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领导影响力,关键在“心”丨朝花夕拾

2018-01-04 党建新媒体 南方杂志

 点击标题下「南方杂志」可快速关注



“立德之本,莫尚乎正心”。做一个卓越领导者需要增强影响力,需要树立领导威信,关键要有“心


文丨胡月星


领导力的本质特征是心理影响力。职位不能一劳永逸,权力也是短暂人生体验,唯有领导高尚的人格魅力长存心中。心为万力之本,“立德之本,莫尚乎正心”(《群书治要》)。做一个卓越领导者需要增强影响力,需要树立领导威信,关键要有“心”。



责任担当心。心理学上定义为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利益和社会发展所负责任的信念、认知和情感,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责任担当主要体现为五种精神:


一是对自己负责的精神。对自己负责不是明哲保身,自我放弃,工作中不干事少出事。而是主动担当,积极主动,力求多干事,尽量干好事,努力干成事。 


二是对组织负责的精神。责任心要求官员忠实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党组织的召唤面前全力以赴。有的官员有利可图趋之若鹜,无利可图敷衍塞责,对上级布置的任务能拖就拖,甚至阳奉阴违对待组织,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三是对地区部门发展负责的精神。为官一任易,造福一方难。对地区部门发展负责不是急功近利,对存在的影响地区事业发展的严重问题尖锐矛盾不是视而不见,不热衷于做表面文章,而是精心谋划,把握全局,抓住地区部门发展中存在的关键问题,采取有力措施,组织力量抓紧解决。


四是对群众利益负责的精神。官员的责任心,还体现在对维护百姓群众利益的态度行为上。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对群众负责就是要满腔热情,真心实意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在工作中倾听基层群众呼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盼群众之所盼,多替百姓群众分忧解难。


五是对未来发展负责的精神。每一项规划设计,每一个重要决策发布之间,都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既要能够解决现实迫切关注的重大问题,更要注重长远事业发展,以久久为功的敬业精神,一班接一班,一任接一任,一张蓝图绘到底。



组织忠诚心。组织忠诚,是一种心理契约。官员的优秀品格表现在对待组织、对待事业上的忠诚与坚守。忠诚远远大于能力。有的官员能力强学历高,但心术不正,阳奉阴违,不懂规矩,贪赃枉法,根本原因在于丢失信仰,缺少忠诚。有了忠诚心,就有责任心和使命感,就会忠于职守,满怀激情,对待事业殚精竭虑,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对待生活光明磊落。官员的忠诚心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层面:


一是对国家的忠诚。不论身在何方,不论处于何种境地,对祖国的忠诚永远是官员的道德情操和行为准则。作为政府官员,只有情系祖国,无限忠诚,才能履行职责,不辱使命。公元前100年,汉武帝派中郎将苏武出使匈奴,被单于扣留,放逐苏武北海牧羊十九年,苏武饱尝艰辛不改其节,感人的故事传颂千年。


二是对组织忠诚。对组织忠诚是官员的职业操守。为什么党员领导干部要重温党章和入党誓词,就是要时刻提醒自己党旗下的庄严宣誓,要忠诚组织,履行组织重托。《西游记》里的唐僧去西天取经,跋涉千里,经历千难万险,赢得世人尊敬,就是因为唐僧忠于职守,履行承诺。


三是对事业忠诚。国家公职人员,其政治使命和职责重要感要远高于其他社会组织成员。政府官员对事业忠诚,聚着社会期盼和公民重托。一些官员玩物丧志,假公济私,奢侈糜烂等腐败现象之所以屡禁不止,不是能力经验不足的原因,而是事业心的失落。诚如一株病树一样,树干内部出了问题,仅靠提供阳光雨水是远远不够的。


四是对信仰忠诚。古人说,人无信不立。有了信仰就有了骨气,就能够挺直腰杆,不为金钱物质诱惑驱使。信仰是清正廉洁的精神支柱,有了这个支柱,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利他关爱心。积极心理学研究认为,利他行为是一种积极行为,是个人身心健康快乐的愉快体验。现实生活表明,个人关心他人所获得的快乐满足感要远远高于自己得到的快乐,这也就是许多人乐善好施的心理动机。利他关爱心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品格。《大学》中开宗明义首先就讲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里的“明德”目的,就是为了“亲民”。“亲民”需要利他关爱心,只有在利他关爱心得到满足的基础上,才能够达到“止于至善”的目标境界。


衡量官员的成功不是权力大小,也不是职位台阶的高低,而在于百姓群众的肯定与评价,诚所谓“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官员有了利他关爱心,才会孕育出深厚强烈的民生情结,才能积极传播正能量,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让群众感受到社会和组织的温暖。



敬畏自律心。敬畏顾忌之心是正确处理社会经济发展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心理基础。


一是敬畏制度。在规矩面前,官员要怀有敬畏之心,做遵守党纪国法的表率。中央已经三令五申但还不停手还在伸手者,问题的实质不是不懂法律,而是藐视法律,无所顾忌,把自己的权威凌驾于法律规则之上,肆意践踏法律尊严。


二是敬畏权力。“立德之本,莫尚乎正心”(《群书治要》)。“正心”就是要有历史敬畏之心。权力既是一把双刃剑,更是试金石,对待权力的态度就是对待事业人生的态度,只有心怀敬畏之心,才能殚精竭虑,在权力面前诚惶诚恐。在个别官员眼前,追逐权力荣誉成为一种病态需求,权力已严重异化,成为贪图享受、敛财致富的工具。中央提出领导干部要“严以用权”,首先要敬畏权力,珍惜权力,才能用好权力。


三是敬畏历史。现实不能证明历史,而历史能够证明现实。只有经过历史的检验才是最公正的评价。现实中,有的领导官员只对官帽负责,而不对历史负责,主观武断,不惜浪费国家财力物力,不计成本后果,罔顾人民利益,大搞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和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有的好大喜功,热衷虚假浮夸,追求表面业绩。这种病态政绩观所酿成的恶果,玷污的是政府形象,损害的是执政党的威信。当下中国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环境恶化,少数是天灾,多数是人祸。而人祸里无不与领导官员浮躁折腾,寅吃卯粮,贪图一日之功有扯不开的关系。


作者系中国人才研究会副秘书长,国家行政学院领导科学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导


《南方》杂志订阅电话

(020)87377371

本文责编丨曹建民

微信统筹丨戎明迈

微信编辑丨李梦醒  林琳

微信校对丨华成民

来源丨《南方》杂志2017年第25期


更多精彩内容

详见《南方》杂志2017年第25期


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广东最专业的党建传播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