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智库研究】刘鸿武:高校学科建设与智库建设-一体之两面

2017-11-06 刘鸿武 国关国政外交学人

学人简介

作者系刘鸿武,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国关国政外交学人第六QQ群:307915326

海外国关国政外交学人QQ群:336186649


学术交流 资源共享


重视高校的智库功能并推进智库型科研机构的建设是中国高校这些年出现的一个新现象,各方面谈论得比较多,看法不尽相同,也有了一些实践方面的尝试。在我看来,今日中国高校要不要、能不能建设智库,与其说是一个可以坐而论道、思辨争议的理论问题,还不如说是一个现实中遇到的、真切存在的实践问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高校虽然有很大的推进与发展,但是总体上跟不上快速发展的国家与时代需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并非高校发展得不快、发展得不好,而是因为中国本身发展得太快了。中国这30多年的经济与社会、政治与外交、国计与民生都有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个快速的变化过程是许多人未曾料到、却又都亲身经历着、感受着的。这个快速变化着的国家、社会和时代在发展过程中必然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挑战、新需求,而要解答这些新问题,应对这些新挑战,满足这些新要求,必然需要有知识的创造与理论的创新,需要有来自高校的主动支持与积极参与。在此背景下,近年来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国家与政府,还是企业与民间,或者百姓与官员,对高校的功能与作用,对高校提供的知识形态、理论体系、人才特征,都有了新的期待,产生了更高的要求。

30多年的快速变化使得在今日的中国高校与国家、高校与社会、学术与现实、科技与经济等方面的关系结构都有了巨大的变化,它们的互动方式、交往形态都需要重新定位、重新梳理、重新适应。


社会需要与时代需要一定会推动中国科技与知识创新的发展与进步。总体看,今日的中国,今日的中国社会,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需要知识与思想,更需要大学与科技,这是推动近年来高校快速发展的基本动因。近年来,因为国家总体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因为国家快速发展所积累的巨大物质条件的投入,中国高校获得了相当大的发展,有了明显的进步。无论是持纵向的自我比较的历史眼光,还是持横向的与其他国家比较的国际视野,最近30多年来中国高校的总体性进步与快速发展是有目共睹的。但另一方面,高校本身的发展始终跟不上国家和时代发展的步伐,高校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知识创造总体上不能很好地满足国家与社会的需要。


可以这样说,今日中国高校之所供给,与社会之所需求,始终普遍存在着相当程度的不协调、不对称、不对路的现象。这大致是高校智库建设问题的提出并受到国家鼓励与倡导的一个重要原因。强调高校建设智库功能,可以理解为是高校的思想、知识、人才的“供结侧改革”,是要让高校提供给国家和社会的思想、知识、人才产品的结构与内容本身,能更好地、更直接地、更有效地适应和满足社会与国家的多方面需要。


推进高校建设智库,不是说高校的功能与作用都要作智库转向更不是忽视高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功能而都去做政策咨询与社会服务。在我看来,今天提出高校智库的功能与作用,主要是解决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高校的学科建设、思想探索、理论创新、知识积累、人才培养如何更好地以国家和社会需要为中心来进行,以适应和服务时代的需要为中心来推进。围绕着这些中心,不是说不要基本理论与单纯基于研究者个体爱好与兴趣的自由研究,而是说从国家的支持与期待的角度看,肻定会更重视和支持那些关注国计民生、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思想探索与知识创造、科技创新与技术突破。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基于国家和社会需求导向而产生的高校发展新动力与新方面。至于说作为个体的学者,当然可以在自己的选择范围内做基于个人兴趣爱好的研究工作,可以在自己的象牙塔中继续做自己爱好的、个体性、基础性的研究工作。我想,今天的中国,应该有更多元、更开放、更自信的学术环境与氛围,让不同的人选择自己的研究领域与研究方式,但国家和社会本身确实有明确的服务导向与期待。


第二个问题,是如何通过智库建设或智库功能的发挥,延伸和拓展今日中国高校的各学科建设所创造的思想与知识、科技与人才的“价值链”,拓展高校理论成果和实验成果的“服务区”“外溢区”,让高校的思想与知识创造有更广阔的服务社会的通道与空间、机会与可能。而这样一种延伸与拓展,可以反过来让高校学科建设获得更好的外部平台、发展资源与提升动力。因而高校的学科建设与智库建设应该是一体两面,是可以统一起来的。


“价值链”是一个经济学上的词,其基本途径是提升自然资源或初级产品加工水平,增加附加值,或拓展服务与应用范围。比如,今日的非洲国家,可以通过对自然资源的产业化、工业化过程而获得附加值高的加工制品、工业品。大学的人才、知识、思想与成果,虽然不同于经济学上的资源与商品,但也存在延伸其“价值链”的问题。知识与思想的探索需要长期积累与独立探索,需要学者们潜心静思的个体研究,这是无庸置疑的。但另一方面,过去时代,一些大学研究者长期封闭在象牙塔中,以自我为中心,过度标榜“我思故我在”,以标榜追求纯粹的思想自由与精神独立来掩饰自己脱离时代、脱离人民的缺陷,这方面的情况是普遍存在着的。还有的知识与思想创造虽然很有价值,但停留在课堂上、书本中,停留在实验室与研究室里,在自我循环中自说自话。


今天,我们应更多地从时代与社会的角度来思考大学的价值与意义、功能与作用,以社会为中心,以人民的关切为中心,以国家的需要为中心,换句最浅显的话来说就是“以用户为中心”,通过自己的实践与行动来体现大学的功能与作用。我们不仅倡导“我思故我在”,更倡导“我行故我在”,努力去行动、去行走,重践履、重实践,用实践来证明你能行、你有用,你才有价值,你才能存在。高校倡导智库功能,发挥智库的作用,就是要在高校的象牙塔与火热的社会生活之间搭建起一些桥梁,提供一些通道,拓展一些空间让两者有更多的机会对话、互动、沟通与转换。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如何形成一个好的体制与机制,来让高校的学科建设与智库建设形成互为补充、互为因果、互为支撑的良性结构,这需要有很高的学科建设和智库建设智慧以及办学境界,也需要研究者们有开阔的心胸与开放的眼光。从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这些年的发展经历来看,高校智库建设与学科建设是可以形成互为支撑、互为动因的良性关系结构的。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探索思考和实践的过程。我们一开始并没有明确提出要建设成为智库,最初的目标是建设一个新兴的学科,有中国学术特色的中国的非洲学,因为中国的非洲研究长期落后,人才短缺。但在建设过程中,我们感觉到中国的非洲学要建设起来,要建设好,形成自己的道路,必须扎根于中国与非洲的大地,解决中国与非洲关系全方位发展的现实需要问题。


这些年来的工作实践让我们感受到中国的非洲研究距离非洲的现实、距离中非关系的现实是比较远的,研究者们往往脱离非洲,从书本到书本、从概念到概念,照搬西方的话语与概念,用人家的知识来解释中国的实践,研究成果不对路,无用的情况比比皆是。


这些年在建设非洲研究院、建设非洲学科的过程中,我们一直主张和鼓励科研人员深入到真实的非洲大陆和中非合作的实践中去,研究成果要对中非的国计民生改善有帮助、有增益,这也是一个中国读书人应该具有的基本理念,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因而在非洲研究院建设过程中,我们比较早地往智库建设的方向推进,将学术研究与服务国家、人民和时代结合起来,这可以说是非洲研究院这些年取得建设成效的一个重要经验。

《高校智库建设的理论范式和实践创新》是“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文库”新增系列“非洲学与智库研究系列”中的第一种书,以非洲研究院10年建设的经历为基本个案,考察近年来中国高校学科建设与智库建设的一些基本问题,并加以理论上的初步思考与归纳提炼。我想,一个学术机构、一个学科的建立,10年时间还是太短,得失如何,成败怎样,现在还不好说,恐怕只有留待后人去评论总结了。但本书中所写多是身边发生的事情,也是我们平时经常面对、讨论、解决的问题,因而书中讨论的与其说是理论问题,不如说是实践问题,而实践过程本身总是充满挑战和不确定性。我想,非洲研究院这10年的建设经历,或可作为当代中国高校学科建设的一个案例,一个先行探索过程,若有什么经验,后人或可借鉴,会比我们做得更好,若有什么教训,后人也可汲取,不犯同样的错误。如此,我们这10年的努力值了。


浙江师范大学地处浙中金华,学校后面是北山,龙潭深幽,群峰巍峨。在金华10年,时时登北山而远眺,临龙潭而静思,更多的时候是大家结队而行,远赴非洲办智库论坛,行思想之旅,探知识之路。这里录一小段文字于此,纪念这段岁月。


新年复登临,

岁月又远望。

路途千嶂阻,

勒石安可期。

——2017年7月5日于金华北山智者寺


(本文系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教授王珩著作《高校智库的理论范式建构和实践创新》序言,有删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