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马拉松2013年之前的傻牌牌

2015-12-14 王乐 黑跑团
On Running

这里展示了我自己2013年之前跑过的一些赛事,通过奖牌,你能知道那是何其朴素的年代,如今,我们有了更加丰富的赛事,更加绚烂的奖牌,前进吧,伴随着奔跑本身。

现如今,跑马拉松的奖牌争奇斗艳,5公里的奖牌也做得花枝招展,但是,早在马拉松大爆发之前,那个被称为“中国马拉松元年”的2013年之前,奖牌,真的是朴素的可以。好多奖牌用现在的眼光看就是一个字“傻傻的”,不过,那时多是真金白银的42.195公里,其背后的荣耀绝没有一丝贬值,即使,你获得的只是一块儿傻牌牌。


不妨让我们欣赏一下2013年之前的奖牌都长什么样子吧

2007年厦门马拉松,须知,那个时候厦门马拉松可是3月份举行哦。永不止步的标语棒,至于那个跑步的造型嘛~~

2007年北马,不是圆的奖牌,在当时看来还是很前卫的。

2008年大连马拉松,材质相当,相当轻,反证手感很差。那年的大连马拉松还是在城市里跑,后来挪到了金石滩开发区,成了大连郊区马拉松。

2009年厦门,提前一年纪念马拉松起源2500周年。正日子是2010年。

2009年北马的奖牌,材质非常敦实。

2010年厦门,记得当时还把雅典马拉松组委会请到了现场。


2010年郑开马拉松,非常传统的牌牌设计。并且坚持了许多年不变。

2010年张家口马拉松,特别的乡土。

2010年太原马拉松,人家都叫完赛牌,他偏偏起了个名字叫做纪念牌。这是首届太原马拉松,记得当时发奖牌还非常混乱,把奖牌发给了半程选手,导致晚回来的全程选手没有奖牌,还好那年我跑了332.


2010年北马,从这个角度看,北马奖牌一直是代表了当时的最高水平。

2010年上马,虽然材质很差,但是设计已经有所突出。

2011年香港渣打马拉松,保持一贯的格调,是个非常棒的赛事。奖牌也是。

2011年首届重庆马拉松,奖牌超级传统。这个首届赛事,开创了跑马拉松改期的先河。为此我推掉了已经买好机票的首尔马拉松。

2011年郑开,还是老样子设计。

2011年大连马拉松,材质依旧很轻,不知道是啥做的。

2011年威斯跑山赛,已经办了好多年,差不多是大陆地区历史最悠久的越野赛。

2011年张家口马拉松,那时候参加他的唯一原因是,离得近。

2011年太原马拉松,还是纪念牌,但是我的参赛,白酒喝的更多了。

2011年RTB 200英里接力赛,第一次去美国,人家的牌子,确实比我们好看很多年。

2011年北马,几乎跟2010年北马一个样子。

2011年厦门翔安百公里,百公里牌子也是如此的朴素。当天温度高达39度,包括运艳桥、王子尘在内的很多高手都退赛了,我跑了15个小时,第一次跑到满脚都是水泡,还崴了脚,十分惨烈。

2011年澳门的牌牌,超级大的个头。

2011年台北富邦马拉松,虽然也是圆形的,还是有点儿设计感的。

2012年1月,厦门马拉松10周年,差不多是我见过最傻的牌子了,玩具一样。


2012年东京马拉松,也是个圆形的牌牌,显然好看了不少,那一年东京马拉松还只是个金标赛事,到了2013年晋级为大满贯赛事。

2012年香港渣打,维持一贯的设计风格,带子也是典型的渣打色系。

2012年首届也是唯一的一届伊金霍洛马拉松。

2012年兰州马拉松,传统的田协范儿奖牌。

2012年张家口换了个样子,不过受限于审美,可能还是买的模具简单做的。

2012年《户外探险》举行的首届黄崖关越野赛,你能从奖牌的设计看出当时的情形吧。

2012年太原马拉松,坚持一贯的简陋也是醉了。


2012年首届广州马拉松,开局还是不错的,那是我第一次去广州,只记得,天气好热。

2012年台湾虎尾马拉松,云林县虎尾,是台湾的产粮大县,跑过无数村庄,浓浓的农家肥味道。奖牌也是相当简陋。也是模具定制款。

2012年深圳盐田山地马拉松,明显有了设计感。其后,你就能看到更多的赛事和更美的奖牌了。

2013年初的港百,十分珍贵,估计很多人都没有,因为要跑到24小时之外才有。


给大家展示了我自己跑过的2013年之前的一些赛事,通过奖牌,你能知道那是何其朴素的年代,2013年全国田协马拉松达到20多场,之后以指数级增长。现在更是几百场的量级。

我们处在一个跑步超级好的年代,也超级乱的年代,浊以静之徐清,安以动之徐生。前进吧,伴随着奔跑本身。

AAbout

本公众号是我个人(lele王乐)的一些分享,均为原创,如果你喜欢就分享给朋友。如果转载请注明“来源黑跑团,作者王乐”即可。

搜索“heipaotuan”或者摸这个二维码加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