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作滑铁卢?李安:我就想让你看看未来电影的样子

2016-10-26 头条哥 九个头条网


关注最新最热头条,就来九个头条网勾搭头条哥吧!(微信ID:o2onds)


11月11日,光棍节?扫货日?今年的11月11日,还是李安的新作《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上映日。这是李安时隔4年的又一大力作,但他自己却说,“这是一部实验片。”近日,这部电影在纽约电影节全球首映,尽管需要摇号才能买到票,但是,影片却收到了不少争议,褒贬不一。

  


电影工业的先行者

影片改编自本·方丹的同名全球畅销小说,这部小说被称为伊拉克战争版“第22条军规” (Catch-22),用现在的流行语说,这也是个大IP。编剧是奥斯卡最佳编剧得主西蒙·比弗尤,再加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李安,应该说,这些都是这部电影的品质保证。

 

而李安却说“这是一部实验片”,因为这是全球第一部运用革命级超前技术120帧4k的3D电影,李安自己在电影放映前也提到,新技术让他觉得“有种不安全感”。


目前电影普遍采用24帧的拍摄和放映技术,即每秒24张画面,这一主流标准已沿用了80余年。电视放映则采用30帧的速率。120帧,自然就是每秒120张。据官方说明称,120帧能最大程度接近人眼看到的效果,并能更好地帮助4K展现其应有的清晰度。




与国内某著名“导演”在圈钱新作收获差评时质问观众的反应不同,也许,李安早就预料到影片上映之后会出现的负面评价,因为在他看来,与其说这次是推出一部新电影,不如说是推荐一种新技术、新媒介,也是一种全新的观影方式。

 

李安说在拍摄《Pi》的时候,他就觉得3D电影一定要看得清晰、光要足够,这是最基本的,那时候他想到了卡梅隆的一个测试——60帧每秒的更高标准,他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已经看到了更清晰的电影,而我一旦看过它,就再不能假装从来没看过。”

 

直到他看了《比利·林恩的中场故事》这部原创小说,“(我)觉得如果能把一个美式足球中场秀和一场战争的戏,两个放在一起的话,这两个场景对照起来会很有意思。”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讲述了19岁的德州士兵比利·林恩与其他七名幸存的突击小队成员,因为在伊拉克与当地反对武装进行了3分43秒的激战,机缘巧合成为伊拉克战争中的国家英雄,被邀请至感恩节全美橄榄球比赛的中场休息时亮相。但比利的内心却充满了抑郁和挣扎,战争场景更成为了他记忆中挥之不去的伤痛。


 

李安在接受台湾《天下》杂志的采访时,跟记者很耐心细致地讲述了3D电影的技术原理,但他很早之前对这些新事物其实是不习惯的,“当初我手要摸到那个东西,刀子要剪到、要贴到,我才有那个感觉的”。 拍《色,戒》时,他才第一次用上后期调色;拍《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时,第一次用上3D数据拍摄技术。

 


你能想象吗?李安,一直连iPad和电脑都不会用!儿子李淳曾经爆料,也就近两年,李安才开始学着用email。这样一位导演,尽管在电影技术上并不专业,但一旦知道有更好的电影呈现形式,就一定要来场技术冒险。即使目前,全球也只有纽约、洛杉矶、北京、上海、台北的5家影院可以放映120帧版本的电影,李安走在了前面。

 

 “想那么多就不会走到这么前面,很像笨人会做的事,聪明的话,你会知道外面有很多伤害,你会不敢做。”李安早已经做好了准备,“我们要先有个梦想,然后再想现实上该怎么解决,如果你连梦想都看不到的话,每天穷忙,也挺没有意思。”

 


“我想做第一个在电影里运用这种技术的人,因为我对它太感兴趣了,电影画面在震动的时候,我也随之震动,让我有一种存在感。”这才是让李安感到骄傲的地方。

 

作为一个擅长剧情片的导演,李安这次可能遭遇了滑铁卢。前方已经一睹电影真容人普遍回馈,新技术的使用让观众容易“入戏”也容易“出戏”,李安对于技术的追求和依赖恰恰限制了影片的叙事表达。作为一个以剧情取胜而且最会拍结尾的电影导演,再和他以往的作品比较起来,比利·林恩的故事就显得不那么耐看了。

 


并且,由于120帧加4k的高清拍摄,大部分主要演员都是素颜上阵,剧组的化妆师也被换成了营养师,任何一点瑕疵都会在这样的镜头下显露无遗,所以,即使是经验丰富的著名演员,他们的表演也都会让观众无法适应。更不要说不会表演的演员,在这样的镜头下会有多尴尬了。而这却是李安口中“未来电影该有的样子”。

 


可能我们一时还无法适应这种新的呈现方式,但如果这是未来电影的样子,那么至少这种技术会为我们筛选掉一大波不会演戏的演员,你有再高的流量、再怎么小鲜肉,都不行。李安曾说:“我这一辈子最好的东西都给演员了,而且每个演员都不一样。”赵文瑄、凯特·温斯莱特、章子怡、汤唯、托比·马奎尔,在李安的戏里,他们都是唯一而不可取代的。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10月23日,是李安62岁的生日。而这样一位殿堂级的导演,面对他所取得的成就,却说“我希望自己永远是电影系的学生,这个世界就是我的学校。”诚如他所说,他的确一直在电影的殿堂里默默耕耘,并在荣誉等身之时,仍初心不改。

 


李安的电影梦缘起于1961年的台南市全美戏院,读高中时,他最爱到专播二轮片的“全美戏院”看电影,尤其是美国八大电影公司的电影。从台湾国立艺专的影剧科到伊利诺伊大学戏剧导演专业,最后,李安以第一名的成绩从纽约大学电影制作研究所硕士毕业。

 

不过毕业后的李安因为无戏可拍,在家做了6年的家庭煮夫,所有的经济来源全都依靠妻子林惠嘉。带着愧疚,李安每天除了在家里大量阅读、大量看片、埋头写剧本,还做饭、洗衣、带孩子。晚饭后,他就和儿子一起兴奋地等待“英勇的猎人妈妈带着猎物回家”,这常常令林惠嘉觉得很温馨、很感动。

 


李安偶尔也帮人家拍拍小片子、看看器材、做点剪辑助理、剧务之类的杂事,还有一次去到纽约东村一栋很大的空屋子去帮人守夜看器材。即便学院派出身,李安也有这般跑龙套的经历。不过这期间,他仔细研究了好莱坞电影的剧本结构和制作方式,试图将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一些全新的作品。

 

就这么“死皮赖脸地待在电影圈”,李安也终于等来了时机,1985年,李安与美国三大经纪公司之一的威廉‧ 莫瑞斯签约,取消回台发展,留在美国。 头两部作品《推手》(1990年)、《喜宴》(1992年)都是他赋闲6年期间所创作的剧本,也都取得了不俗的反响。

 


第三部作品《饮食男女》开始,他就开始了与奥斯卡的缘分。当然,李安拍电影从来不care奥斯卡,这是媒体人和大众炒作的话题。他对电影的贡献在于他用电影架起了东西方文化沟通的桥梁,他用西方电影的技巧,与传统华人文化展开对话,探讨传统与现代的矛盾,东西方文化的冲突……

 


他挖掘了一大批优秀的演员,更有开发不同题材的勇气,能驾驭伦理、武侠、喜剧甚至科幻等不同题材。2003年的《绿巨人》,口碑、票房都不如意,也曾让他一度想要放弃。不过,经过反思、自省之后,很快,李安再次卷土重来。

 


2005年的《断背山》、2007年的《色·戒》,再度让他饱受争议,《色·戒》在大陆甚至被称为禁片,女主角也因此一度遭到封杀,但仍获得了不少殊荣。2012年,李安第一次接触到3D,拍出来《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再度斩获奥斯卡最佳导演。到2016年,《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他将3D上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我们大部分人都还未有幸看过这样一部在技术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电影,因此我们没有资格去否定什么。正如李安所说:“我拍了《Pi》我才知道,其实我并不懂3D,我觉得我们得先承认我们还不懂,然后大家一起来研究怎么做,我个人相信,在未来,(3D)会带给我们很多的想象空间。”从不懂到尝试,到可能再一次失败,但他一直在追求、在前进。

 

无论你是否喜欢这部影片,是否能接受这种观影方式,就算这部电影最终真的失败了,但李安的探索精神、不断学习、敢于挑战、勇于尝试、倔强执著都是时下的中国电影人应该学习的,他的“不明白、不满足、不将就”也是我们每个人应该追求的……



你会喜欢:

中国最贵的男演员,却清贫得让人心疼落泪

远离你身边那个总说“随便”的人



长按二维码,赏头条哥一壶酒


更多辣文请猛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