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生若想成功,就必须学会这个字

2018-02-03 党建全媒体 南方杂志

点击标题下「南方杂志」可快速关注


丨顾易



编者按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一个人只有达到“心静”的状态,才能不为世俗的各种杂务所困扰。今天我们继续“字说为官”,说文解字“静”,学习如何达到“心静”的境界。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

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 《 捣练子令•深院静》五代李煜



这首词的大意是:秋风送来了断续的寒砧声,在小庭深院中,听得格外真切。夜深了,月光和砧声穿进帘栊,更使人联想到征人在外,勾起了绵绵的离恨和相思。因而长夜不寐,愁思百结。


在本首词里亡国之君李煜借大宅院之“静”,表达一种孤独的心情。在词里我们可以感受到,那种静让人恐惧,静得让人透不过气,是在心理压抑下而产生的一种深沉的静谧感。“断续寒砧断续风”,更渲染了这种沉寂、静谧,那木杵捶击石砧的咚咚声被阵阵悲凉的秋风荡来,时轻时重,时断时续,无止无休更加深了主人公的孤寂感。


静:山青水净 少争心静


静(jing),形声字。


金文为为青,“清”的省略,纯净。加,即争,全力以赴,表示力图清心。


从青,从争。青,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清”的省略,表示纯净。《说文•青部》:“静,审也。”本义为明审、色彩分明。静,从青,青是“清”的省略,表示努力去除杂念,清心寡欲。“静”,表示内心安定的,没有杂念的,如静谧、禅静;“静”,可以表示无噪音,如静态、寂静;“静”还可以表示无杂念,无噪音,如静观、静坐。


心静才能明理,水静方能鉴物。水止无波谓之静,心净脱尘谓之静,声停音息谓之静。由此,静还可引申为贞静,形容女子不轻佻。贞静是淑女的标准,包括言谈话语把握分寸,神态举止得体有度,内心自制自律,安分守己。可见,真正的静应当包括身静、心静、神静三个层面。


有“静”字的成语大多表达宁静、恬静、幽静、镇静之义。如“沉声静气”,指声调低沉,态度平和;“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指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 “平心静气”,心情平和,态度冷静;“树欲静而风不止”,树要静止,风却不停地刮着,比喻事物的客观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百动不如一静”,指多动不如静待有效;“风平浪静”,指没有风浪,比喻平静无事;“息迹静处”,要想不见行迹,只有自己静止不动。引申为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避嚣习静”,躲开喧闹,安于清静;“静极思动”,指生活平静到了极点,就希望有所改变,亦指事物的静止状态达到极点,便会向动的方向转化。


一个人只有达到“心静”的状态,才能不为世俗的各种杂务所困扰。“静”字揭示了人如何达到“心静”的境界和状况。



心静才能享受到自然的真味


“静”字从青,青指山清水秀,生机勃勃。水平静了不仅可以照人影,也可以做木匠“定平”的水平仪。俗话说“心平似镜”,人心境如果平静了,就能鉴照天地的精微,甚至还可以明察万物的奥妙。心静才能发现自然之美,心物一体,才能真正用心去感悟。


静水流深,宁静故而致远,长流故而不绝,幽深故而博大。人生之大境界莫过如此。有位哲人说过,海是最宽广的孤独。巨浪滔天固然摄人心魄,浪前的平静更是无人企及。溪流易竭,恰是太过活泼;海静谧之处,恰将其背影塑成永恒的幽蓝。濮水一潭,树一棵,人一个。那人,宁静于风中的姿态亦化作一棵树,孤独地守候着一汪清水,任身后名利之争喧嚣造作。清风夜唳明月静,将静的境界演绎到极致。不为尘俗所扰,在静中达到内心的净与洁,这是静的智慧。


历史故事

(向上滑动阅读)


1997年秋天,中国百名志愿者组成了一支团队穿越新疆罗布泊地带。一位志愿者参加了这个活动,回来以后写了一篇文章叫《永远的罗布泊》。文章中谈到,罗布泊是不毛之地,沙漠质地,穿越的人每天限水,基本上一瓶到两瓶,简单地带一些东西,见不到城市的繁荣,听不见人流的喧嚷,没有名利的诱惑,没有权力的纷争,作为荒漠的匆匆过客,大家的需求就是能有解渴的清水,能有充饥的干粮。大家的目标就是不掉队,不迷向,奔向下一个营地。简单的生活使人感到回归自然,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之中,生活是那么平静,心灵是那么安静,欲望是那么清纯、那么质朴。随地而居,是那么逍遥自在;随遇而安,是那么豁达大度。大家无拘无束,无忧无虑,其乐融融,充分感受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领略着大自然的美。我们现在生活在文明时代,但人们仍然喜欢回归自然,把自然作为我们的精神家园。确实,自然是我们人类永远的母亲,只有心静下来,才能体验自然的真味。



心静来自少争


“静”字一半为争。静从争,有争就不静,不是一个完全的争,争只是一部分,其寓意是少一点争。要不争个人的名利,而争国富民安。人生有许多烦恼,皆因事不肯让人一分,结果是以牙还牙,你死我活,两败俱伤。


历史故事

(向上滑动阅读)


杨珍是宋朝的一个尚书,他家住宅宽敞,人丁兴旺。有一天,他正在家里读书,他的侄子跑进来说:“不好了,我们家的旧宅被邻居侵占了一半,不能饶他!我们已写好状子,非告他不可!”杨珍看后,提笔在状子上写了四句话:“四邻侵我我从伊,毕竟须思未有时。试上含光殿基望,秋风秋草正离离。”写罢,他再次对侄子说:“在私利上要看透一些,遇事都要退一步,不要斤斤计较。”这起纷争终于平息。在现实生活中,难免与他人有磕磕碰碰的事,悠然地轻轻一笑,挥洒自如,心境会很平和,生活会更美好。


心静以自省为途径


《说文解字》:“静,审也。”“静”是自审内省的意思。古人以“吾日三省吾身”为要求,一个人能每天反思自我言行,才能不断提升自我。为官者更要做到自我反省,才能戒骄戒躁、遵纪守法,确保百姓生活宁静平安。


历史故事

(向上滑动阅读)


唐太宗李世民在他的一生中不断自我反省、严于律己。贞观八年,他在朝堂议政时对大臣们说:“每当我无事静坐的时候,就会自我反省。常常害怕对上,不能使上天称心如意;对下,又为百姓所怨恨。只想得到正直忠诚的人匡救劝谏,好让我的视听能和外边相通,使下面没有积怨。”当年,时任广州都督党仁弘大肆收受贿赂被弹劾。这是贪贿枉法重罪,依律当死。但唐太宗虑及此人已近70岁,并曾立下赫赫战功,且是秦王府旧部,不忍心让其白首受戮,于是就免去了他的死罪。虽然事情这样处理了,可唐太宗心里并不轻松。他深知自己这样做,是带头破坏了大唐律法的威严,定会在臣民中造成很坏的影响。于是,唐太宗决定当众检讨,立即召见了五品以上的所有在京官员,说:“我因私情而赦党仁弘之死,是自乱其法,上负于天。为此,我欲席藁于南郊,每日只进一餐蔬食,以谢罪于天三日。”三天后,唐太宗不顾群臣再三劝谏,毅然下达了《罪己诏》,对处理党仁弘一事做了书面检讨,发至各州各县,布告天下。其中一段写道:“处置广州都督党仁弘贪贿一案,朕有三罪:知人不明,用人不当,一也;以情免死,以私乱法,二也;善善未赏,恶恶未罚,三也。”唐太宗勤于反思、敢于改过的做法,无不让大臣以及天下百姓内心佩服,并对治理全国贪污受贿案起到了警示作用。


自古以来,凡是成就大业的人,无不把反省作为自我修养的重要方法。反省,是一种最优秀的品质,只有经常反省的人才能不断地进步。正是因为唐太宗能够反省自己对百姓是否尽心尽力,对国家是否无私奉献,对官员是否以身作则,才开创了我国历史上辉煌的贞观盛世。


而要做到反省,首先需要心静。如果心中杂念过多,物欲太多、私情太旺盛,那一定是心潮不平,又怎能做到自省,看清自己的是非对错?


心静要靠灵魂的净化


“静”“净”谐音,只有灵魂品性的干净,才能真正的心静。静,从青,青者,素净,丹成。青,从素,素是未染之衣;丹,是炉火纯青,丹鼎炼成。青指质地朴素,心地纯净。“青”又是“清”的省略,也是“清”的谐音。“静”字有“清”,所谓清净,清净,心不清,则达不到静;心静了,说明心清了,也就是心明辨是非,这样,不管遇到什么事情,也能镇定自若,从容不迫,运筹帷幄,发挥灵动性,所以说,心静则灵。


纵观古今,人类在科学的探索,事业的攀登,人生的追求,大凡取得成功的,无不在“静心”中孕育,在“静气”上汲取营养,不断地净化灵魂,才能真正心静。诸葛亮在《诫子书》有这样一句名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没有恬静寡欲的修养,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没有宁静的心态,就无法达到远大的目标。诸葛亮告诉自己的孩子,人生要想成功,就必须学会一个静字。他之所以能赢得刘备刘皇叔的“三顾茅庐”的屈尊相请,就是他静在卧龙岗上韬略的结果,他看历史,读当代,研古今,窥时政,测天象,这些都是和静字紧紧相连的。此外,他平时处世、遇事,镇定自若,处乱不惊,沉着冷静地应对一切,尤其是在司马懿大军压境的时候,临危不惧,泰然自若地坐在城楼上,弹琴唱曲,“空城计”居然阻退了的十万军队。





官  箴


志正则众邪不生,心静则众事不躁,思虑审定则教令不烦,亲用忠良则远近协服。故知和远在身,定众在心。


——西晋•陈寿《三国志》



【译文】 

做人志向端正,就不会生出各种邪念,心里保持平静,处理各种事情就不会焦躁。思考问题谨慎坚定,发出的政令就不会烦扰到百姓。亲近和任用忠心正直的人,就能让所有的人心服。所以使远疆归顺靠为官者的智慧,而稳定人心,需要为官者拿出真心。


【解读】


古语有言“朴能镇浮,静能御躁”,纯朴可以克服浮奢,冷静可以克服暴躁,因此,静是一种高贵的品质。“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为官者要去除心中的私欲杂念,内心才会平静。“心静则明,品超斯远”,一个人内心清静则自然明澈,品格高远便能远离物累,所以,为官者要沉心静气,安静下来,才会理智地去思考问题,才会自觉地反省自己,处理事情也会井井有条、周详得体。



字说为官

第1期:如何当一个好官?说文解字为官之道,从“官”字说起

第2期:今天的官员需要学什么?怎么学?

第3期:官德究竟是什么?

第4期:这样的人才提拔比较快

第5期:做到这点, 你离成功就不远了

第6期:做人做事做官大智慧,离不开这个字

第7期:领导者的成功之道:吾日三省吾身

第8期:为官的最高境界,你到了第几层?

第9期:要升官就要做好这个事

第10期:怎样才能不为私心利欲所惑?

第11期:为官者如何走得稳、行得远、飞得高?

第12期:为官者追求的理想境界是什么

第13期:为人为官的根基竟然是这个

第14期:处世之道、为政之根,究竟什么最重要?

第15期:官员们的“交际圈”究竟长什么样

第16期:这个字,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程度超乎你的想象

第17期:为官注重这个字,才不会走歪路、做错事

第18期:树立威望?从这4点下手

第19期:这样为官,才能深受百姓爱戴

第20期:如何才能找到共进退的“左右手”?

第21期:为官者,仅仅能干是远远不够的

第22期:为官者如何识人有术?记住这3点就够了

第23期:“鍚荼壸”怎么读?能不能当官,一试便知

第24期:君若为官,请记下这4条“铁律”,戳心......

第25期:想为官从政?这个能力必须要有

第26期:为官择人丨真正有智慧的人,懂得如何选择

第27期:怎样用“零成本”激励“赏”出好下属

第28期:怎样赏罚才能让人心服口服

第29期:宰相“肚里”是如何“撑船”的?

第30期:对待权力,什么样的人可堪当大任

第31期:一字看懂为官应有的心态、原则和能力

第32期:什么是天道酬勤?看完终于明白了

第33期:为官者了解真实社情民意的途径原来是这个

第34期:领导、员工如何在其位谋其职?把握这几个原则

第35期:为官者决策快就是果断?

第36期:做好这一点,官场升迁的可能性就会更大

第37期:想不为诱惑所动,不为人情所缚?最重要在于明白这个字

第38期:为官若想妥善处理问题,离不开这个“心法”

第39期:为官想要“乘物以游心”,秘诀都在这个字上

第40期:为官四“度”修炼,你有几“度”?

第41期:为官执政要善于齐心协力

第42期:成大事者,懂得看淡这四点

第43期:为官就该这样提升情操


《南方》杂志订阅电话

(020)87377371


统筹丨戎明迈

编辑丨莫群 林琳

校对丨杨明珠

来源丨南方杂志微信公众号


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广东最专业的党建传播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