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打造“出圈”爆款!10位新出炉广东德艺双馨文艺家这样说

南方杂志
2024-09-02


16日上午,第四届广东省中青年德艺双馨作家艺术家名单揭晓,共10人入选。他们分别是王筱頔、李志良、吴佩锦、何世良、陈擎、范勃、林文祥、林俊敏(阿菩)、林蓝、魏葆华。

推动广东文艺工作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文艺粤军”的壮大发展。第四届广东省中青年德艺双馨作家艺术家10位获奖者结合自身艺术领域,畅谈了对于推动广东文艺繁荣、筑就广东文艺高峰的举措设想。

深挖岭南文化资源

推出原创精品

“获奖对我个人‘德’与‘艺’两方面来说,都是一个新的起点。”广东画院院长林蓝表示,今年广东画院将重点围绕国家及广东重大题材组织开展美术创作,进一步打造和提升“大作、大师、大展、大馆”。

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范勃表示,将以美术、设计博士人才培养为契机,推动更多高水平艺术创作与科研成果产出,同时深挖岭南文化资源,围绕广东文化与历史,推动重大题材美术创作,推出一批“为时代立传,为人民抒怀”的精品力作。未来,将依托广州美术学院、粤港澳大湾区美术教育发展联盟以及广东美术馆群资源优势,推动艺术展览与社会美育,为文化强省建设作出新贡献。

梅州市戏剧研究工作室主任林文祥认为,梅州的舞台戏剧编创正形成“以老带新”的发展态势,下一步将推动音乐剧《林风眠》的打磨提升,将编创红色题材客家山歌剧《罗巧嘴》以及采茶戏《红土百姓》,以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不断将时尚现代元素融入客家本土文艺创作,推动客家地区舞台艺术创作“全面开花”。

作为稀有剧种白字戏传承人,吴佩锦表示,将进一步扎根基层,从小品、小戏入手创作接地气的作品,围绕乡村振兴主题编创更多戏歌,推动白字戏进校园、进农村,带领基层群众零距离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沙湾砖雕传承人何世良表示,今后将不遗余力,推动广东砖雕传统技艺和当代审美结合。最近他正在创作《六脉渠图》,力求创新手法表现广州“老城市、新活力”崭新风貌。

推动岭南文化“走出去”

讲好湾区故事

广州话剧艺术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艺术总监王筱頔表示,将不断打造广州原创戏剧精品剧目,并将其推向国际,同时把世界优秀剧目引入广州,让广州戏剧市场拥有更加健康的戏剧生态,努力打造蜚声世界的“演艺之都”。

广州交响乐团团长陈擎表示,将持续用交响乐讲述中国故事、展现湾区活力、传播岭南文化,推动“中国故事,世界表达”,把“广东声音”传播到更广的舞台。

网络作家林俊敏(阿菩)认为,在网络文学领域,广东作家要推陈出新、写出更多精品,首先要给创作“降速”,包容、理解青年人的新想法,才能有源源不断的灵感和创新。最近,他正着手进行小说《十三行》的剧本改编,希望通过影视化的方式扩大广东文学在全国的影响力。“希望广东在文学作品后续版权开发、影视改编等配套产业上形成更强合力。”

星海音乐学院教授魏葆华表示,“德艺双馨”不仅仅是一份荣誉,更是文艺工作者毕生追求的目标和方向。未来,将在继续追求“德艺双馨”的同时努力把个人的道德修养、社会形象与培根铸魂、立德树人统一起来,在促进杂技高等教育向前发展上作出新贡献。

“我们组建了团队,计划创作影像长卷《千年莞邑·百里东江》,利用航拍等先进影像技术,呈现东莞人母亲河——东江风貌。”广东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李志良表示,未来将运用摄影等新的视觉影像手段,将这片改革热土的故事传播出去。



王筱頔:以优质原创作品培育本土话剧市场

受访者供图

“以具有审美品格的戏剧作品滋养人的精神世界。”是我为广州话剧艺术中心确立的艺术追求。从2005年开始,我以剧院领导和艺术总监、导演的身份,带领广话,在话剧演出相对贫瘠的市场环境下,以十三号剧院为演出阵地,培养话剧观众,培育话剧市场,建设专业队伍。17年间,坚守初心,始终如一。十三号剧院已成为广州话剧演出的文化品牌,闻名于戏剧界,2013年创立“十三号剧院国际戏剧演出季”,与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剧院、艺术家建立了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南越王》《邯郸记》《复活》等经典作品的欧洲巡演,使广州的戏剧文化蜚声国际。


#人物名片#

女,汉族,1968年1月出生。现为广州话剧艺术中心有限公司书记、董事长、艺术总监,广东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导演。代表作品有话剧《林则徐》《春雪润之》《谎言背后》、儿童剧《宝贝儿》《我的麦哲伦海峡》等。曾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荣誉称号、广东省“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入选广东省宣传思想战线优秀人才“十百千工程”。

多次荣膺戏剧文华导演奖、中国话剧金狮导演奖、经营管理奖。导演作品曾多次荣获文华奖、话剧金狮剧目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精品剧目、国家和省级“五个一工程”奖等。

李志良:用摄影抒写奋斗之志、创造之力

受访者供图

我是东莞长安镇人,给“东莞制造”插上“艺术的翅膀”是我的初心。我认为没有一种艺术形式能如摄影一样,直观丰富地从视觉上呈现“东莞制造”的磅礴巨变。2016-2025年是我为自己制定的“东莞制造”艺术实践和创作工作时间表。第一个五年我已完成“东莞制造”40年产业蝶变的摄影创作。第二个五年将尝试以影像解读“东莞制造”对中国人民产生的积极而深刻的影响。我希望用镜头完成对东莞从“三来一补”到“东莞制造”乃至“东莞智造”华丽转身的记录和艺术创作。除了“东莞制造”,我亦特别关注乡村振兴。作为摄影文艺工作者,我要用摄影作品抒写奋斗之志、创造之力和发展之果,全方位全景式展现新时代的新气象。


#人物名片#

男,汉族,1969年11月出生。现为广东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东莞市摄影家协会主席。专注于东莞制造影像艺术创作、传播和影像档案研究。代表作品有《国之重器》《东莞制造》《中国智能制造》等专题。获第十三届“中国摄影金像奖”。主编国内第一本镇域摄影志《长安摄影志》,组织推动长安镇成功创建中国第一个镇级“中国摄影之乡”,主导策划组织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全国摄影大展等大型展览活动。

吴佩锦:让古老稀有剧种重新焕发生机

受访者供图

作为基层的传统戏曲传承人,从艺30多年来,我一直倾注于稀有剧种白字戏的传承与发展。凭着对地方戏剧的情怀和担当,我坚持守正创新,塑造了如《白罗衣》的陶大、《秦香莲》的韩琦、《金叶菊》的张武杰、《徐九经升官记》的徐九经等戏剧人物形象,让传统剧种走进时代,走进人们的生活。为推动白字戏的对外传播和传承发展,我利用休息时间,为白字戏爱好者传授技艺,到汕尾市多家民营职业剧团辅导,参与“戏曲进校园”等传承示范演出,举办白字戏曲公益培训班,不断提升自己的演绎技能、创作能力和教学水平之余,希望尽自己所能,提升白字戏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人物名片#

男,汉族,1972年10月出生。现为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白字戏艺术传承中心演员,广东省戏剧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国家非遗项目白字戏代表性传承人。代表作品有《徐九经升官记》《白罗衣》《金叶菊》《春暖红土地》《泱泱中华无所惧》《装》等。主演作品获广东省第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作品奖,第九届、第十届、第十四届广东省艺术节表演三等奖,广东省第八届中青年戏剧演艺大赛金奖等。

何世良:以工匠精神传承广府建筑技艺

受访者供图

作为一名民间手艺人,首先要坚守“工匠精神”,有艺术家的眼光与胸怀。要发展中国的传统工艺,就必须把前辈们高超的技艺和优良的传统延续下来。广府建筑技艺是一门古老的艺术,但它距离我们并不遥远。这些年来,身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我深感任重道远,一边传艺,一边创作,让传统技艺走向公众,焕发生机。将传统建筑元素融入现代建筑,创作出既代表当代技艺水平、又体现时代精神的佳作,是我们守正创新的必由之路。我相信,只要我们传承人用心创作,传统工艺一定能看到广阔的发展前景,也期待更多年轻的面孔投入到传承广府建筑技艺的行列中来。


#人物名片#

男,汉族,1970年2月出生。现为沙湾世良工艺美术工作室艺术总监、正高级工程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广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文联委员、广州市文联委员;第十四、十五、十六届广州市人大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功勋工匠”、全国乡村青年文化名人、全国农村优秀人才、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砖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广东省传统建筑名匠、砖雕大国工匠、广东省劳动模范、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奖者、岭南名匠。作品多次获得全国、省、市的金奖,入选“大世界吉尼斯之最”名录,全国民间工艺最高奖“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获得者。

陈擎:用交响乐艺术讲好大湾区故事

受访者供图

用交响乐讲述中国故事、展现湾区活力、传播岭南文化、为城市增光添彩,一直是我,也是广州交响乐团的使命担当。近年来,我着力推动交响乐紧跟时代步伐,深挖中华传统文化,推出交响幻想曲《中国1921》《中国诗歌》等作品。今年,广州交响乐团还将参加由中国音协交响乐团联盟牵头、全国二十多家乐团联合委约,以中国山水画巅峰之作、王希孟同名画作为蓝本创作的大型交响乐作品《千里江山图》。同时,我们还致力于推动古典音乐走进城市、走近市民,“二沙岛户外音乐季”“周日音乐下午茶”等惠民演出项目经过十几年的培育,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公益品牌,让“广交之音”惠及更广大范围的听众。


#人物名片#

男,满族,1970年8月出生。现为广州交响乐团团长兼党支部书记,广东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演奏员。优秀的双簧管演奏家,参与各类音乐会和演出活动过千场。入选中宣部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广东省宣传思想战线优秀人才“十百千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广东特支计划”宣传思想文化领军人才。担任广州交响乐团团长以来,带领广州交响乐团以24个音乐季的数量领跑中国内地乐坛。2020年,开展“线上音乐季”“方舱之声”等活动,用音乐“声”援抗“疫”,治愈人心。

范勃:为人为艺至诚、至美、至善

受访者供图

为人为艺,当至诚至美至善。以材料、媒介、方法和观念为载体构筑有温度的艺术景观,以此呈现和记录对时代的观照与态度,是我一直以来的创作理念。近年来,我创作了《创办经济特区》《广州十三行》等反映岭南历史文化和改革发展的作品,并在传承、创新广东优秀文化、开展艺术品修复与保护等方面做出一些开创性的工作,也使我对文艺工作者和艺术教育管理工作者自觉树立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的重要性产生更深刻的体会。未来,我将坚持以新担当、新作为、新风貌,创造文艺精品,以大美之艺绘传世杰作,为广东文化强省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人物名片#

男,汉族,1966年3月出生。二级教授、博导。现任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兼任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油画学会副会长、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入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广东省“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广东省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十百千工程”优秀人才、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等。主持国家和省部级教学科研项目10余项,获首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在《文艺研究》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主持国家重大美术创作工程2项,被国家博物馆和党史馆永久收藏陈列。作品获全国美术作品展等国家级展览奖10余项,在国内外重要美术馆举办个人作品展10次,作品入选威尼斯、库里蒂巴国际当代艺术双年展等重大国际展览。

林文祥:扎根客家文化土壤用心创作

受访者供图

客家戏剧事业“全面开花”,是我的终极理想。从事文艺工作二十余年来,我坚守客家特色、寻找传统与时代审美的契合点,一切努力只为传统戏曲的生存拓展空间。我扎根于客家地区,这片土壤的风土人情自然成为我书写的对象。描写客家人文的《等郎妹》曾获中国戏剧节“曹禺戏剧奖”和优秀编剧奖。山歌剧需守正创新、与时俱进,近年来我们推出了山歌音乐剧《林风眠》,堪称一次大胆的尝试。怀着“打破框框网漏,不拘一格纳才”的执念,我希望为梅州培育年轻创作队伍。2020年,由青年人才担纲挑梁创作的两部山歌剧《白鹭村》和《春闹》喜获第十四届广东省艺术节一等奖。编创代有人才出的“梅州现象”,受到业内关注。


#人物名片#

男,汉族,1968年6月出生。现任梅州市戏剧研究工作室主任,国家一级编剧。被授予广东省乡村青年文化名人、梅州市道德模范、梅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等称号,获梅州市五一劳动奖章。创作作品先后获第八届、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第十四届广东省艺术节编剧一等奖。山歌剧《等郎妹》获第八届中国戏剧节“曹禺戏剧奖”和优秀编剧奖、第三届广东省“五个一工程”奖、第七届广东省鲁迅文艺奖。山歌剧《桃花雨》获文化部“第十三届文华优秀剧目奖”。《合家福》获第七届广东省“五个一工程”奖。

林俊敏(阿菩):以网络文学挖掘岭南文化根脉

受访者供图

我们这一代网络作者,主要继承的是四大名著以来的叙事传统,以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为讲述对象,在历史、现实、神话、情感等诸多领域,以最贴近当代读者的方式进行书写,总体的追求是将文学的世界性与民族性、传统性与现代性融为一炉,并体现出更加多元的新时代特征。当下,我试图创作一批深挖岭南文化根脉的文学作品,包括与十三行有关的剧本,以及小说《山海经·三山神传》,下一本小说将关注粤绣题材,力求以现代性的叙述手法重构神话、再现历史,从神话中发掘出哲学之源,在历史中找寻现代之根。


#人物名片#

男,汉族,1981年11月出生。曾任广州日报集团《赢周刊》记者、揭阳市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等,现为自由撰稿人、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著有《山海经密码》《山海经·候人兮猗》《十三行》等。曾获第九届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第二届中华文学基金会“茅盾文学新人奖·网络文学新人奖”,入选中宣部2019年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其作品入选广东省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等。

林蓝:以精品力作筑就广东美术新高峰

受访者供图

文艺创作要“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新时代为文艺繁荣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我感受到的是时代赋予艺术创作者沉甸甸的责任。从《诗经——长歌清唱》到《南国的风——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近年参加系列重大主题创作的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艺术家不但要做好“小我”,更要深入“大我”。不断勤学苦练,不断在创造中完善自我,不断努力去创作震撼性的划时代作品,我将与广东美术界同行一道,努力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努力用跟得上时代、反映人民美好生活的精品力作,筑就广东美术新高峰。


#人物名片#

女,汉族,1971年1月出生。现为广东画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获中宣部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广东特支计划”宣传思想文化领军人才、广东省青年五四奖、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为新中国美术实践类首届首位女博士。作品获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银奖、全国中国画作品展览银奖等多项奖项,巨幅国画《诗经——长歌清唱》入选“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并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及长期陈列,《南国的风——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入选央视百集巨献《美术经典中的党史》等。

魏葆华:用杂技语汇重新演绎民族经典

受访者供图

推动杂技技术更上一层楼,同时提升杂技的艺术美感,赋予其更丰富的文化意义,是我的矢志追求。我与吴正丹打造的“肩上芭蕾”表演形式,被誉为“优雅的杂技、惊险的芭蕾”,开创了杂技表演新的流派,融“技”与“艺”于一体。为了让“肩上芭蕾”这一独特艺术表现形式后继有人、遍地开花,我先后培养多位优秀学生,并根据他们的特点重新编排,创作了《九儿》《月之恋》等作品。我力求在表现形式、创作手段上有所突破,作为主创人员之一参加大型原创杂技剧《化蝶》的创作和演出,我希望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用杂技特有的语汇重新演绎梁祝经典,讲好中国故事。


#人物名片#

男,汉族,1971年9月出生。现为星海音乐学院教授,广东省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获第六届中国杂技金菊奖“终身成就奖”、第七届中国杂技金菊奖“最佳演员”奖。与吴正丹创新表演的《肩上芭蕾》开创了杂技表演的新流派,获全军文艺汇演“表演一等奖”、全国杂技比赛“金狮奖”金奖、蒙特卡洛国际杂技节最高奖“金小丑”奖等。主演的《天鹅湖》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杂技金菊奖“剧目金奖”等。多次完成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的重大演出任务,在世界20多个国家共计演出3000余场,参加中国文联及国家级文艺家协会主办的“送欢乐、下基层”慰问演出100余场。


记者丨黄堃媛 黄楚旋 徐子茗


延伸阅读


林文祥:我们是在打客家山歌剧的保卫战


《南方》杂志全媒体记者丨影子

本文责编丨蒋玉


不急功近利,不盲目跟风,林文祥用行动诠释了“坚守者”的精神。


林文祥是亲友眼中的“戏痴”“戏疯子”:创作《围屋旧梦》时,四天四夜不睡觉;和徒弟创作《春闹》时,在最后加工阶段连续两天连轴转;经常跑进山里“闭关”,一待就是一个月。



滑动查看全文


20年来呕心沥血守护客家戏剧;多部作品获得广东省“五个一工程”奖、鲁迅文艺奖;《白鹭村》《春闹》两部作品在第十四届广东省艺术节上同时获得剧目一等奖,创造了广东戏剧的“梅州现象”……


他是梅州市戏剧研究工作室主任、国家一级编剧林文祥。作为梅州戏剧创作的“领头雁”,他带领梅州戏剧人走出了传统戏剧的传承与创新之路。


《南方》杂志记者走进获得“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的林文祥的创作空间,感悟他对客家山歌剧的情怀与思考。


斩不断的客家根脉


梅州,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秀美的山水中,代代相传、无处不在的山歌,流淌在林文祥的血液中,滋养着他的心田:“我是在丰顺的山歌里泡大的,很多山歌唱一次我就记住了。这是我创作的根。”


然而,很长一段时间里,客家山歌剧一度面临尴尬的处境,没有代表作品,没有出色的编剧人才。“我们其实是在打客家山歌剧的保卫战,这是我要做一辈子的!”采访中,林文祥谈到最多的莫过于“根”。他认为这些年客家山歌剧能够不断得到社会各界的鼓励并取得不少成绩,离不开客家大地深厚的文脉。


“剧作家的根最重要,文化的根脉很重要。客家文化是古汉文化的活化石,保留着中原望族的文化传统,值得我们继续深耕。我们这一代人必须守住!”林文祥越说越激动,言语中充满危机感与责任感。


不急功近利,不盲目跟风,深耕客家文化精髓,一年甚至三年完成一部客家山歌剧的剧本创作,林文祥用行动诠释了“坚守者”的精神。


亲朋好友提到林文祥都难免会想到“戏痴”“戏疯子”,他创作时的投入状态异于常人:创作《围屋旧梦》时,四天四夜不睡觉;和徒弟创作《春闹》时,在最后加工阶段连续两天连轴转;经常跑进山里“闭关”,一待就是一个月,常常联系不到人……


“感觉快‘死机’的时候睡一下。”林文祥这样描述自己高负荷的工作状态。


有一次从山里出来,仍然陷在构思里的林文祥把妻子当作了的士司机,成为一桩“糗事”……“戏疯子”成就了客家山歌剧。


“创作是燃烧的,不能按照套路来。虽然作为成熟的编剧想蒙混过关很容易,但是这样做对不住自己的良心。”林文祥告诉《南方》杂志记者,他从16岁在《梅江报》(《梅州日报》前身)发表作品开始,就爱上了创作。


“梅花好看梅子酸,月老狠心红线断。流水落花春去了,莫让残枝挂心肝。”


“梅开不见竹马人,风吹梅花过门庭。手拿担竿挑菩萨,还望广传多担神(承)。”


…… ……


这样的唱词,每一句都经过林文祥的仔细斟酌。遇到瓶颈的时候,他也会和创作团队聚在一起讨论、反复修改。虽然工作量大,但林文祥认为唱词是客家山歌剧的精髓所在,这样的投入和努力值得。


2002年,林文祥以客家特有的婚姻习俗—等郎妹为创作原型,创作出的一部客家山歌剧《等郎妹》一炮而红,拯救了萎缩的梅州戏剧市场。


而后多年中,林文祥创作的《桃花雨》《合家福》《客魂·家风》等10部剧目先后入选广东省艺术节,并取得优异成绩。林文祥获得了中国戏剧节“曹禺戏剧奖”、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国内专业舞台表演艺术最高奖“文华奖”等荣誉,被誉为客家山歌剧“筑魂人”“火炬手”。以山歌剧为代表的梅州戏曲也因此被认为迎来了“黄金时代”。


“编剧的工作不只是编一个故事,而是借助故事和人物来表达对世界的看法。”在他看来,编剧的思想决定了剧本的高度和深度、思维方式,一部成功的作品离不开剧作家长远的眼光。


“叠罗汉”式的传帮带


林文祥不仅写好剧本,还努力搭建有梯度的人才队伍,用他的话说就是“叠罗汉”—一代传一代、一代站在一代的身上。


“该我挑担子的时候,面对客家文化的危机,我撑住了。现在,最让我欣慰的是后辈成长起来了。”经过多年的栽培,带出了新徒弟,林文祥如释重负。在他看来,这些年客家山歌剧之所以取得阶段性的成功,一方面离不开客家文化的“根脉”滋养,另一方面就是代代相传的优良传统。


“客家山歌的唱词很有韵味,是非常有文学品位的,我的师傅就写得特别好!”林文祥的恩师是国家一级编剧、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客家山歌剧艺术重要传承人罗锐曾。在恩师的栽培下,林文祥的事业情怀和艺术天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施展,而他又将之延续到了徒弟身上,手把手地“传帮带”。


“在编剧中心制之下,这种传统保证了客家山歌剧的创作品质。”林文祥告诉《南方》杂志记者。


好的作品需要经年累月的积累,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一个好的创作团队更是需要数十年的磨合。“文化是需要持续发展的,不只是需要情怀。一旦断代,就很难凝聚起来了。”正是这份强烈的危机感,让林文祥格外惜才爱才。


2009年,林文祥担任梅州市戏剧研究工作室主任后,更加重视客家山歌剧的传承、发展工作。在他的感召下,一批有潜质的编剧舍弃了原单位和职位,投身客家山歌剧的创作。廖惠玲原本是公务员,目前已参与完成了《春闹》等作品;李建生原是一名电视台导演,放弃原有的职务考进梅州市戏剧研究工作室……他们都已成为客家山歌剧创作的新生代力量。


“林老师很有感召力,他很少提自己,话里话外都是前辈或者后辈。”李建生谈及切身感受时不无感慨。


有了“叠罗汉”,客家山歌剧的创作队伍空前壮大。在2020年第十四届广东省艺术节上,林文祥带着新创作的客家山歌剧《白鹭村》《春闹》同时获得两个剧目一等奖。同一个市的同一个剧种在同一届省艺术节上拿两个一等奖,创造了广东省艺术节的纪录,被专家誉为广东戏剧的“梅州现象”。


剧团的“全面开花”


为什么要“叠罗汉”?在梅州如何影响到整个戏剧创作?


《南方》杂志记者的这个疑问在《广东艺术》杂志的《春闹这个团和他的几任团长》一文里找到了答案:“一个团队的气质,其实是日积月累养成的,与其一代代的领军人密不可分,尤其和它奠基时或涅槃后所塑造的精气神有关。”


这篇文章的作者正是林文祥。


“合力打点,以点带面,全面开花。”林文祥的心中,有着客家山歌剧保卫战的整个作战图,而剧团发展是战役的关键。过去十多年,林文祥克服种种困难,以梅州市戏剧研究室为依托,重点扶持梅州市山歌剧团、梅县山歌剧团为样板团、标杆团。林文祥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发更多创作力量。


这当中,开拓市场在林文祥心里是最大的挑战:“梅州地区的许多青壮年去了珠三角,人才流失太厉害,戏剧市场很难活跃起来,这是客家山歌剧面临的最大困境。”尽管形势严峻,但林文祥认为只要守住根脉、大胆创新,客家山歌剧的市场还是充满希望的。


在《白鹭村》中,林文祥带领团队进行了配乐本土化的尝试,增添了客家文化的韵味,避免了配乐的趋同。


“接下来我们计划创作一部红色题材的客家山歌剧,力求以喜剧的形式带领大家回顾那个年代,带领大家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林文祥向《南方》杂志记者透露。


客家山歌剧的活力不断被激发出来。而林文祥正抓紧创作一部红色题材的作品。客家山歌剧的历史,就在这样的一次次演出、一部部作品里被续写。






统筹丨蒋玉 刘树强

编辑丨莫群 李卓华

校对丨华成民

来源丨南方+客户端、南方杂志微信公众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南方杂志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