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研途风景】纯干货,不灌汤|严泽川:2018年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考研经验帖

2018-04-22 严泽川 国关国政外交学人
点击蓝色「国关国政外交学人」可订阅学习

严泽川:毕业于天津外国语大学涉外法政学院,本科专业国际政治。2018年考上外交学院,初试382分,第15名;复试218分,第1名;总成绩79.64分,第6名。

网络上心灵鸡汤太多了,我就不继续摧残祖国的花朵了,直入主题吧。外交学院其实并不难考,初试成绩350分以上就有极大的希望。下面是各科的复习经验,并不是每个人都适用,小伙伴们参考一下即可。

【一】政治101

政治这一门课程重点在于多选题,得多选者得天下。单选题一般只会错一两题,主观题大家分数都在30上下,这两部分都拉不开差距,因而最关键的是多选。


政治课程复习的宗旨是低成本高收益,或者说是低投入适度回报。我们首先需要弄清楚自己的政治基础,例如我自身做模拟卷和真题卷时选择题分数都在40上下,所以便将更多精力投入专业课复习,而我表弟做历年真题时选择题逼近满分,所以几乎没有在选择题上投入多少精力。


中规中矩地复习的话,我建议小伙伴们从8月份开始刷肖秀荣1000题,考前保证所有题目都会做,学有余力还可以刷一下考纲配套练习。理科的小伙伴还可以报一下班加深理解,比较推荐的是石磊选择题精讲班(这位老师辅导班类型贼多,只需要报选择题精讲就行)。大约11月份开始刷各大教育机构最新的选择题,体验一下真题的风格。至于主观题,我认为只需要背一下肖四就可以了,学有余力的话还可以背一下肖八。肖四这几年每年都会砸中大部分主观题。如果考场上遇到没压中的题目,只需要把材料里的话换个说法写进答案里就可以了。(主观题答题都可以如此,正说说、反说说、换个说法再说说)


【二】日语203

日语203这几年的难度在不断增加,目前难度应该跟N2差不多,不过也考察许多N3的知识点。所以考前重点复习这两个等级的内容。没必要复习N1的内容,我今年就因为只复习N1的语法吃了大亏,考试时反而觉得生疏了许多。我觉得日语考试语感很重要,考前几个月一定要坚持每天都复习。复习的内容包括N2及以下基础词汇,N2及以下语法句型,以及日语议论文。参考书直接使用新日本语能力考试考前对策N2和N3就可以了。但日语试卷是国内老师所出,风格类似于日语专四,这点需要注意。所以,在复习好词汇和语法之后,可以买一本赵敬的历年真题,从11月起每周做一套真题,保持语感。


【3】国际关系史802

这门课程的复习目标是:确保在临考前,合上课本也能把所有内容都复述出来。历史只考察1917年之后的事件,一定得注意,有不少同学都说复习好久才发现这一点,浪费了许多时间。而且刘德斌的《国际关系史》相对并不重要,我整理笔记时仅将里面比较重要的内容统合进另外两本书的笔记中。


历史复习起来其实相对轻松,初期我建议当做故事全书精读两遍,对书本内容有个印象。之后再整理一份笔记,在这一过程中加深理解,并且筛选内容。如果没精力的话也可以买一份,但前提一定是自己信得过的。只有信得过的笔记,复习时心里才会邮递。背书时先从框架入手,在脑海中形成一个体系,这样背得会比较牢固。考前笔记至少需要背4遍,临近考试时只需要复习框架,并且应该做到,复习框架时能回忆起框架内的所有内容。做到这个程度,考试时就能得110以上的分数。至于能不能考更高的分数,个人认为跟卷面整齐与否以及答题思路清晰与否有很大关系。

 

【4】政治学综合一711

这门课程的目标也是临考前合上书可以复述出全部的内容。理论知识比较难理解,特别是对跨考的同学来说。我的建议也是在暑假之前至少要精读两遍课本,这时不要追求进度,一定要把书理解透彻。只有理解了全书的内容,之后背起来才会比较轻松。


背书时跟历史一样,先背一下整套书的框架,形成一个体系,之后直接背准备好的笔记。顺序上可以从《权力、制度、文化》前3章的背景介绍入手,再回头背《思想、范式与命题》前7章的内容,其后是《权力、制度、文化》理论与三大主流范式相关的内容,最后是两本书剩下的内容。我建议在整理笔记时把两本书相同的内容综合起来,这样复习时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权力、制度、文化》单纯介绍方法论的章节只需要掌握所介绍的方法就行,不必全部记住,理论色彩比较浓的章节需要通篇掌握(我复试时直接以“国际体系的无政府性—大国的强行崛起与和平发展”这篇文章的主要思想回答了“中美是否必然陷入修昔底德陷阱”这道题)。《国际政治学概论》只需作为必要的补充,整理的笔记可以不用那么细致。政治学综合这门课程的重点很明确,就是三大主流范式,再宽泛一点的话也可以说是《思想范式与命题》这本书,所以一定要重点掌握。


综上,政治外语依据自身水平制定复习计划,专业课绝大部分内容都必须掌握。此外,根据最近几年的招生数据分析,可以发现,初试成绩达到350以上肯定会进复试,并且除了今年题目偏简单,350以上少有被刷的案例。(往年出现过初试350以上,复试因外语口试不及格被刷的案例,今年所有参加复试的同学无一口试不及格,最低分就是及格分30,可以判断复试刷人的“权利”已经全权交给了专业课老师。)

经验之谈

【一】关于方法

我最想说的是,关努力还是不够的,还有一个关键的一环就是复习方法。

(1)一定要有规划。着手准备考研时,先列出整个备考期间自己需要做的事情,再将备考时间划为几个阶段。初期要明确每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再根据自己的复习情况适当调整。在划分好“长阶段”后,将眼前的阶段任务细化,例如我将8月16至9月底设为第一轮复习,再将这46天划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交给国关史、《思想、范式与命题》以及《权力、制度、文化》,之后又明确列出了每一天需要完成的任务,政治外语的内容也必须考虑在内。之后是10月份的第二轮复习,11月前20天的第三轮复习,11月21日至12月10日的第四轮复习,最后一段时间的框架和难点强化记忆。除了纵向分层,我还规划了横向分层,例如早晨7:00~9:00复习日语、9:00~12:00复习专业课、12:30~14:00复习政治、下午14:00~17:00晚上18:00~22:00以及22:30~24:00复习专业课。只有将规划细分到每一天,每一个早晨、下午、晚上,自己才不敢偷懒,因为一旦松懈下来,就意味着明天的任务强度是自己无法接受的。而如果这种局面积累下去,就意味着复习计划的全面崩溃。结果可想而知。


  • 第三轮复习我原本也设定为一整个月,后来发现复习已经变得轻松不少,便将后期计划提前10天。


  • 有小伙伴问我感到累的时候怎么办,其实我考研期间并没有多少次累的感觉。除了在复习上将各个学科穿插安排之外,最重要的原因是时间太紧迫了,我根本就没有闲工夫去感慨有多累。


(2)一定要先记框架。这就是学长学姐们常说的要让自己所学的知识统形成一个体系。只有将整个体系的框架记住了,才能清楚地记住每一部分都讲了什么,才能明白各个部分之间的逻辑关联,并且在复习时更为轻松。在刚开始复习之时就从框架入手,之后再去背具体的内容。我复习之时就是以框架为基础,第二轮复习时以某一个知识点为单位、第三轮以“节”为单位、第四轮可以以“单元”或“讲”为单位,确保能将同一部分的内容统合进一个框架之中(合上笔记,将同一单位内的内容复述出来)。临考前总复习时,什么书都不看,先列出框架,再去回忆全部内容,记错的或者记不起来的就在框架上做个记号,考前一两天重点复习。


(3)笔记很重要。这一点因人而异,我从大一开始就比较倚重笔记。并且由于我大学期间跟同学合作整理笔记时,对方的成果也总是差强人意,所以我信得过的只有自己的笔记。我上次考研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时间整理自己的笔记,初期准备时我在网络上找了一些笔记就草草了事,到了用到时才发现极为混乱。后来也在某辅导班买了一份笔记,也不尽如人意,很不实用。所以就造成这样的局面——复习历史时必须得同时翻阅六七份书籍和笔记,极为狼狈。今年考研时间较为充裕,我花了三个多月的时间将各科的笔记整理了出来,在整理的过程中对课本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因而背书时底气特别充足。笔记整理好之后我就没有翻过几次课本,节省了许多功夫。


【二】关于辅导班

我本人没有报过任何辅导班。最近有很多同学都在到处询问报班的事情,不过略显盲目。在报班之前我们必须明白——我们需要的是什么?目前想要报班的同学都是对考研较为茫然,不知道如何复习,这时就很容易被考研机构发布的误导信息诱惑去报班。所以请小伙帮们一定要思考这样的问题,我们需要的是内容的讲解?复习的重点?亦或是别的什么。


个人认为真正有用的是那种可以详细讲解课程的辅导班,因为专业课程晦涩难懂是大多数跨考甚至是本专业的小伙帮们所面临的难题。而单纯“划重点”的班级我认为作用不大,因为所谓的“重点”能给予我们的只有这样的心理安慰——大家背得都是这些内容,我只背这些也准没问题。但这反而限制住了我们的复习范围,并且很可能会错失很多分数,例如2017年的名词解释“1933年经济会议”、2018年名词解释“切·格瓦拉”,2017年论述“软均衡”都是极为冷门的知识点,划重点时这些往往都被排除在外。

此外,选择辅导班时一定要从各方面了解信息,选择自己真正需要的。辅导班都惯于夸大考试的难度以及自己的成果,例如我研友花了近1W报了北师大某知名辅导班,对方收了钱基本上就不理会了,后来我研友在自己寻找的一位学姐的辅导下,以初试第一的成绩考上了北师大,辅导班又到处宣扬说这要归功于他们的辅导。这是辅导班的通病,所以小伙帮们应该注意甄别,避免被单方面的信息所误导。


【三】关于报录比

很多小伙伴都关心这个问题,不过我想说的是,报录比真的一点都不重要。小伙伴们需要明白的是,外院国关录取名额有逆天的近50人,而且根据近几年的情况,考上350妥妥地进复试。如果将这350分划分一下,也就是政治外语各65分,专业课各110分,是不是也就没有像登天那么难了?而且我们要知道,每年报考外院的人数本身就不多,这其中又有一部分在临考前放弃了,还有一部分在第一门考完之后放弃了,更有一部分在打开专业课考试信封的那一刻就呵呵哒了。所以多少人报名,报录比如何真的一点都不可怕。


【四】考前准备

在着手复习考研后一定要清楚自己需要准备的所有东西,包括教材、笔记、获取实时信息的群聊等。教材和笔记不必赘言,我说一下群聊吧。相信小伙伴们已经添加了不少群聊,愿意留在考研群里的学长学姐通常都是很乐于帮助学弟学妹的,所以不要害羞,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问。我个人有点内敛,所以直到复试临考前迫不得已才去联系了学长学姐,现在挺后悔的,因为如果我早点儿联系的话,复习起来就更有方向更有信心了。当然,最好在自己充分了解官方信息后再询问学长学姐。有许多问题是百度一下就可以找到的,这样的问题学长学姐们回答多了可能会有点不耐烦。而且,提问时需要礼貌点儿,哪怕自己是二战三战。是我们有求于人,而且对方很热心地帮助了我们,心怀感激是自然的。

【五】拓展信息

国际关系这个专业跟时政热点联系极为密切,所以光看书本上的内容是不够的,我们需要去了解国际社会各方面的动态。专业课我通常是利用新华网、环球网、凤凰网这三个网站的国际版面,以及外交部官网了解实时动态、微信公众号“国关国政外交学人”了解学术动态;日语我主要是通过新华网日文版、人民中国以及微信公众号“日语听译练习”备考,在拓展视野的同时提升日语能力。这个习惯的效果特别明显,例如备战2017年考研时,以色列政坛常青树佩雷斯去世,我就察觉到《奥斯陆协定》很可能会再次考察,所以进考场前五分钟我还在看这个名词解释;备战2018年考研时,根据国际上的动态,我注意到的重点有:德国统一问题(“统一总理”科尔去世)、中东和平问题(美国大使馆迁移)、上合组织问题(扩员)、美国亚太战略(印太战略甚嚣尘上)等。后来论述题就考了“中东和平进程”,复试时抽到了“二战后亚太格局演变”回答起来也较为轻松。比较遗憾的是我对“切·格瓦拉”影响力认识不够。去年刚好是他遇害50周年,国内当时也出版了一本纪念他的书籍,所以历史名解第一题就是他。此外,今年日语复试的那篇文章就是2016年9月23日NHK的安倍访问古巴的新闻稿,由于我每天都会在“日语听译练习”跟读新闻稿,所以题材和风格都特别熟悉,这给了我极大帮助(口试48分)。


【六】应试技巧

由于每年国关的题量都在变化,所以拿到卷子后第一件事应该是数一下各个题型的数目,之后再划分一下每道题的时长,必须在分配时间内完成每一道题,不然最后一题会写不完的。我在分配完时间之后习惯性地把论述题涉及的知识点列出来,这时候复习框架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简单列几点之后立马回头去做名解,在做题的过程中我脑海里时不时还会闪现论述题的相关知识点,我都会顺便记在草稿纸上。


遇到自己没精确掌握的题目,需要做的是根据自己的理解组织答案,同时把自己所记住的相关知识点一一罗列上去。一般这样写的话都能获得不低的分数。


【七】其他事项

不要一个人孤军奋战。一个人复习不仅在感到孤独或者极度疲倦时无处诉说,而且也没有结伴复习时相互激励的作用,更容易懈怠。


不要在宿舍或者在家复习。在这些地方干扰因素太多了,尤其是在家里,我有个好兄弟报考中山大学,初试都过了,复试在家没好好复习没能考上,我觉得特别遗憾。


真的不要害羞。有什么问题直接问学长学姐,可以让自己少走很多弯路。就算在被批评了也不用介意,我们在考研路上都很懵懂,有些问题不明白自是寻常,虚心接受批评,努力自我提高便可。(研招网和学校官网可以查到的信息小伙伴们自己得去先了解,询问问题时记得要礼貌一点儿。不然学长学姐们会很心累的。。。 _(:з」∠)_ )

 

最后,特别感谢一路走来那些帮助过我的人。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我才写了这篇经验贴,以期能够帮助到今后报考外院的小伙伴们。复试的复习其实与初试并没有多大差别,我在此就不过多赘言。如果小伙伴们还有什么疑问的话,我很愿意予以帮助。

2018年4月22日

                                                  严泽川 

征稿启事点击以下黑体链接

【研途风景】考研考博专栏2018年征稿启事


小编:lt

本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国关国政外交学人平台观点

文章来源:学人来稿;国关国政外交学人微信公众平台专栏稿件

国关国政外交学人


微信号:gggzwj

 打造国际关系学 国际政治学 外交学 区域国别研究学术公益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