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欧亚研究】胡振江:新欧亚主义对俄罗斯发展的影响

2018-04-18 胡振江 国关国政外交学人
点击蓝色「国关国政外交学人」可订阅学习
学人简介

作者单位系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

新欧亚主义是当今俄罗斯社会多元文化思潮中占主导地位的地缘政治思想。新欧亚主义是相对于古典欧亚主义而言的。


古典欧亚主义产生于十月革命时期流亡国外的知识分子之中,以特鲁别茨科伊为代表,思想来源可以追溯到早期俄国思想家丹尼列夫斯基的“文化历史类型”和俄罗斯宗教哲学的奠基人索洛维约夫的“世界意识”。


古典欧亚主义

古典欧亚主义主张俄罗斯文化的东西方兼容性,宣扬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和自身的独特性,否定西方文明的普遍性和统一性,坚持俄罗斯走东西并举的发展道路。


古典欧亚主义历经苏联时期封闭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强烈排斥,在数十年里一直处于边缘化状态。随后俄罗斯学者古米廖夫继承并发展了古典欧亚主义的思想,提出重建俄罗斯的“欧亚洲”蓝图,建构欧亚大陆民族一体化理论,赋予欧亚主义强烈的地缘色彩,直言只有欧亚主义才能拯救俄罗斯,并充分利用俄罗斯东西方交汇的地缘优势和历史积淀推演出俄罗斯民族和文明的独特性,意图“创立一种新的俄罗斯思想”。


新欧亚主义理论背景

古米廖夫的欧亚主义思想是新欧亚主义崛起的理论来源和背景条件。新欧亚主义超越了“东西两派”的百年之争,确立了俄罗斯的文明定位和国家身份认同,重塑了俄罗斯历史观和民族价值观,为振兴俄罗斯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实践方案,并通过自身积极的政治实践,对俄罗斯社会思想和政治决策产生了直接影响。


新欧亚主义在俄罗斯流派众多,我们这里泛指的是温和派。新欧亚主义反对西方文明的殖民化,主张世界文明的多极化,认为俄罗斯是世界文明体系中的一极,是独特的欧亚文明;主张地缘政治基础上的国家主义,强化国家作用,强化国家政权;主张在地缘政治基础上建构的超民族的新欧亚价值认同体系。新欧亚主义者充分利用两代欧亚主义思想的资源,借鉴地缘政治学、人类学,尝试“传统主义”“第三条道路”等新方法、新模式使古典欧亚主义在新的语境下得以重生,新欧亚主义的特征可以概括如下。


一是融合性。欧亚主义能够在俄罗斯历经两次重大社会变革而焕发生机重返历史舞台,成为影响意识形态的主流思潮,根本原因在于它深植本国传统文化的沃土,深刻领悟了俄罗斯欧亚文明的文化特征,同时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和融合性。新欧亚主义融汇了大西洋主义、斯拉夫主义、欧亚主义和传统东正教价值观等多个思想流派的精华。理性汲取西方工业文明的伟大成就,传承斯拉夫民族的优良传统,推崇东正教信仰至上的宗教理念,借鉴亚洲民族的文明成果并承认亚洲民族的影响与贡献,超越斯拉夫主义的民族狭隘性,继承并发展了以往欧亚主义思想精髓。首先,新欧亚主义继承了早期欧亚主义东西方对立的思想,认为俄罗斯是具有独特性的国家,俄罗斯社会是特殊的社会,既不像东方,也不像西方,但同时又吸收了东西方的文化。


同时,强调地缘高于血缘,即地理原则高于种族原则。其次,新欧亚主义尖锐地指出欧洲—大西洋主义的危害。索洛维约夫和斯宾格勒认为西方文明已经处于危机和没落的后现代阶段,因为代表西方文明成就的理性主义大厦业已倾覆,俄罗斯此时再向西方学习,学到的只能是西方文化的糟粕。再次,新欧亚主义扬弃了新斯拉夫主义的狭隘民族论,倡导建立欧亚大陆各民族、区域一体化和统一的文明空间。


最后,新欧亚主义秉承东正教的神圣使命意识,认为俄罗斯理应带领欧亚大陆民族担当起拯救世界的重任。新欧亚主义主张扎根俄罗斯的历史和文化,海纳百川,融汇一切积极因素,立足苏联区域“大空间”,构建属于自己的文明类型。这个大空间不是地理意义上的,而是跨越民族、宗教、地缘的泛欧亚洲文明版图。新欧亚主义是架构在以俄罗斯为核心的欧亚文明基础上的欧亚民族一体化,针对欧洲—大西洋海洋板块国家而提出的实现欧亚大陆板块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多领域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体系。


二是现实性。新欧亚主义者们审视时代变化,顺应时代要求,创建了具有现实意义的新理论学说,已经成为俄罗斯推进欧亚一体化的重要理论依据。首先,新欧亚主义扬弃了俄国知识分子传统的乌托邦神权政治思想,从单纯的理论构建走向政治实践。杜金领导下的“国际欧亚主义运动”以非政党的形式传播欧亚主义理念、目标、哲学和精神,对普京政府施政纲领的制定有着很大影响。其次,新欧亚主义在强调俄罗斯的特殊性的同时把它和东方世界联系起来。当俄罗斯融入西方受阻和受到制裁之际,新欧亚主义主张适时采用“大东方战略”,强调关注东方世界,是反思亲西派的大西洋主义带来的被动局面而采取的一种平衡策略,东移不是放弃西方,而是东西兼顾,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政治战略。最后,新欧亚主义凭借俄罗斯先天的地缘政治优势,建构以俄罗斯为核心的泛欧亚大陆的平衡中心,借以平衡东西方世界。从俄罗斯的历史文化传承和地缘政治角度出发,倡导实行东西兼顾、均衡发展的外交战略。因此,普京执政之后外交政策由叶利钦时期的“亲西方”政策转变为“东西兼顾”的方针,既要考虑西方世界,又不能忽略东方国家。比如,积极参与亚太地区的经济军事合作,增强与亚洲国家的交流。加强与欧盟国家的政治与能源合作,强化与西方的关系。


三是国家性。新欧亚主义者十分重视国家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认为俄罗斯17世纪的反叛和20世纪的两次动荡都是国家力量被弱化的结果,认为国家集政治与文化力量于一身,唯有国家才有这个统一的力量,因此,必须恢复和强化国家这个社会机构的巨大作用。同时,新欧亚主义者认为地缘政治理论符合世界多极格局和俄罗斯人的“大国情结”。他们强调,俄罗斯要恢复大国实力,必须推进独联体国家的一体化进程,建立一个以“欧亚主义”为思想基础、以俄罗斯为中心的“欧亚主义国家联盟”。


时代色彩

作为世界大国的俄罗斯始终没有放弃再次恢复苏联时期欧亚空间的诉求,从知识分子到国家首脑都致力于重振昔日大国雄风。新欧亚主义者一贯主张强国论,认为只有强大和统一的国家体制才能实现改革的目标,国家主义也是其思想的重要构成部分。


建立欧亚国家联盟是新欧亚主义的美好愿景。新欧亚主义在戈尔巴乔夫、叶利钦时期新自由思想遭到挫败的境遇下,为俄罗斯寻找独特的国家定位和身份认同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当然,在众多思潮中脱颖而出的新欧亚主义具备了强烈的时代色彩,视野和格局更加广阔,弱化了该主义的地理性和宗教性,为俄罗斯总统普京的执政方略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