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亚研究】侯艾君:奥什事件:吉尔吉斯-乌兹别克族际冲突探析

2018-02-22 侯艾君 国关国政外交学人
点击蓝色「国关国政外交学人」可订阅学习
学人简介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所研究员;从事中亚问题研究等

关键词:族际冲突  现代化 非对称平衡 中亚研究

内容提要

发生在1990年和2010年的两次奥什事件——吉尔吉斯族和乌兹别克族的两次严重的族际冲突是当代中亚族际冲突的典型案例。事件导致了严重后果,在很长时期里都会消极影响相关中亚国家内部的族群关系和国家间关系。本文试图从历史-文化差异、现代化进程乃至民族-主权进程的角度考察吉尔吉斯斯坦南部的吉尔吉斯族和乌兹别克族两大族群社会-经济和社会-政治分化的后果,探讨两大族群之间的矛盾生成机制和族际冲突的根源,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一些规律性认识。

族际冲突是多发于多民族国家的新型政治暴力,也是国际政治中的常见现象,既表明族群政治形势恶化,也往往是民族-地区政策失误的结果。1990年夏,在苏联吉尔吉斯共和国南部奥什市爆发吉尔吉斯-乌兹别克两族的血腥冲突,造成严重伤亡。这是苏联末期爆发的多起民族冲突之一,也是当代中亚地区族际冲突的典型案例。

 

至今为止,俄罗斯、中亚学界出版了一些文献集、论文以及大量政论,苏联前总理雷日科夫、吉尔吉斯前总统阿卡耶夫等人都曾谈及奥什事件。对1990年奥什事件的根源有多种观点:吉-乌两族文化差异;社会经济矛盾;政府举措失当;“克格勃阴谋”说——如“吉尔吉斯民主运动”(ДДК)领导人吉帕尔·杰克舍耶夫持这种观点,因为当年苏联多地都爆发了类似的族际冲突,而苏联的政治家希望利用这种局势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观点遭到反驳,著名作家钦吉兹·艾特玛托夫表示这并非苏共中央的过错,而是“我们自身的过错”;而乌兹别克族人则认为,奥什州乌森·希迪科夫鼓动、挑唆了族际冲突;还有人强调吉尔吉斯民族主义组织(或乌兹别克民族主义组织)在其中发挥的消极作用,等等。

 

就在整整20年后的2010年6月,在独立的吉尔吉斯再次上演吉-乌族际冲突,脚本、进程及其后果都与第一次极为相似,吉-乌矛盾似乎已成死结。两次奥什事件都有非常复杂深刻的历史和现实根源。对该事件的深入探究,有助于了解当代中亚族群问题的历史和现状、族际冲突对中亚国家发展进程的影响,认识族际冲突的生成机制,对防范族群冲突有所裨益。本文首先尝试从现代化进程和民族-主权进程的维度考察中亚族群冲突,为探索吉-乌族际冲突的根源提供新视角,并对奥什事件与苏联末期的政治进程和多起民族冲突事件进行综合分析。

1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