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连线暨南大学“马院长”程京武:守正创新推进思政课明理入心

党建全媒体 南方杂志 2019-05-02


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高屋建瓴地阐明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地位和作用,也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指明了方向。为此《南方》杂志将在“连线马院长”栏目,采访全国、全省的各大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总结思政课改革的创新做法。今天《南方》杂志记者采访到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程京武教授,为大家畅谈暨南大学“以文化人理念下思想政治理论课‘五微一体’模式创新与实践”教育成果。

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程京武教授


1


必须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在执教理念的转变、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方法的探讨上花功夫


记者:对习近平总书记召开的思想政治课教师座谈会,您有哪些重要的体会?


程京武: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入浅出地分析了课程创新和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要点,为我们进一步把握上什么样的思政课、如何上好思政课指明了方向。比如,“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发挥着用理论内容去武装学生、用理论魅力去感染学生、用理论力量去征服学生的功能。“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以“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根本在于按照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要求。“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总书记以“八个相统一”为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教学开拓了新的空间。结合我们学院近年来的教学实践,我们深深感到要打造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必须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在执教理念的转变、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方法的探讨上花功夫。


2


以“认同感”为理念,追根溯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底色和文化基因,打造“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文化相融合”“以文化人”的新颖配方


记者:暨南大学是一个文化多元的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如何在思想课教育中融合这个多元文化空间?


程京武: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暨南大学是多元文化汇集的典型空间,在这样的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就要把握住“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力量”这一基本条件,从文化学的视角创建基于文化、融于文化,蕴含深刻文化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把这样的配方落到实处,既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文化认知和解读,挖掘中华文化的优秀基因讲清楚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取向,用中国话语讲授科学理论,提高理论亲和力;又要培养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文化自觉和自信,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帮助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在理智上形成共识,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意志上达成共同追求。


3


以“融入感”为方法,关注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打造“于细微之处见领悟”的“五微一体”教学模式,“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


记者:近年来,暨大思政课堂的最大创新点是什么?


程京武:面对开放多元的空间和互联网时代带来的新挑战,思想政治理论需要观照学生具体困惑,在教学实践中解决好抽象理论具象化、宏大理论生活化、知识理论价值化的现实矛盾和深层问题。在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规律性认识基础上,我们以知、情、意、行的教育基本规律为逻辑主线,打造出“五微一体”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微课形成问题链,解决理论认知不系统的问题。我们将课堂认知点用统一主线贯穿,设计问题逻辑打造微课;再回到课堂引导学生了解认知点的背景和关系,较好实现了“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以微信共鸣价值点,解决对理论的情感认同弱化问题。遵循“学生在哪里,教育就在那里”的理念,以微信APP为技术手段,展开对学生实名制的大型舆情调查,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在此基础上利用微信有效、及时、便捷回应个体困惑,以此引发价值共鸣和情感认同。开发微书拓展理论源,解决经典读物大众化问题。用经典解决源头问题,通过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借助微书,固本强基。微书短小精炼、简明扼要,方便即时阅读,使经典文献的阅读渗透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开办微坛营造交流场,解决理论学习参与互动问题。通过平等、自由、主题明确的理论对话,让学生参与理论思辨活动,提升学生理论学习的兴趣;多角度的释疑解惑,拓宽了学术视野,强化学生持续学习的意志,增强学生理论思考的自觉性。开启微行延伸社会感,解决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的问题。以主题精确、人数精干和内容精准为特点的个体—家族—群体—国家的一体化调研活动,引导学生更深入把握时代发展的脉络与动力,提升家国情怀。


4


以“获得感”为归宿,打造“教学团队”、“精品课程”、“教研平台”三合一载体,发挥名师、名课、名作的示范引领作用,实现有效教学、有效引领、有效育人的机制


记者:未来,暨大思政理论课改革将在哪些方面重点发力?


程京武:“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面对当前世界多元化、媒体格局复杂化、各类社会思潮多元化的形势,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否产生吸引力,获得认同感,解决学生“身到心未到”的问题,教师本人的学识、气度、对学生提问或质疑的反馈能力,以及个人魅力,直接影响到理论的可信度和感染力。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打造成“金课”,首先要按照“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标准提升教师的素质和水平,实现老中青结合的 “一师一品”。教师是课程讲授的关键枢纽,也是课程成效的“镜子”。把教学团队、研究团队、宣传团队以及舆情研判与教学案例设计团队有机联结成一个整体,以打造精品课程为基本依托和抓手,以优质科研成果和项目平台为重要课程资源,确保课程把对意识形态的认同与满足大学生成才需求结合起来,做到“照本”而不“宣科”,提高学生价值共识度,使学生终身受益,解决思政课获得感问题。


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是个系统工程,注重要素化、一体性、系统化设计,既追求各要素的优势功能,又追求各要素之间的协同效应,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与生活微循环相融合,方能推进思政课明理入心。


【成果简介】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以文化人理念下思想政治理论课‘五微一体’模式创新与实践”教育成果是以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不够、针对性不强、获得感不足的教学难题而进行的探索与实践。成果紧扣“微时代”的契机,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向,结合课上与课下、理论与生活的双重维度,微课、微信、微书、微坛、微行的教学矩阵全方位融入教学场域。实践成果获得学生认可、学界认同,获得2018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出品:思想荟工作室

统筹:母发荣 李焱鑫

策划〡本文责编:殷立飞

连线记者:刘艳辉



往期链接:

连线“马院长”丨陈金龙: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构建高校大思政格局



微信统筹丨戎明迈

微信编辑丨莫群 夏梦

校对丨华成民

来源丨南方杂志微信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