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当上海"静"下来(二)

2015-02-27 文/图 莫雪 晒图

◇石库门里的百态市井

相对于广州的骑楼和北京的四合院,上海最具本地特色的建筑当属弄堂里的石库门。


如今的上海中心城区依旧留存了一批颇具代表性的石库门弄堂,延安中路913弄的四明邨,陕西南路287弄的步高里,都是其中的显著代表。总体布局采用欧式联排风格,内部结构却流露着江南民居韵味。


早晨,收废旧的车夫骑着三轮,把晃着手中的摇铃,吆喝着穿梭巷弄。推门而出的,不是影视剧里青衣黑色百褶裙,以及礼帽加白色长围脖的“上海滩”形象。


难以忘记从乌漆厚木门走出来的那个英伦范儿潮男给我带来的时空错愕感,实在奇妙。我也忘不了两个艺术家模样的外国人披头撒发踩着人字拖,扛着三角架穿走街尾的休闲自得。他们只是路过,然后到达自己的住处,某一栋石库门的某一层,某一号。


即便有些物是人非,在如今不见电车轨道,不见奔跑的黄包车,不见歌舞升平的大上海,也只有在这些街巷里,才能搜索到些许老上海模样的碎片。石库门巷弄里有很多老式大轮自行车,锈迹斑斑也遮掩不了“凤凰”商标所能绽放的光芒。骑车人对车子因零件不够润滑而发出的咯吱声也不见介怀。



从某种程度来说,车子越旧,越让人自豪。过街楼,晒台,老虎窗,山墙门楣上的精致装饰;露天的补鞋摊、缝纫机摆到巷道上的制衣人、修鸟笼的白头翁、盘发露出珍珠耳钉的“姨太太”……弄堂之于上海,不仅是石库门建筑的载体,更是一份生活的意象。生活从这里上演、落幕,悄无声息地见证者上海的成长与变迁。


有异于梧桐迎道的浪漫,巷弄市井则是百态丛生,一种实打实的生活面貌。石库门的墙,钻个眼孔钉颗钉子,什么都能往上“挂靠”——果篮、拖把、鞋子、口袋。凌乱的电线,晒台上飘扬着的衬衫,洗手台上的搓板,随意散放在屋前的五金工具……在这显得有些繁杂的空间里,每家每户却都种有绿树盆栽,布置得有条有理。



排排建筑门并不多,推开就是厨房,走入楼梯便分割三户,所以一门会挂三个邮箱甚至五个,信箱上需分别写上户主姓氏以区分,毛笔手写繁写体,规规整整。听居民说,这种几户合住的生活方式早已有之,早年时还共用客厅厕所。鸡毛蒜皮,家长里短,一切爱恨都交织于此。


鲜为人知的是,这些不起眼的角落,曾吸引了陆小曼、徐志摩、胡蝶等人驻足居住,只是各自的具体地址,如今已不得而知。我们也只能通过行走,去感受故人的气息,去揣摩故人的表情。我曾不止一次猜想,或许陆小曼就曾从我头顶的那个晒台,撑出杆子,晾上一席白裙。(下一篇:老门把背后的潮范儿小店)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当上海“静下来”(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