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起步停车:5公里是长跑感觉的分水岭

2017-08-30 王乐 黑跑

发掘力量最深处

On Running

长跑的精华是能量合理均匀分配,它的核心是一种不急不躁的感觉。


那天同事们探讨了一下多长距离算作长跑?按照田径训练组织上,原先3000米就算是长跑范畴了,800和1500算中跑。不过,随着训练水平提高,3000米也有算作中跑的趋势。5000、1万和马拉松肯定是长跑了。


这是专业对于长跑的解释,而针对业余跑者,希望大家能够找到“长跑的感觉”。这里一定要强调的是长跑的感觉!跑步时间久了,发现很多人的半途而废,多半是还没有找到长跑的感觉,还没有从心里去接纳长跑。


长跑是这样一种感觉,从肉体到思想都接受了长期有节奏的运动,甚至是带着一些无所谓的心态,不奢求的心态。多数新手半途而费多半来自“用短跑的感觉去长跑”,比如脑海中还很希望尽快抵达终点,脑子里对距离的概念是倒数的:还差2公里,还差500米,还差300米……而这样去跑长跑,其实是突击、是冲刺,是着急,是“带着透支的情绪去搏”。和长跑的感觉背道而驰。


找到长跑的感觉,在初期,对长期缺少运动的人来说,一定要突破舒适区,需要刻意练习。当然,一旦你找到了长跑的感觉,理解了它的好处,绝对能带来心智上的突破——对多数人来说,长跑的感觉意味着计划性和执行力。


当然,有的人纵然完成过10公里甚至半马,也还是找不到长跑的感觉,可能因为他们不是通过训练抵达长跑的完成能力,而仅仅是靠苦熬而撑下来的一次比赛。苦熬的越多,越是偶然性的成功。而找到长跑的感觉,多半意味着目标、计划、执行、分解行动……是通向必然成功的路径。


长跑的感觉会反过来历练身心,与现在快节奏、浅思考、碎片化的生活环境做斗争。长跑,从这个角度看,也是用来抵消“科技进步副作用”的一剂良药。社会总运动量被快递小哥占了大半。社会总大块时间被随时在线的微信切得稀巴烂。长跑,包含抵御“体能退化”和“时间碎片化趋势”两大疗效,上帝关上了一扇门,又打开了一扇窗。


长跑是这样一种感觉适应,既不痛苦也不兴奋,而是类似于习惯了、麻木了的自然而然。就像我们走路一样,就像长期坐着一样,甚至跟躺着一样。都是一种持续久了的非特殊化感觉,身体适应了、习惯了,所有零件都在当当正正的位置。与时间、距离达成和解,与目标的大小远近达成和解,既不急于求成,也不懈怠止步,就是匀速有节奏地运动,按照可控的预期稳步接近目标。这样的感觉找到后,你会发现,你拥有了干大活儿的不慌不忙的淡定,拥有了延迟满足的耐力。有一句话叫做“事缓则圆”,说的是碰到事情不要”操之过急”(不要上来就fuck U),因为很多情况下,太着急会忽略困难路口本来可能有的更多路径和可能性。


长跑是这样一种身体适应,血液渐渐集中到了四肢,心跳呼吸加快,血流的速度和肌肉收缩的节奏恰当的匹配着,无论再跑快一些还是要急停,都破坏了节奏,都会产生不适应。好像起步开车上了高速,开到110公里/小时最省油的节奏。


无论新手还是高手,跑步的头25分钟都会不舒服,那是身体在进行各种调节和换挡工作在进行中。心跳加快、呼吸加快进入运动档,注意力、身体神经开始指挥身体运动的部分,散热配套开始工作,比如微微出汗……就像汽车发动的时候,需要一定时期加速,25分钟恰好就类似汽车从启动到开上高速的提速阶段,有点累,但谁都无法越过这个过程。


长跑是一种感觉,是一种意识,而不是简单地距离,当然对多数人而言,通过长跑这个让身体累也让心情(被动)放松的运动,都能够见到非常直观的效果。


如果,你打算开始长跑,从第一个5公里目标开始吧。5公里是找到长跑感觉的分水岭,找到长跑感觉,超过这个距离,你一定会爱上长跑,10公里、半马、全马甚至百公里、超百也都顺理成章。


黑跑黑话

“5公里或者25分钟之后,长跑的感觉才慢慢到来。”

身体的内啡肽在中等强度的奔跑中,25分钟之后大量出现,也是帮你找到长跑感觉甚至绽放笑容的关键。

微信名:黑跑团

微信ID:heipaotuan

❶ 感谢阅读关注
❷ 欢迎分享
黑跑团私教课程,合作请联系


相关文章:

日拱一卒,功不唐捐——马拉松的强者精神跑步秘诀:信心,科学,和谁一起跑长跑需要坚持吗?到底需要坚持些什么?轻松坚持跑步的秘密——搞清身体的节律性跑步病: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雨中跑步,四肢发达高温跑马拉松,我就问你怕不怕如何带新人跑步——扶上马再送一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