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生与文学,都是“呆功夫”

邹坤 读书村 2018-08-06

寻找质朴生活,回到安静阅读:点击上方"读书村"↑订阅



我的“呆功夫”

关于散文集《朴素的泥土》一点感悟

 文 | 邹  坤


资质是什么东西?想来喜读武侠小说的人并不陌生。传统武侠小说对资质有颇多经典之描述,比如金庸名作《飞狐外传》。红花会三当家赵半山给对手讲解“阴阳诀”和“乱环诀”,其口中讲解手中比划,是为给胡斐传艺,因为赵三当家知道,其余人等资质有限,又下不得苦功,当不足道。

出于个人习惯和职业特点,我喜欢直来直去说实话。关于资质,我进行过多次自我分析,如同武侠小说描述,我的资质欠佳,非上乘根骨——这是掏心窝子的实话。我的悟性不高、才思不敏捷,更比不得大家,“文如泉涌、喜怒笑骂皆成文章”我万万做不到。因此,在2016年的寒冬突然到来前,我能拿到沉甸甸的作品《朴素的泥土》,是很不容易的事儿。

中学时我常偷看武侠书,也因看了港版连续剧《射雕英雄传》,竟对小说也着迷起来。印象中关于郭靖背《九阴真经》有这么一段较为深刻:“前后数百遍念将下来,已把上下卷经文都背得烂熟,连那大篇什么‘摩诃波罗’、什么‘揭谛古罗’、什么‘哈虎文钵英’的怪文,竟也背得一字无误。周伯通暗暗佩服,心想‘傻小子这份背书的呆功夫,老顽童自愧不如,甘拜下风。’”

在学生时代,我除了语文成绩略好点儿,其它学科总不如人意,理化等实在不开窍,无论怎么努力成绩都上不去,简单的道理别的同学一听就明白,我却把书翻烂都进步缓慢,这大概都是资质惹的祸。我想当成绩好的学生,更想成为老师眼前的“红人”,万般无奈,只得学一学郭靖的“呆功夫”。我曾用两月时间把教材全部背下来,到政治考试,我的答案和书上内容不差分毫,搞得老师很为难。给满分吧,政治考试好像没有满分的先例。再者说,政治学科有发挥的成分,如何能发挥成满分?不给满分吧,我的答案又极为标准,连标点符号都正确。老师找来找去,终于发现了一个“惊喜”:我的书写有一点点问题,把小写数字放在了前面,而把大写放在后面。老师扣掉一分,终于长吁了口气。后来老师还专门找我谈话,解释了不给满分的原因。

我尝到了“呆功夫”的甜头,从此干什么事都有了几分“呆气”,并把这种“呆气”一直保持到我写作《朴素的泥土》。

当在键盘上开始码字时,我才真切体会到写作的艰难。我没有经过专业系统学习,诸多文学名著从未完完全全认真读过,没有听过名家、作家的任何授课,当然也没有真正意义上成器地发表过什么文学作品。就像小说《神鞭》中索天响给傻二讲武功之门派和见识一样,什么文学意识、文学常识、写作技巧、章法布局等,我是一概不懂。若真有哪位“索天响”来给我讲解这些理论知识,我多半会听“天书”。


但我又不甘心,我从农村长大,接受了大学教育,在小范围内也“风云”过几把,若一直碌碌无为真对不住父母为我花的学费。另外不脸红说,对于故土我还真有些“思想”与看法,多年来也从未停止过对土地的思索。特别是我三十多年看到的、听到的故事很多,把这些东西拿出来,多少亦能沾点儿文学的边儿,更何况父辈和我经过的那些岁月怎么说都是历史的沉淀和底层社会的一窗。如果我不将之写出来,就如我书中提及的“若干年后,当小女孩儿长大,当不会明白她的父祖曾经生活过的那片土地,发生过何种默默无闻的故事”那样,多年后恐无人能记起那些日子,以及日子里暗藏着的可能被叫做“历史”的符号。

才华横溢的先生们下笔时如行云流水,一些简单的现象、生活中常见的场景都是作家笔下的文学经典,是我素来所钦佩与敬仰的。但“看人挑担不吃力,自己挑担步步歇”,我曾试着学一些那样的写作,却无论是思想、见识、技巧及文字的华丽上,都成了“四不像”。没办法,我只得横下一条心,继续习练“呆功夫”,把《朴素的泥土》当做当年的政治考试,像挤牙膏样,不铺叠技巧、不炫耀花哨、不卖弄华丽,就实实在在去写,去写“三十年来土地和农民的命运”。基础文字完成后,自己读来颇觉不如意,又前后十余遍删减修改。二十余万文字,每每细读一遍需要近十天,其间校对错别字、修改病句、删去与题无关的篇章段落,都需要静下心来,逐字逐句精钻细研。写作与修改都不好玩儿,常常弄得自己双眼发直、脑袋肿胀,累极了就在室内转圈,这种活动量着实不亚于部队的体能考核。体力劳动我无所畏惧,但力图做到准确表达文章主旨以及减少谬误是非常耗神的。所谓“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苦思与斟酌,绝非浮夸之笔,是我这个“傻小子”在过去一两年为文的真实表现。

并不讳言,在“呆功夫”的浸润下,《朴素的泥土》总算顺利出版了,且收获了一些好评,当然也得到了一些中肯的意见。听到褒奖,说不高兴那是假话,自然十分激动与兴奋;那些批评意见也绝对善意,对我这个“新人”饱含了鼓励,无奈书已成,只有待来日学习吸收了。

写作需要些“呆功夫”,当然这只针对我而言。我想,不管是提笔写作还是用键盘敲字,只要我还能写下去,我的“呆功夫”就会一直练下去。

有时细细琢磨,有几分“呆功夫”也蛮有意思的,不是坏事儿。

 


散文集《朴素的泥土》由作家丁小村作序、西安出版社出版,以作者三十余年的人生经历为基础,用朴素的情感、质朴的语言,描写了冷水和汉水流域过去岁月中土地与农民的命运,和乡土之上浓郁的生活场景,展现了乡村生存和生活着的人们之悲欢离合,以及城乡二元体制下农民的无奈与挣扎。


邹坤,发表有散文作品等,著有散文集一部。现居陕西汉中。

点下边标题阅读作者最新文章:·

·人生·笔记 | 1998,挤火车

·寂静的村庄:我的一脚泥

·曾经有一座村庄


读书村dushucun2015—鲜活·有质地·接地气

主持人:丁小村

联系QQ及邮箱:12545194@qq.com

微信交流群:读书村·微写作/QQ群:281290150

微信扫描或者长按下边二维码订阅丁小村言

有趣、有质、有味儿:文艺的、思想的、感性的

点击下面“原文阅读”可以查阅订阅丁小村言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