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孩子依恋布娃娃,小毯子不离身.....家长的处理,关乎孩子一生!

成长公社 2021-05-07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凯叔育儿 Author 凯叔育儿

作者 | 奥黛卡

来源:凯叔讲故事(ID:kaishujianggushi)


你能想象孩子拽着一条长棉被到处乱串的画面吗?

这几天刷抖音,很意外地看到一个小男孩拖着长长的棉被穿梭在人群中的视频。

他一边吃着手指,一边还捂着一张又脏又破的小被子。


就像抖音上的字幕所说:

小被被虽然破破烂烂,但却是男孩从小到大爱不释手的宝贝,去哪儿都要带上它。

孩子如此迷恋一张小破被的确有点让人匪夷所思。

不清楚状况的家长,可能还会以为孩子是不是心理有异常?

其实,这只是成长阶段中“恋物”表现。

而破被子对于孩子的意义,远不止一件好玩的物品。

“妈妈,没有它就没有全世界”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孩子有这样的习惯:

他们可能疯狂痴迷一个玩具,不论它被玩得有多破,还是对它情有独钟,爱不放手;
他们也可能会迷恋上一个枕头,每天晚上睡觉都要抱着才能睡着,拿开便大声哭闹;
他们也许还会迷上一条破毛巾,有事没事都喜欢拿在手里摆弄,去哪儿都想带上……

朋友小璐家的女儿果果就是这样的。

自从1岁过生日时,收到妈妈给她送的绒毛娃娃,她就对娃娃产生了疯狂的迷恋。

现在果果3岁了,娃娃也被玩得破损不堪,但她对娃娃还是痴心不改。

“她半夜还抱着娃娃睡觉,醒来如果找不到就使劲哭;
有时候看她一个人对着娃娃,不知在说些什么,玩得忘乎所以。”

曾经有一次,她家女儿去亲戚家玩,也顺便带上了这个布娃娃。

回到家,才发现布娃娃被不小心落在了亲戚家。

当天晚上果果就哭了一整宿,不管怎么安慰她都不肯睡。

小璐觉得很诧异,为什么孩子的眼里、心里装的都是娃娃?


想必很多父母都会和小璐一样,对孩子的恋物癖感到不可思议。

甚至,还会担心孩子的心理和性格是不是出现了问题。

其实孩子有恋物癖,父母也不必过分忧虑。

孩子恋物成瘾,恰好是在满足内心某些尚未满足的安慰。

也正是说明了,孩子这个时候正处于安全感建立的重要阶段,也更需要我们的悉心关注了。


孩子痴迷的不是“吃奶”,是情感依恋

美国心理学家哈利·哈洛曾做过一个“母爱剥夺实验”:

他把一群刚出生的小猴子从它们的妈妈身边抱走,分别关进放置了两个“假妈妈”的笼子。
其中一个是用铁丝做的妈妈,冰冷坚硬,上面绑着奶瓶。
另一个是触感柔软的绒布妈妈。


刚开始,幼猴们焦躁恐惧,不断尖叫,甚至大小便失禁。

几天之后,意识到妈妈不会再出现的幼猴,开始把感情转移到假妈妈身上。

尤其是幼猴们都选择爬到“绒布妈妈”身上,不停地抚摸她的脸,轻咬她的身体。


实在饿得受不了,才跑到“铁丝妈妈”那里,喝饱了奶再回来。


实验结果显示:


幼猴对肢体接触的需要,超过对吃奶的生理需要。

哈利·哈洛进而推出:

幼儿会依恋带给他接触性安慰的人。
换句话说,爱的真相不是提供食物,而是情感依恋和肢体接触。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

“可控第三者是一个人走出自己孤独的想象世界,而进入现实世界前的一个过渡态。
他正是通过控制一个过渡性客体而初步形成对外界的掌控感。”

简而言之,孩子正是通过掌控这个“依恋物”来获取生存于这个世界里,对爱和安全的依恋。

一般来说,孩子发生恋物情结,多数时间在6个月到3岁之间,在2岁时表现得最为明显。

所以,在这段时期父母及时满足孩子心中对于情感和亲密关系的需求,对于帮助孩子建立安全依恋至关重要。

我有段时间工作忙,很少陪孩子。


有一次,回到家后注意到孩子很专注地玩一个爬行小熊。


他一会儿扮演小熊爸爸,把它抱着又唱又哄;
一会儿又扮演小熊的朋友,带它一起在地上学习爬行;
有时还把小熊当作马儿,骑在它身上玩耍……

在自编自导自演的游戏过程,他完全乐在其中,仿佛自己主宰了一切。

其实,这个时候在他的认知里,妈妈是没时间陪他,但小熊可以无时无刻陪伴 她。

而当我工作没这么忙的时候,陪伴她的时间变多了。

我发现,她对于小熊的依赖则自然而然地减淡了。


这也说明,在第三者过渡性客体上寻找寄托,并不是一件坏事。

适当的替代性补偿,可以帮助孩子安全渡过自己的情感依赖期。


也可以让妈妈松口气。

父母用爱喂养,孩子才能绽放阳光


孩子有恋物癖不是丢人的事。

傅园慧之前在《我家那闺女》中,半夜睡得迷迷糊糊时,总是无意识地去摸一根大红绳。

她爸爸说:
这个东西叫“摸摸”,她小时候喜欢摸一块小毛巾,长大后,就摸这根红绳子。 


维嘉好奇地问:“如果不摸会怎么样?”

爸爸回答:“不摸,手就没有地方放。”

教育讲师李群峰在《儿童行为心理学》中说:

“只要孩子情绪、行为等方面发育正常。


孩子对物品的依恋就不是异常的。”

安慰物就好比孩子的朋友,孩子脆弱的时候可以给予陪伴,孤独的时候也可以陪同玩乐。

父母接纳孩子的恋物癖,就是支持孩子交一个可以给他安慰的朋友。

而过多的干预反而可能破坏孩子的情绪和支持系统,甚至会养成极端的恋物。

父母只有充分掌握爱的尺度,才能供养起孩子对安全依恋的需求。


而当孩子对一个东西极度依恋时,父母可以有以下几个点进行参考。

  • 首先,及时回应和满足孩子对爱的需求。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向重要抚养者发出需求的信号时,如果能够得到及时回应和满足,就会形成安全型依恋模式。

也能让孩子大脑边缘系统发展完善,注意力和自控力也能相应得到提升。

否则,就可能产生紧张、不安和焦虑,或是形成不可控的极端恋物癖。


当孩子喊“我要抱抱”、“妈妈,我爱你”的时候,正是孩子呼唤爱的时刻。


父母一个拥抱,一句“宝贝”,都是给孩子最及时的回应和满足。

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爱,就是要从照顾孩子急切的需求开始。

这点做到位了,极端的恋物癖就不容易产生,或者最终消失在孩子的世界。

  • 其次,设置“精心的时刻”,给孩子足够的陪伴。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曾指出:

父母如果可以每天全身心陪伴孩子至少15分钟,孩子的安全感可以得到明显的提升。

记住,全身心高质量陪伴很重要。


睡前陪孩子入睡,可以抱抱孩子。

或者,把他的小手放在自己手里,唱一支睡眠小曲或者读一两个童话故事。


高质量陪伴,身体接触非常重要。

  •  循序渐进,减轻孩子的极端依恋。


如果孩子对一个物品极度依恋,我们不必急忙让孩子去掉依恋。


我们可以伴的过程中,先尝试改变睡前场景。

比如,把孩子的睡眠环境重新布置一下,床换个位置,改换一下旧情景。


然后先去掉依恋物,陪伴孩子入睡等孩子睡着再离开。

以自己的睡前陪伴作为替代物,这样更能使孩子对物品“脱瘾”。

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带孩子去奶奶、姥姥家住几天,彻底更换睡前环境。

哈佛心理学家教授吉尔博特说:

“十年后,你不会因为少做了一个项目而遗憾,但你会因为没有多陪孩子一个小时而遗憾。”

相比宽裕的物质生活,高质量陪伴才是馈赠给孩子最有意义的礼物。

但愿天下每个孩子内心贫瘠的土壤,都能在父母的爱和陪伴的滋养下绽放阳光。

养孩子
需要耐心,也需要智慧
这样细腻而坚定的爱,
也像是对待曾经那个幼小的自己
好好呵护这个可爱的小生物吧!
喜欢这篇文章的话
别忘了文末【点赞】【在看】
——End ——


作者:奥黛卡,暨南大学新闻传播学硕士,高级婚姻家庭教育指导师,是全职妈妈,也是文字匠人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遇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处理,邮箱tougao@ksjgs.com。


亲子 / 教育
冯绍峰赵丽颖离婚启示录:婚姻的本质,绝不是爱情

亲子 / 教育
北京7岁中产女孩日程曝光,北大教授痛呼:父母用焦虑养出的娃,都送这里去了

亲子 / 教育
我从东北嫁到南京,又甜又暖,直到我爸发错微信。|| 真实故事

做个合格的父母

长按识别二维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