意义上说,深圳为第五次荣膺全国文明城市所付出的艰辛努力,正是对新时代中国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方向的探索和诠释:那是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是环境的美好与和谐,是政务的公开与高效,是优质均衡的教育,是繁荣兴盛的文化……


深圳河一侧,国际大都市依然繁华,而居民的文明素养、价值取向,城市的公共秩序、人文精神,正与特区的崭新面貌相得益彰。在这里,人们会看到如下场景:车辆在斑马线前停下,等待行人经过;图书馆、博物馆秩序井然,人们小声说话;室内公共场合,几乎闻不到一丝烟味;餐馆中,人们将剩菜打包带走……


综合环境更加整洁、有序、安全,文明风尚更加浓厚,民生幸福指数不断提升,文化创新花开四季……对城市之变,深圳人最有发言权。这些年,深圳人喜欢在朋友圈里各种“晒”,他们晒平安大厦、晒地铁9号线,也喜欢晒“深圳蓝”、晒“站台排长队”、晒“人流涌动的书城”,晒“红马甲”和U站。


这是诞生过腾讯、华为的城市,也是拥有着“爱心大使”丛飞、“时代工匠”陆建新的城市。也许比起一些历史文化名城,深圳的传统文化根基浅、积淀少,没有秦砖汉瓦、古韵遗风。但一张白纸,已经绘出最新最美的图画:更加安全稳定、更加文明和谐、更加宜居舒适、更加崇德向善,这是深圳对特区使命的完整理解,这是深圳向新时代交出的新答卷。



 

城市之问

 


摄影/制图:影子


城市之问


打造一座怎样的城市,方不负新时代?归根结底是增强城市对人的吸引力,是通过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升城市魅力


深圳的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是怎样炼成的?这是一个复杂的命题,也是一道简单的命题。简单到第一次来深圳的游客,也能轻易找到答案。


日均人流40万人次,节假日攀升至80万人次……东门步行街,是深圳发展活力的最佳展示窗口、外地游客“签到”的标识。可令人意外的是,如今无论何时来到这条“现代老街”,眼前总是一片洁净整齐,竟看不到一点垃圾。


看似简单的“垃圾不落地”,背后是两个文明的辩证逻辑。东门步行街是深圳物质文明的象征,但曾经也是“脏乱差”的代名词,最严重的时候,每天散落在路面的垃圾多达6吨。逢大型节假日,80多名环卫工全天候上岗仍忙不过来,不到5分钟,垃圾就装了满满一车。


精神文明不会从天而降,也不可能随着物质文明的急速增长自然形成。当东门步行街越来越繁华,2013年6月,这里启动“垃圾不落地,东门更美丽”文明行动。依据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严格执法、设置不文明行为“曝光台”、推广“商家自治”模式……东门步行街的环境显著改善,“乱扔垃圾”难题迎刃而解。


以文化论输赢,以文明比高低,以精神定成败!东门蝶变,是深圳创建高水平文明城市进程中一篇鲜活故事。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新时代,特区正以怎样的城市功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近年来,深圳在科学的规划建设、精细的城市管理、优质的公共服务、美丽的生态环境、良好的民生保障上持续发力,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自己谋定新时代的抓手。


谋定新时代,“打造全国最干净城市”是深圳的答案,“蓝天白云”是深圳的答案,“高效政务”是深圳的答案。这几年,不少深圳人喜欢晒“深圳蓝”,当地的“蓝天工程”让2016年深圳全年空气优良天数达到354天,保持国内特大以上城市最好水平。而同样神清气爽的,还有政务文明的演进,通过“简政放权”,深圳极大激发了中小微企业的创业热情,新增商事主体数量多年稳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一。


打造一座怎样的城市,方不负新时代?归根结底是增强城市对人的吸引力,是通过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升城市魅力。近年来,深圳在谋划国际都市气象的同时,在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加大投入—2017年新学年开学前,不少孩子就读民办学校的家长就收到了包含学位补贴在内的“教育礼包”,大大减轻了孩子求学负担。


打造一座向上的城市,深圳有扎实实践,有坚定认知:精神文明建设不能搞“空头政治”“口号工程”“无源之水”。多年来,深圳坚持“向物质要文明”,依托良好的物质条件,夯实精神文明“硬件”,加大精神文明建设投入;多年来,深圳探索“向管理要文明”,像抓好公共安全管理一样抓好公共文明管理;多年来,深圳笃定“向机制要文明”,将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市委主要领导亲自担任市文明委主任,将文明创建纳入政绩考核……


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写在初中政治课本的辩证法,在东门步行街正演绎着一堂户外课程:随着东门步行街创成全国文明单位,近两年,华润投资300亿元在东门建造第二个万象城,赛格打造罗湖电子商业基地,恒信奥特推出全国首家智慧商城……


或许从这些案例中,人们已经洞见深圳“五连冠”的秘密,也更能理解寸土寸金的深圳,如今为何倔强地保留着大片绿地:城市,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它不是一个钢筋水泥堆砌的空间,而是群众聚合的家园。



 

育人使命

 


摄影/制图:影子



育人使命


以什么样的人,迎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什么样的人,引领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以什么样的人,助力建成现代化强国


深圳的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是怎样炼成的?答案宏大,却不过一撇一捺。


今年7月7日,一段小视频在朋友圈刷屏:繁忙的南海大道,一辆救护车飞驰,前方车辆纷纷往两边挤出位置,硬是在长龙车海中,空出了一条“生命走廊”。今年9月,一支乐队在深圳连唱两晚,10万名狂热歌迷离场时“片纸不留”。


深圳,是一座温暖的城市,不只四季如春,更源自那些随时发生的感动。在深圳市儿童医院,无数志愿者正忙碌于“Vcare关爱空间”。这个全国首家以医院为载体的公益空间,是深圳“关爱行动”的注解之一,2003年起,深圳已有1000万余人次参与行动,无偿献血、慈善捐赠、见义勇为等善行义举同样蔚然成风。数字显示,深圳注册志愿者人数突破155万,“志愿者之城”品牌闪亮。


是怎样的因缘,让深圳拥有如此高素质的市民群体?深圳人普遍年轻化、高学历,深圳经济发达、“家底”丰厚,自是题中之义。但在全国率先建成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圳,“效率”“公平”“实干”等观念深入人心,拜金主义、奢靡之风也不可避免。深圳在“育人”上其实负重更早、压力更大。


新时代,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时代。以什么样的人,迎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什么样的人,引领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以什么样的人,助力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不久前发布的《深圳市民文明素养提升行动纲要(2017-2020年)》中,深圳近年来的实践与认知跃然纸上: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推进,深圳必须勇担使命,大胆探索,全力提升市民文明素养。


深圳领风气之先,较早沐浴世界文明新风,这使得深圳在志愿服务、公益慈善、全民阅读、诚实守信等领域率先发力。而近年来,从设立优秀传统文化公益讲座和培训到落地国际级的文化艺术活动,从打造一批叫响全国的文艺精品到开展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当地党委政府通过“修心”“养德”“守法”“尚智”“崇文”“健体”等六大育人行动,让市民在丰富的审美体验中涵养着文明气质。


育人,更离不开顶层设计。在东门步行街,“垃圾不落地”的奥秘之一是制度的力量:东门街道执法队每周都会在东门步行街区开展专项执法,还率全国之先对4宗门店外扫垃圾和3宗行人乱扔垃圾处罚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一部良法,胜过千言万语的说教,一个合理的制度设计,胜过千次万次的运动式治理。近年来,深圳率先将文明纳入法治框架,“文明”的定义,不仅有道德维度,更有法律标尺。


制度,驱动文明的产生和落地,“生命走廊”是最好的样例。2014年,深圳交警开全国先河,为救护车推出“无忧避让”机制。而为“好人”立法、为全民阅读立法、为器官捐献立法、为居住证立法……在深圳,“好人有好报”不仅是一句祝福语,更是市民投身志愿服务、敢于见义勇为、坚守文明规范的底气。


育人,科技助力,基础为先。作为一座创新之城,深圳将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应用于精神文明建设,让文明的管理更精准、参与更便利、传播更有效。而2017年3月,深圳首次启动新入户市民文明素养培训工作,数以万计的新入户市民在“文明第一课”了解到市民的基本义务和文明素养要求。


以文化涵养文明、以法治促进文明、以科技推动文明、以民力培植文明……深圳人创造着文明,也享受着文明。在这里,“深圳人”绝非户籍、房产的概念:遵守当地规则,就是深圳人;为城市作出贡献,就是深圳人;来了,就是深圳人。



 

一张没有答完的考卷

 


摄影/制图:影子


一 57 40092 57 22943 0 0 11255 0 0:00:03 0:00:02 0:00:01 11257没有答完的考卷


深圳先行面临的许多问题,往往是国内其他地区后来或者将要遇到的问题;深圳的解决方案,无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五连冠”,是一项沉甸甸的殊荣。文明桂冠的背后,是一座城市温暖的心灵底色,是一座城市的文明温度、道德厚度和精神高度。


而全国文明城市的“金字招牌”,绝不在于五座奖杯、五块奖牌,那是流淌在深圳市民血液中的炽热,那是深圳根深蒂固的形象和气质。


深圳人乐于看到这样的场景。曾经,“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感染了无数颗中国心。如今伴随“五连冠”的,是“实现市民文化权利”“让城市因热爱读书而受人尊重”“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等新深圳观念的传播,她正影响深圳,她正走出深圳。


一滴水里观沧海,一粒沙中看世界。深圳先行面临的问题,往往是国内其他地区后来或者将要遇到的问题;而以物质保障文明、以文化涵养文明、以法治促进文明、以管理提升文明、以科技推动文明、以民力培植文明、以机制巩固文明……深圳的解决方案,无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第五次荣膺全国文明城市,深圳回应着新时代;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深圳书写着新经验。此间留下何种启示?无外大写一个“人”字:城市的出发点是人,落脚点是人,所有的评价标准只能是人。不久前,国家统计局在深圳开展的问卷调查显示,95.9%的市民对深圳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成效感到满意。


笑容在每个人脸上,拓荒牛在滨河大道上。值得注意的是,王伟中履新深圳后召开的第一个全市性大会,就是深圳市文明委全体(扩大)会议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动员大会。在会上,王伟中叮嘱当地干部用脚步丈量伸展创文工作进度,不图一时之快、不逞一时之能、不求一时之得。


而有些工作,不能拖延。近年来,深圳坚持深化政府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在行政审批改革、权责清单改革、商事制度改革等八大领域持续探索。市民对此早有切身体会,在这个高科技城市,他们早就习惯动手指办理各项公共服务。


双手发力,两份答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条崭新的道路,深圳用“五连冠”证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完全可以协调发展,走进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有无比光明的前景。


而这又是一张没有答完,也无法答完的考卷。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深圳肩负的使命远没有终结,“深圳精神文明建设将按照十九大报告要求,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任务,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让文明真正成为深圳人的道德方向和价值追求。”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小甘说。


刚刚闭幕的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将精神文明建设再次提升到新的更高地位。面对更新内涵、更高要求,深圳有理由对未来多一份自觉。日前,深圳正按照《深圳市民文明素养提升行动纲要(2017-2020年)》的谋划,在“修心”“养德”“守法”“尚智”“崇文”“健体”等六大育人行动持续发力,希望“到2020年,市民整体文明素养得到显著提升,呈现出引领现代文明潮流、彰显国际文明水准的良好风范”。


时间的刻度,并不一定代表等待。在某种程度上说,深圳书就的“五连冠”答卷,已经和正在丰富着人们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知,满足着人们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想象,不负特区创立之初的使命担当。


这是怎样的使命担当?答案,写在深圳参天楼宇和火红指数上,更写在深圳为第五次荣膺全国文明城市所付出的艰辛努力中,用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书就的启示里。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通过《南方》杂志电子版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南方》杂志订阅电话

(020)87377371


本文责编丨母发荣

微信统筹丨戎明迈 

微信编辑丨影子 林琳

微信校对丨华成民

来源丨《南方》杂志2017年第24期


更多精彩内容

详见《南方》杂志2017年第24期





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广东最专业的党建传播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