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磅新著】中政法刘星新译作《日本国际政治学》(日本国际政治学会主编)

2017-12-01 刘星 国关国政外交学人



《日本国际政治学》是由日本国际政治学会推出的文集,日本国际政治学会成立于1956年。本书共分四卷,对日本的国际政治研究进行了全景式的回顾、梳理和展望,回顾日本国际政治学以往的研究成果,展现现阶段国际政治学的研究水平并为今后的研究动向制定指针。第一卷的主题为作为学科的国际政治,第二卷的主题为无国境的国际政治,第三卷的主题为地区研究与国际政治,第四卷的主题为历史中的国际政治。本书代表了日本国际政治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和研究方向。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卷本:4卷本


出版版次日期:1版1次;2017年11月30日


装帧:平装


ISBN: 978-7-301-26951-0


分类:国际政治学;日本研究



主编及译者简介

日本国际政治学会,于1956年在东京成立。60多年来,日本国际政治学会始终冷静地观察和应对世界和日本的发展与变化,并顺应时代的潮流和要求不断进行学术探索,目前已拥有会员1200余名。

刘星,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国际政治系副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朝鲜半岛研究中心研究员,名古屋大学法学博士,日本国际交流基金访问学者。主要从事东亚国际关系、东亚地区安全、战后日美关系等领域的研究等。



部分目录一览

第一卷 

序章 日本的国际政治学—超越“分居” 田中明彦/ 1

引言/ 1 
一、被忘却的论战/ 2 
二、其后的国际政治学/ 8 
三、没有发生的论战/ 10 
四、潜在的论战?/ 12 
五、本卷的目的/ 16 

第一章 国际政治理论——近代以来的历史发展 中西宽 / 18 
引言/ 18 
一、欧洲近代国际体系与国际政治理论/ 20 
二、国际政治学的自觉性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29 
结语——日本的国际政治学发展/ 34 


第二章 现实主义——日本的特点 村田晃嗣/ 38 
引言/ 38 
一、第一时期——接受现实主义/ 40 
二、第二个时期——“现实主义”的成熟/ 45 
三、第三个时期——日本外交的混乱和现实主义的扩散/ 51 
结语/ 54 

第三章 新自由主义制度论——联合国安理会改革的可能性与局限性 饭田敬辅/ 57 
引言/ 57 
一、新自由主义制度论的概要与问题点/ 58 
二、基于制度的权力/ 60 
三、联合国安理会改革及其教训/ 62 
结语/ 69 

第四章 建构主义——实证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宫冈勳/ 71 
引言/ 71 
一、国际关系理论中建构主义的发展/ 73 
二、温特的本体论、认识论与方法论/ 78 
三、言论分析与内容分析的特征与课题/ 82 
结语/ 85 

第五章 对外决策——“小泉外交”的政治过程信田智人/ 86 
引言/ 86 
一、政治过程模型的类型/ 87 
二、组织过程模型分析/ 90 
三、官僚政治模型分析/ 92 
四、小集团模型分析/ 95 
五、国内政治模型分析/ 99 
结语/ 101 

第六章 性别——女性主义国际关系论的发展与课题 御巫由美子 / 104 
引言/ 104 
一、女性主义国际关系论的发展/ 105 
二、女性主义国际关系论——以恩罗、蒂克纳为中心/ 109 
三、与“主流派”国际关系论的“对话”/ 112 
四、女性主义国际关系论的课题/ 115 
五、性别与国际关系——日本的情况/ 116 
结语/ 118 

第七章 安全——非对称性威胁的兴起 神保谦/ 120 
一、现代安全概念的发展/ 120 
二、安全概念中新坐标轴的设定——非对称性安全/ 123 
三、现代安全“空间”与“时间”的发展/ 133 

第八章 国际政治经济——战后的发展与今后的课题 田所昌幸/ 137 
引言/ 137 
一、初创期的国际政治经济学/ 138 
二、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兴盛/ 141 
三、IPE的制度化与日本经济/ 144 
四、全球性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动/ 147 

第九章 国际关系中的文化——谱系及各种视角 川村陶子/ 154 
引言/ 154 
一、文化的概念——三个谱系/ 155 
二、从文化视角观察国际关系——作为方法论的文化/ 159 
三、在国际关系中运用文化——作为对象的文化/ 165 
四、日本国际关系研究中的文化视角/ 166 
结语/ 170 

第十章 战略思维法——日本在东北亚的制度战略 铃木基史/ 171 
引言/ 171 
一、战略思维法与国际政治理论/ 172 
二、制度战略的博弈分析 (1) ——经济合作协定 (EPA) / 177 
三、制度战略的博弈理论分析 (2) ——朝鲜核问题/ 184 
结语——国际政治理论与对东北亚国际政治的意义/ 189 

第十一章 仿真——极端派网络的形成 山本和也/ 191 
引言/ 191 
一、为何需要仿真/ 192 
二、多主体仿真的特点/ 196 
三、模型/ 199 
结语/ 207 
参考文献/ 209



小编:lt

本推介不代表国关国政外交学人平台观点

文章来源:北京大学出版社;国关国政外交学人微信公众号平台首发

国关国政外交学人


微信号:gggzwj

 打造国际关系学 国际政治学 外交学 区域国别研究学术公益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