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跑马拉松最大的成本是……?

2017-04-18 王乐 黑跑团

发掘力量最深处

On Running

一个恶劣天气,跑友小古说:“今天飞机飞了三趟,仍然在成都。”我:“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成都不好走啊,困难在于飞不起来。”小古:“是飞出去又飞回来了。”我:“你坐的是回旋镖啊。”


跑马拉松,热,火,但是去外地跑马拉松,总会遇到一些未知的困难,比如这位朋友小古的遭遇:飞机晚点,延误行程,错过比赛,几个月的准备泡沫般破灭,假也白请了,班也白加了,飞机餐倒是多吃了两盒,以及,空姐多看了两眼。想想都能脑补那个画面。身着比赛服装一腔热血等着比赛大干一场的小古,忽然就失去了目标,本来好动不好静的身体,窝在机场,人潮人海中,有你有我……那思绪怕也只能仰天长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满屏的delay在双流……


见过很多资深的跑者,比赛频繁,把买豪宅的钱都用来住各地酒店了,把买跑车的钱都用来坐飞机各地比赛了,把买包买表的钱都用来买运动装备了,把泡吧夜店的钱都用来报名马拉松了……这些资源的重新分配,成了跑者和非跑者的分水岭,所谓价值观,就是什么东西是有价值的。跑步以及跑步的一切,在跑友眼里是格外迷人的。


回到标题的那个问题,跑马拉松最大的成本是什么?有人说报名费,有人说交通住宿,有人说训练所投入的时间,有人说,这些时间本来应该有的机会成本……


这确实是个难题,我从2001年开始跑步,100多场马拉松,十几场百公里,回想一下到底哪些成本是最高的?这样跑,真的对我有意义吗?追问之下,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按理说我应该搬个小板凳,摆出一个罗丹雕塑的造型来,但因为家里的椅子都是带轱辘的,竟不能摆出完美的pose。后来我出去跑了一圈步才意识到跑马拉松对我来说的成本有多高。


比赛支出:报名费、交通费用、住宿费用、聚会费用、购买纪念品及装备费用。

比赛时间支出:周末时间,为了比赛固定时间所必须调整的其他时间安排。


训练支出:装备费用,营养品、防护品费用。

训练时间支出:训练所投入的时间成本。


意外支出:受伤花费。

意外时间支出:伤病期间的时间损失。


比赛收获:一次旅行开阔眼界,一次环境很好的自我拼搏机会or一次聚会学习社交机会,一次能够有启发的艰苦记忆。奖牌证书照片等事宜在朋友圈秀的物品(效果同买LV的自嗨心情)。


训练收获:健康身心,缓解压力,形成一个时间管理的结构骨架,更大的社交圈,磨砺意志带来的能力的提升。规律运动带来的智力提升,更好的生活状态和生活态度。


意外收获:痛定思痛的经验提升,适应力提升,甚至哲学思考。



做了这样一份很粗糙的投入产出对比,不同频次、不同级别的比赛会有多种成本和收获产生。更多的比赛意味着更多的费用,同时也意味着更多的见识和更多的未知机会。


马拉松比赛在我看来,就是平静生活中的一个一个目标节点,流行的话叫做“主动滴搞事情”。这与我们的过年节假日一样,就是为了搞事情,试想想看,一年365天都是星期一该有多么恐怖。要知道,人的记性是很差的,必须要很多节点来提醒我们重点去做哪些事情,而这些节点,基本上就照顾到了生活需要平衡的方方面面,比如,工作(事业),家庭(亲情、爱情),朋友、健康、自我学习……这些都是时间管理中所谓重要不紧急的事情,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如果不能够以最高的优先级来做,最终一定会一步步拖成“重要紧急”的事情、逼着你去做的事情。比如健康,平时不照顾总会生病去医院,比如爱情,日常不坚固维护总要分崩离析,比如自我成长,你不学习没人替你提高……马拉松比赛就是跑友们的一项重要不紧急的节点,穿起一整年的运动计划,于很多人来说,也是修行计划。


让我们回到所有比赛&训练&意外的支出来看,汇总一下。

(报名费+交通+住宿+聚会+纪念品)*N场比赛+(N个周末时间)+(训练装备+营养品+防护)+(训练时间)+(受伤花费)+(养病时间)=全年花在马拉松上的成本

假设一年6场比赛(每场总花费3000元),装备每年10000元,月跑量100公里(大约10小时),受伤一次(治疗2000元),跑休养病一个月(康复约20小时)

则:比赛费3000元*6场+24小时*6+装备10000元+年训练110小时+受伤2000元+康复20小时=3万元+274小时。


如果包含国外比赛,每场大概要2万元(如果是六大的慈善或商业名额,预算还要增加数万元,比如波士顿马拉松的二手慈善名额已经要4万+元了),比赛费用会大幅度提升。


如果训练跑步时间增多,时间成本会大幅度增加。


做一些精简,也排除伤病,大概所有跑步的成本来自:

(装备费用+比赛费用)+(训练时间+比赛时间)


大家不妨自己问问自己,或者拿出纸笔算一下也行:

你每年投入在装备上的费用有多少?(跑鞋+服装+手表+配件)

你每年投入在比赛上的费用有多少?(国内2000元一场,国外2万元一场?)

你每年花在训练上的时间有多少?(月跑量100公里的跑友约120小时?)

你每年花在比赛上的时间有多少?(一次比赛周末24小时?)


这里面的变量主要来自参赛级别、参赛次数。当然其社交、旅行收获也会相应增加。

训练,主要与自己的跑量相关,当然,跑的越多越科学也越容易产生体能及智力上的进步。


做这些细化并不是要得出一个什么结论,而是通过追问自己这些问题,来梳理,每次行动的效果是否达成,长远看是否值得。


6场国内比赛的那个例子,3万元+274小时的投入,是否获得相应的所得,大家不妨自己算一下。有的人可能一年的医药费就要超过3万元,打游戏的时间就要超过274小时(如果每天打游戏一小时,一年就是365小时呦)但同样,有的人的时间成本非常昂贵,274小时可能意味着天价。


备注:2017年共有248个工作日,每天8小时算,一共1984小时工作时间。聪明的你可以算一下,年薪越高,时间成本上升,年薪越低,现金开销敏感。


当然这些测算都是非常粗浅的,不过是希望大家能够通过一些数据来看一下我们跑马拉松的成本构成,以便更好地知道我们进行价值上的选择。


(顺便提一句,如果一个人年薪1000万,那么他参加6场马拉松,月跑量100公里,所花费的这274小时的时间成本大约138万。)

黑跑黑话

“精细计算下,事实往往超过你的想想,甚至会有数量级上的误差。”

微信名:黑跑团

微信ID:heipaotuan

❶ 感谢您的阅读和关
❷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感谢分享
❸ 黑跑团私教课程,合作请联系


相关文章:

如何解决赛前焦虑?

GREGORY 格里高利品牌四十华诞

跑量有了,你的“脑跑量”如何?

我一定是跑了个假步,月跑量300还不能完成全马

马拉松赛后恢复要点

训练需要仪式感

跑步:把碎片化的时间找回来

跑步界的奇书《雨中的3分58秒》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