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心灵的好去处:我爱庄子

清扬 读书村 2018-08-06

寻找质朴生活,回到安静阅读:点击上方"读书村"↑订阅




我爱庄子

文 | 清扬


庄子是我的枕边书,在静夜里读读庄子是一种享受。“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如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那个静静地在陋巷编织草鞋的老人,他不像孔子那样四处奔波,终生梦想着致君尧舜,心怀着拯救乱世于仁政,也不似老子那样博大精深包容万象,他是漠然的独行者,微笑的悲悯者,是对着车水马龙声色犬马无动于衷,洞彻浮华喧嚣之后的宁静,却如黑暗夜空之上的一轮明月,光照天地。

  庄子生活在战国时代,纸张尚未发明,很难想象,他的十余万字是如何在甲骨竹木上写就的。以他的才学,想要博取功名富贵,真如探囊取物,但终其一生,庄子只作过短暂的漆园小吏,之后隐身在一个陋巷里编编草鞋来卖,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却力图在乱世中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着逍遥自在的精神自由。

  楚威王听说他的才名,派使者带着厚礼,请他作相国,庄子却毫不为所动,他将千金重利,相国尊位比作太庙里用作祭祀的牛,虽然装饰得华丽庄重却面临宰割,而他宁愿作一只在泥塘里爬行的快乐的小乌龟。曹商出使秦国获得赏赐,得意洋洋来看庄子,庄子依然埋头打着他的草鞋而无动于衷;他甚至穷到无粮继日而向监河侯借粮,见魏王时也穿着破烂的衣服,魏王嘲笑他时,他自辩说,此为物质之贫而非精神之惫。这就是庄子的可爱:庙堂虽高,堂皇之下的实质是君主附庸,诸多负累;陋巷虽僻,却随心所欲,自由自在。


在他的著作中,有着诸多的寓言来申明自己的思想。好友惠施在魏国作国相,担心庄子会取代自己的相位而四处搜捕他,庄子主动去见他,将自己喻为非梧桐不栖、非竹果不食、非清泉不饮的仙鸟,将惠施比作抓着腐鼠却怕仙鸟来吃的猫头鹰。战争中随楚王逃亡的屠羊说,在战后拒绝接受楚王的封官加爵,他对自己有着清晰的认知。子列子生活贫窘而拒绝相国子阳的粮食,是因为他对子阳的为人有着清楚的判断。孔子的弟子原宪有道德有品位,却始终安于土屋蓬户瓮窗藜杖,就是不愿堕入俗鄙的漩涡。曾子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襟而见肘,却喜欢趿拉着拖鞋高歌《商颂》之曲,声满天地,若出金石。无需去钻营作天子之臣,无心去攀附作诸候门客,不愿因外界世俗的规范要求而损伤自己精神的圆满,即为庄子的境界。

正如满苟得所言:“无耻者富,多信者显。夫名利之大者,几在无耻而信。”小盗者拘,大盗者为诸侯,这是现实的残酷。生活中更多的则是中山公子,身在江海山野之中,心却流连向往着朝廷宫阙之上。孔子在陈国与蔡国之间陷入困境,七天无粮,在鲁国被逐,削迹于卫,伐树于宋,穷于商周,围于陈蔡,天下没有立足容身之处,却依然可以弹琴唱歌,不改初衷,这种心境已高超了,但相形于庄子依然见拙。庄人崇尚的真人,至人,神人,是令人如沐春风,如晴阳暖照,豁然开朗的。他们洞察世事,却不会耽于智谋心机,处心积虑,自然不会忧心忡忡。广厦千间,夜卧不过三尽,良田万倾,日食不过三升。在东周乱世之中,在那个群雄并起,战争和杀戮充斥的时代,庄子却始终保持着一种婴儿般天真纯朴的状态,令人不能不感叹他的超然。

庄子主张“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他对于人生,主张顺从天道,摒弃政治宣传、礼乐教化、仁义劝导等人为的杂质,以旷达泰然处世,不必为权利富贵所奴役。如其《秋水篇》所言:“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是谓其真”,即不要为了人工而毁灭天然,不要为了世故毁灭性命,不要为了贪婪而身殉名利,谨守天道而不离失,这才是返璞归真。至于作人,不必要将自己的聪明灵敏炫耀于世,如浑沌的故事:“南海之帝为鯈,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鯈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这是主张自然,反对人为的寓言。世人崇尚仁义礼智信,庄子则说无为而为,顺其自然。世人唯恐别人不知道自己的优点与才华,有一点成就则沾沾自喜,自鸣得意,庄子说:“知足者不以利自累,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与内者无位而怍。”意为知足常乐的人,不会让身外之物拖累自己,清楚自己拥有的人,丢失东西也不会惊惧;修养自己内心的人,没有高位也不会觉得羞愧。世人为名利而孜孜以求,在庄子那里,是闻名而忧,闻名而愧,不需要特立独行,引人注目。人和人相处,无所谓亲密疏远,无须争功名利禄,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顺应天性,质朴平淡,才能保持内心的喜悦。


对于生死,庄子更是旷达坦然。他在夜行时枕着髑髅睡觉,并在梦里和髑髅对话,他的妻子去世,惠施前去看望,却见他鼓盆而歌,他认为生命胚胎的形成至成长,经历尘世苦难后又魂归尘土,这一切,如春夏秋冬时序的变化,妻子的身体只是从小屋迁往天地大屋,只需坦然安卧,不必忧伤悲泣。庄子自己临死时,他的弟子打算厚葬他,庄子说,我以天地为棺椁,以时间为连璧,以星辰为珍珠,万物皆是陪葬。弟子说,恐怕乌鸦老鹰吃您的遗体。庄子说,在地上被老鹰吃,在地下被蚂蚁吃,这有什么不同吗?庄子认为生死齐一,无所谓生,亦无所谓死,人之生来自于自然,人之死返归自然,如那川流不息的河流,只不过是形态的变化。因此,纵浪大化中,不忧亦不惧,面对外在的世界,虚静恬淡,大智若愚,大辩若讷,大勇若怯,超越物我彼此,与天地同游,通达顺应即可。而庄周梦蝶的故事,更能说明他的哲思:究竟是庄周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化成了庄周?他所向往的,正是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

西哲说:“人生而自由,却无时不在桎梏之中”。两千年过去了,我们所处的时代,物质前所未有的丰裕,科技超乎想象地发达,但我们的心灵却更孤独,更焦虑,更浮躁,更无所适从,无处安放。这时,追随庄子,偶尔来一场精神的逍遥游,便足以释放心中的郁闷苦恼,过滤尘世的烦恼愤怒。现实中要面对的种种非难,阻挠,傲慢,甚至羞辱和磨难,在这里都消匿隐退为宁静,淡泊,释然,坦然。没有什么是过不去的,一切都会过去,一切不过如此——即使死亡也不过是生命的另一种形态,那么,还有什么可痛苦、纠结、执著而不能放下呢?太关注于眼前的现实利益,必将失去极目远方美景的可能。庄子让我们站在高山之巅,宇宙之外来看自己,看这个世界,而获得超越平庸人生的崭新视野,和更高远的生命境界。

读庄子的文章,带给我们的是雄奇富丽的文字,夸张跌宕的想象,妙趣横生的狡黠,澄澈高远的哲理,是飘逸清新的另一种人生境界,是翱翔于宇宙之上附瞰世界的辽阔。每读一次庄子,都给人以超凡脱俗的美妙享受,和豁然开朗的精神解脱。

李泽厚说:“中国文人的外表是儒家,但内心永远是庄子。”不错,没有庄子,就不会有陶渊明,苏东坡,屈原和李白,他们的文字都一脉相承,带给我们精神上的温润和美好。

庄子,真是一个心灵的好去处。   


清扬,发表有散文小说作品多种,出版有中篇小说集《情归苏东坡》和长篇小说《此情可待》等,中国作协会员。现居汉中。

点下边标题阅读作者最新文章:

·汉中可以是这样子的:仙风浓郁的汉中……


读书村dushucun2015—鲜活·有质地·接地气

主持人:丁小村

联系QQ及邮箱:12545194@qq.com

微信交流群:读书村·微写作/QQ群:281290150

微信扫描或者长按下边二维码订阅丁小村言

有趣、有质、有味儿:文艺的、思想的、感性的

点击下面“原文阅读”可以查阅订阅丁小村言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