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它打败了诺基亚、摩托罗拉、索尼,最后会输给华为?

2016-09-23 头条哥 九个头条网

关注最新最热头条,就来九个头条网勾搭头条哥吧!(微信ID:o2onds) 


最近,一直被三星Note7爆炸的新闻霸屏,头条哥也给大家讲了三星国行版note7也爆了,宇宙神机究其哪家强?的故事。这不,大家一致认为:三星再次陷进了危机,而这次,苹果和华为双面夹击,三星大有一蹶不振之势啊。





但是,在经历了召回风波之后,三星Note7现在已经重返美国市场了,还得到了美国本土四大运营商的捧场。

 

这回归速度,说它要被华为干掉,你信吗?头条哥反正是不信。你相信,那是因为你不知道三星将近80年的风雨之路是怎么过来的……

 


风雨飘摇中建立起来的帝国


1938年,只有28岁的李秉喆,出资三万韩元,在韩国大邱市成立了“三星商会”。三星创立之初,正值韩国内忧外患的殖民统治时期,李秉喆怀揣着实业报国的梦想,开启了自己的事业。当时的商会只有一个四层小楼,办公室在一楼的角落里,剩下的空间都用作仓库,就是这样一个小楼,孕育了三星帝国——如今号称“韩国人的第二政府”。

 


得益于与李承晚政权的亲密关系,李秉喆的生意在摆脱日本殖民统治之后得到了迅速发展,逐渐转型为涉足多领域的财阀。事实上,三星能够有现在的地位,跟韩国几代政府的扶持都脱不开关系,三星也为韩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60年代,三星上演了一出“继承者们”的大戏。1966年,二公子李昌熙走私糖精被曝光,李秉喆被迫辞职。大公子李孟熙于次年上位,接手三星,但其激进的领导风格却受到公司元老们的排斥。直到1987年李秉喆去世,他一手建立的家族产业,交到了三公子李健熙手上。

 


20世纪80年代,三星电子以“批量生产、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规模扩大、出口为主”为目标,谋求价格制胜的发展战略。这是三星基于当时的客观环境,结合自身的优势、劣势作出的一种战略。

 

所以李健熙接手过来的三星,当时还是一家韩国本土二流企业,以大量仿制日本电子产品为生。1988年三星建立50年庆典上,李健熙宣布集团开始“二次创业”,将三星的发展方向定为21世纪世界级超一流企业。

 


大刀阔斧,决意改革


面对过度扩张带来的300%负债率,李健熙对三星下属产业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整顿和机构重组,将10个事业部的非核心资产以15亿美元出售给海外财团,并对组织结构进行了大力改造,一举将其旗下子公司减至47个,缩减组织规模近30%,并大幅削减负债。

 

1993年,李健熙在在德法兰克福进行了为期六十八天的马拉松会议,提出“新经营宣言”(也被称作“1993法兰克福宣言”),李健熙表示:“量是百分之零,质是百分之百。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即使是减少市场占有率,甚至公司关门一年都无所谓。”他要求三星1800多名管理人员“除了老婆孩子,其他都要变”。

 


1995年,李健熙听说他作为新年礼物送出的手机很不实用,非常惊愕。他下令员工将15万部手机集中到工厂外面的空地上。当着2000多名员工的面,将它们付之一炬,并说:“如果你们再造出这样的劣质产品,我会再到这里,再烧一次。”(头条哥注:很多创始人或者掌门人都喜欢用烧的方式来表明自己改变产品质量的决心。)

 

李健熙要专注产品的决心显而易见,但当时的三星:第一,公司目标太多,投资分散,没有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第二,长期低成本的战略取得过的辉煌成了阻碍转型的隐形因素;第三,专业人才的匮乏,尤其是研发人才和营销人才。

 

然而,一次危机给三星带来了转机。

 


亚洲金融危机带来的转机


1996年,由于供过于求,这一年全球半导体产品价格大跳水,过分依赖这一产品的三星首当其冲。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中国低成本结构企业咄咄逼人,三星运用低价竞争和规模化生产策略产出的廉价产品导致企业几乎无利可图。

 


三星业务全面告急:负债最高时达到180亿美元,几乎是公司净资产的3倍,1997年底三星电子几乎濒临破产。

 

面对危局,李健熙


首先降低成本结构,关闭了32家不赚钱的产品部门,40%的员工被迫下岗;

为了获得资金推进转型,李健熙将每年销售达5亿美元、净利润超过1.2亿美元的富川半导体工厂出售;

提出“新经营”策略,不再依赖低价格竞争;

制定人才致胜的战略,用高薪、高待遇、高奖金的管理方式激励员工;

加强研发,将预算集中于新的产品机会,例如微处理器、闪动存储器、LCD液晶屏等……


到了今天这个知识产权的时代,三星公司是全球电器生产商最主要的芯片、闪动存储器、DRAM和LCD液晶屏供应商之一。

 

这次危机让李健熙一步找到了同索尼、松下、日立及飞利浦这样的大公司竞争的方法,成功将三星转危为安。并且,为日后抢在索尼前面实现突破,埋下了伏笔,李健熙也因此被一些西方媒体称为先知领导



“危机意识”带领韩国经济走出困局


李健熙在三星发起的“新经营变革”,最终变成了5万字左右的《三星新经营》小册子,堪称“三星蓝皮书”。三星“新经营”的核心内容包含了七个方面:危机意识、从我开始改变、三星宪法、一个方向、质为主经营、信息化·国际化·复合化、世界超一流企业。

 


其中的“危机意识”大概就是三星在李健熙时代甚至更长一段时间能够多次逢凶化吉的原因。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三星认为,本轮经济危机还是源于“过热引发的投机泡沫”。金融混乱最终导致泡沫破裂,阻碍了现金的流动。而这次的危机,并不局限于特定地区,全世界所有国家无一幸免,因此也更为严重。

 

但得益于上一次金融危机过后李健熙在他的新经营理论中所提到的正确认识企业现在的位置,以彻底的自我反省为前提,要用危机意识武装自己”“发展良好的时候可能是最危险的时候”,“要进行对应未来危机的Scenario经营”等“危机意识”论调。这次的三星率先带领韩国经济走出困局。

 

2009年,三星的另一个标志性举动推动了三星智能手机的异军突起。当时,三星决定在谷歌的安卓操作系统上投入大赌注。它的第一款安卓手机是Galaxy。安卓系统当时还未成熟,远远落后于iPhone采用的iOS操作系统。但安卓系统是开源的,所有手机厂家都可以免费采用该系统。

 

而且,当时的三星智慧手机销售量仅有600万支,落后hTC宏达电子,位居全球第5名。为了赶过宏达电子,李健熙命令三星电子倾全公司之力,研究宏达手机弱点,誓言要把手机做到“宏达能,三星就能”的境界。

 

果然,就在同年11月,三星电子真研发出第一代机皇Galaxy S,Galaxy S的热卖果然让三星首次在全球智慧型手机市场超越宏达电子,成为全球第4大品牌,李健熙获hTC终结者称号。

 

三星推出Galaxy S的系列,又有它一重大决策:采用大屏幕。该系列的屏幕比之前的Galaxy系列或其他安卓机型的屏幕都要大出很多,对此三星内部有很多争论,但没人知道合理的手机屏幕应该是多大。事后证明,大屏幕是一大卖点;到了Galaxy S II和S III两款机型,屏幕变得更大了。


 

危机重重,帝国就此覆灭?


时间到了2016年,又是一年危机重重。教父李健熙卧病,新机不断吃瘪,营收获利溜滑梯,数千名员工同时收到的一封信,透露出三星的焦虑。难道打败了摩托罗拉、索尼、诺基亚的三星,这回真的又要栽在中国企业手里了?(亚洲金融危机被低成本结构中国企业切断后路。)

 


美国《新闻周刊》用“幕后帝王”一词来形容李健熙,认为他在韩国经济界的地位可与韩国总统在政界的地位相媲美,可以说是韩国的“经济总统”。无独有偶,路透社则这样形容李健熙:“他说话轻声细语,但只要李健熙咳嗽,韩国就会感冒。”

 

这回,李健熙可不只是感冒那么简单。作为韩国最具代表性的企业,三星在韩国经济界的地位举足轻重。目前三星集团的销售额约占韩国GDP的五分之一。仅三星电子一家,就达韩国股市(KOSPI)总市值的约17%。


目前三星集团的利润中,大多数来自三星电子,三星电子的利润又严重依赖于智能手机业务。当前全球智能手机市场逐渐饱和,中国品牌蒸蒸日上,连苹果的地位也不再不可撼动,而此时的召回事件,对李健熙的继任者李在镕来说,可谓举步维艰。

 


实际上,早在2014年,三星电子相关负责人表示:“智能手机市场已面临成长的瓶颈,如果三星不能向着平板电脑等可穿戴设备发展,就会使中国后来居上”。他说明道“现在内忧外患,稍有不慎就会万劫不复,我们担心发生这种最坏的情况。”

 

那么,三星的下一步会往哪里走呢?是与Facebook或者中国企业进军VR领域,还是与SAP、宝马和松下等企业打开无人驾驶汽车市场?这次的危机,三星又会如何度过呢?中国企业该从三星的几次危机中获得什么启示呢?


(部分资料参考自网络)


你会喜欢:

腾讯应用号来势汹汹,真的能干掉APP、摘下苹果……

听说明星航班信息微博有卖,你会买吗?





长按二维码,赏头条哥一壶酒



更多辣文请猛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