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兰大中亚】杨恕:中亚高等教育概况

2018-01-03 杨恕 国关国政外交学人

学人简介

作者系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所长

关键词:中亚研究;高等教育;文化交流

内容提要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提出之后,越来越多的沿带路国家采取了积极参与的态度。中亚国家是我们的西邻,又都位于丝绸之路上,它们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参与无疑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通过上海合作组织等平台和双边合作,中国与中亚国家在各方面的交流都有较大的发展,其中,教育交流(主要是高等教育交流)成绩十分明显,有越来越多的中亚高校与中国高校建立了交流关系,中亚来华留学生数量不断增长,双方都抱有进一步扩大交流的愿望。鉴于此,本文对中亚高等教育概括作了介绍,希望能够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参考。

1中亚高校概况

中亚高等教育始于红色十月之后。1918年4月,建立了中亚第一所大学——突厥斯坦人民大学(1920年,列宁签署命令在突厥斯坦人民大学的基础上建立突厥斯坦国立大学,1923年改称国立中亚大学,1960年更名为国立塔什干大学,即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大学的前身),而后中亚地区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到上世纪30年代中期,基本建成了学科完备的高等教育体系。但在苏联范围内,中亚是高等教育水平最低的地区主要表现为高校数量少、教学科研质量不高。原苏联近900所(91年)普通高校中,中亚地区有120所,占总数的13.5%,而人口占全苏联的1/4。原苏联38所重点高校中,只有两所在中亚,即国立塔什干大学和国立哈萨克大学(现改名哈萨克斯坦民族大学)。尽管如此,中亚的高等教育(也可以说教育整体)当时相对周边国家还是具有明显优势的。


中亚国家独立以后,国民生产持续下滑,经济状况很糟这使得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也陷入困境。上世纪90年代中期,各国经济逐步开始恢复性增长,教育也随之复苏,并普遍进行了教育立法和教育改革学制、学位、教材、教学方法、经费、管理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与此同时,一些问题也日益突出,如投入经费不足,高水平教师严重缺乏,管理混乱,腐败盛行等(哈萨克斯坦的情况要明显好于其它四国)。


中亚尽管在苏联时期是高等教育最落后的地区,但也具备了相当的基础。与独立时相比,高等教育虽然因种种原因质量显著下降,但规模却明显扩大(各国情况有较大差别,特别是哈萨克斯坦私立高校大量增加)。中亚各国政府是重视教育的,各国高等教育的一些指标在发展中国家中也是较好的。详见表1。

1.     中亚五国高校和大学生数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