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老县城,看西乡

秦晋 读书村 2018-08-05

寻找质朴生活,回到安静阅读:点击上方"读书村"↑订阅




西乡老城记忆

文 | 秦晋

 

有人问,老城是什么?老城是华夏文化的传承,是缥缈时光的凝结,是浩瀚历史的固化。还是吾辈儿时的乐园,是邻里之间的守望,是老人难舍的故土,如今,汉中的不少老城已踪影难觅,唯有西乡老城,历经千年,还大致保持明清原貌,实属稀罕。

县治沿革

要了解西乡老城,还得从西乡县治沿革说起。

西乡县,夏商属褒国梁州,附庸巴蜀,西周为楚地。蜀汉章武元年(公元221),将成固县东南部分出,新置南乡县(今西乡、镇巴二县地),县治归仁山(今镇巴县渔渡),为西乡设县之始。西晋太康二年(公元281),改南乡县为西乡县,为西乡县定名之始。西乡县之得名,虽有数说,但以张飞食采之说较为可靠。后因朝代更替,其隶属关系、疆域扩削、县名更易、治所迁移均多有变化,据旧县志《薛志·建置志》载,曾有一城、二州、四郡、六县等设置。宋端平元年(公元1234),蒙古军进攻南宋,汉中为南宋御敌前线,遭蒙古军屡屡侵扰,铁蹄蹂躏,西乡县治被毁为废墟。此后,因战乱频发,西乡城毁治废达18年之久。元宪宗三年(公元1253),县城治于蒿坪山之阳(今老城东北三里许)。元晚期皇椢公赤及都屯戍西乡,因感县城受地形所限,不利防御,方由蒿坪山之阳迁来今治。赤及都死后,民感其迁城之功,立祠于蒿坪山上。明成化八年(公元1472)后,在明王朝“高筑墙”的策略下,老城历经修葺改建,增修城垣角楼,外开城河,引水绕流。正德八年(公元1513),知县王廷芳奉命于东关附接旧城筑新城,开平政、朝阳二门。平政门外濠上建平政桥。基本奠定西乡老城的规模。

清顺治三年(公元1646),肃亲王豪格遣将贝勒尼堪等进占汉中,西乡县土遂归清有。清嘉庆七年(公元1802),析本县南境24地置定远厅(今镇巴县),一县分成两县。民国2年(公元1913),北洋政府并汉中、兴安(安康)、商州三地为汉中道,西乡县属之。民国17年(公元1918)撤道,行省、县二级制,西乡县直属陕西省。1949年12月5日,西乡解放。初属陕甘宁边区陕南行政公署,l951年属陕西省南郑区专员公署,1954年属陕西省汉中区专员公署。

老城史话

老城故事多。若走在西乡老城区的街道上,还能依稀感受到昔日西乡老街的喧哗。那几进深的宅院,藏匿着被历史湮灭的传奇故事;那古朴房屋上的青苔,遮掩着昔日的雪月风花;那雕刻着花饰的门楣,那斑斑驳驳的痕迹,透出了浓郁的历史沧桑感。寂寞的老街古巷,常见哪些访古探幽者,驻足观赏,拍照留影,寻求心灵的好奇满足感。

每逢改朝换代,都是西乡老城的一次磨难。远的不说,明末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各路义军几次攻打,西乡县城屡遭兵燹之祸。清康熙十三年(公元1674),藩王吴三桂叛乱,叛将谭宏盘据西乡多年,横征暴敛,苛虐百端,民逃田荒,村舍为墟。虎入城衢的恐怖景象延续40年之久。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后,知县王穆到任,他提倡兴儒学,重教化;固城池,除水患,招徕东南各省数千户移民入籍垦荒,经数十年惨淡经营,基本上愈合了战争创伤,至乾隆时期,老城复呈兴旺景象。嘉庆、同治时,虽有白莲教、太平军两次农民战争,但战场多在城郊近地,老城未遭大的损失。民国时期,陕南巨匪王三春几次攻打西乡县城,都被击退溃逃,城池得以完好。1934年,为防川陕红军攻城,县府及驻军在城乡修建碉楼19处,其中在老城修筑两处。1943年2月8日,日机9架飞临西乡县城,狂轰滥炸,死6人伤无数。西中校舍及广庆寺街、小东街民房悉数被毁。

民国时期,因汉白公路经过县城北,公路两旁多新建房舍商铺,县城得以向北扩充。新中国建立后,顺应时代发展,老城城墙被拆除、护城河被填埋,城内城外连成一片。后受石泉水库建设影响,不仅西乡县经济建设滞后近20年,还有老城水淹,迁址新城的传言不绝于耳。上世纪70年代,阳安铁路在县城北经过,火车站等一批建筑落成,也带动县城向北拓展。上世纪80年代,借改革开放之春风,城市建设一枝独秀,西乡县城向北迅猛扩张,向东西快速发展,老城区暂未开发得以保存。但居住人口大量迁至新城区,老城年老珠黄,人气不旺,憔悴衰败,风光不再。


幽悠街巷

想了解西乡老城,就得走进老城的街巷。就古朴程度的完好性而言,在西乡老城区中,首推十字、东关正街、察院街、武昌馆街、小南街、火神庙巷等处,若有兴趣漫步其中,一定会感觉时光倒流,恍如穿越到明清时代。

十字,是西乡老城的中心,西乡话加儿化语,叫“十字儿”。十字是一个小小的广场,辐射出东南西北四条主街。周边云集着食堂、剧场、电影院、银行和茶铺饭馆。十字儿过去是老城最热闹的地方,每到夜幕降临,这里都会聚满人。有的在等人去听戏看电影,有的邀约着去食堂吃饭,老人们都会在茶铺、酒馆相聚。还有的三个一团、四个一伙谝闲传。这里还是信息发布站,通过口口相传,县城的时政及社会新闻就会及时扩散出去,不几天,满城皆知。如今,“十字儿”是新老城的分界线。靠北朝东的那半边都拆迁修成高楼大厦,商铺林立,敞亮气派;靠南朝西的这半边还是老城模样。低矮的房屋,狭窄的街道,简陋的店面,新老交汇,泾渭分明。

东关正街。在老城的东边。依中国城建风水古制要求,城市之东一般都规划有市场。取东“木”生发,聚“金”敛藏之意。东关一带,经历代商贾经营,店铺栉筚,绵延数里,为旧时西乡县城最为繁华的地段。现在,除东门桥历经动迁,面目全非外,东关正街其余地段,旧貌基本保存完好。从东门桥向南,又辐射出一条街道,称之为小东街,它穿过护城河,与小南街交汇,止于牧马河堤。这条街道,以染坊、炮仗作坊居多。西乡唯一的天主教堂就在小东街与小南街的交汇处。小东街曾居住着一位耍猴的孤寡老人。他经常挑着道具箱,带着几只猴儿,在老城的空坝处,敲着小锣儿,让猴子穿戴面具,舞枪弄棒,表演节目。表演完,猴儿会捧上小钵,向观众一一收钱。若迟疑些,猴儿便呲牙裂嘴不高兴。每场不到半个小时的演出,都有几块钱的进账。看猴戏,是老城的一个街景,也是吾辈儿时的趣事。

察院街,顾名思义,因官而名。清封疆大吏李文敏,尊称为“李大人”,西乡县察院街人。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乡试中举,咸丰二年(公元1852)殿试中进士,授礼部主事,曾赴沈阳督办皇陵工程,还负责咸丰帝、后的葬礼,恪尽职守,深得信任,先后任凤阳、天津知府。同治十年(公元1871)升任江西按察使。光绪四年(公元1878)擢升为江西巡抚兼提督。光绪九年(公元1883)春归里。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清廷诏起为两江总督,李文敏以年老坚辞。李大人荣归故里后翻修老宅,其所在地街名即为察院街。李大人的府邸,解放后成为县邮电局和县幼儿园。察院街长约二百多米,东西向,街道不宽,青石板铺路,两旁多是名人雅士的独门宅院相依而建,有名气的李家大院、罗家大院、马家大院,墙高院深,显露出昔日的威严和奢华。街的东头与南大街接壤,街的西头是一座清真寺。街的中段有所学校,建于1928年春,始名县立女子小学,如今叫察院街小学。

西门内外,是回民居住区。西乡是汉中回民主要集聚地之一。清康熙年间,甘肃河州阿訇祁静一,奉师之命,往来川陕甘间传教,后落迹西乡,在县城西郊牛头山下建芳庵为传教静室,教徒甚众。清康熙58年(公元1719),祁静一去世,遗嘱徒众建鹿龄寺,遗体葬于寺内。后经多次增修,规模宏敞,建筑瑰丽,为西乡盛景。回民在北后街建有清真寺。房屋青砖修建,有几进院落,具有伊斯兰风格。北后街分为两段,西出口和西大街相通,多为回民居住。中段为北后街小学。北出口和北大街相连,沿街为县广播站等几个单位驻地。

城西的护城河边,还有一条南北向的街道,两旁多是茅草铺盖的草房,俗称草街子。在这里居住的大都是回民。从房舍简陋即可看出回民整体上还是贫困的。西门口的牛羊肉市场在老城很有名。老城的汉民受回族饮食影响,不少人喜欢吃牛羊肉。每逢早市,四街八巷的汉民也来这里购买。西乡特产牛肉干,于明清年间已享誉西北,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初由西乡清真寺阿訇自制自食,后屡经改进加工工艺,发展成为陕南一绝的地方名产。牛肉干颜色红润鲜嫩,瘦而不柴,酥而不绵,咸淡适中,风味独特,营养丰富,久贮不坏。

武昌馆街,是城南的一条街道,靠河堤而建。下河堤即到上渡口。从宋元起,西乡即为“茶马互市”的重要集散地,牧马河连接汉江,上渡口是水运码头,每逢茶叶上市,这里车水马龙,船舶密集,上下货物繁忙。故南方商贾多集于此。处于抱团,鄂商们大都居住于这条街,并建有武昌会馆,故名武昌馆街。据说明太祖朱元璋的爱婿欧阳伦,就因委托这里的客商收购并走私大量的西乡茶叶败露,被朱元璋大义灭亲而赐死。

小南街,依护城河而建,正对县城南门。在城南的门楼上,曾悬有“开运”牌匾。西乡旧时的商贾贸易,全赖城南的牧马河水运。此外,西乡的良田沃地主要分布在牧马河之南的葛石、杨河、黄池、丰东、柳树一带,因而县城之南的市场颇有人气。小南街,一条狭窄的小街道,夹在护城河和河堤之间,向东延伸,过去以工匠手艺人居多,他们起早贪黑,服务于繁忙的水运码头,栖身于狭窄的小南街的陋室,过着与世无争的小日子。从小南街下到河坝,是一个比较大的广场,四周广植树木。过去,西乡县举行集会,特别是公审大会大多在此。后来开辟为公园。

火神庙巷,因有一座火神庙而得名。西与察院街隔街相邻,东与东关街衔接。在过去,凡有城镇,必有文庙、关帝庙、火神庙等这样的祀神建筑。因为在古人心目中,它们分别主宰着仕进、财气和旺火。火神之所以在旧时的城镇显得重要,其主要原因在于当时的城市建筑物多为砖木结构,易生火灾,虽然各家各户都修起一道道防火马头墙来解决消防问题,但还不能让人们觉得踏实。所以,火神祝融,就有被供奉起来的必要,经常要上香祈祷,求得保佑。火神庙巷处于背街小巷,比较幽静。明清建群也保存完好。

老城还有广庆寺街,城内街等,不再详述。


老城海子

老城还有好几处大水塘,不知何故,西乡人把这些水塘通称为海子。我记得几处海子分布如下:在北大街工人俱乐部和电影院内,各有一个海子。东门桥北侧有一处海子,小东街附近也有。海子一般占地数亩,深十几米,常有积水,与护城河相通。水面长满浮萍,一些野生小鱼儿在海子里游弋,常有闲人在此垂钓或捞鱼虫。这些海子在平时不起眼,但在霖雨时节,海子的作用就发挥出来。一时间,大街小巷的积水都会流向海子,空旷的海子被积水灌满后,再顺着护城河排泄出去。雨过天晴,海子的水会逐渐退去,恢复原貌。

史料记载,在明清之前,西乡城常年饱受水患。清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王穆到此任知县。他对城防非常重视,规划并修建了西乡城区的街道。同时根据南方排涝的做法和经验,按照街道布局和地形特点,采取分区排水的原则,规划了若干个海子,与城外的护城河和北山脚下的泄洪渠相连,有效解决了县城防内涝问题。同时,还要求城内住户广掏渗眼,解决平时倾倒污水和雨季排水问题。

当时,西乡县城的若干个海子,集成了城市污水排放、雨水疏导、空气湿度调节等功能,海子的淤泥多了,会让城郊菜农无偿运走,成为绝佳的有机肥,形成了生态环保循环链。纵观当时西乡县城的排水系统,“纵横纡折,或伏或见”,排水迅急,避免内涝。同时,海子和渗眼运转奏效,还有赖于定期清淤疏浚,体现了古人在市政建设上遵循规律,道法自然。正如北宋“画竹名家”文与可在“积雨”一诗中写道:“京师值积雨,浮淖皆满城;况当掏决时,左右罗深坑”。

如今,老城的海子都被填平了,原地建起了高楼大厦;古宅院落被拆除了,渗眼也难以寻觅。每到暴雨时节,看海成为一景。而海子和渗眼,也成为我们童年时的记忆。


金牛镇水

老城西南角有座铁牛,史称“金牛镇水”,又称“西牛望月”,为西乡八景之一。常有人祭祀,给铁牛披红挂彩,被民间誉为神牛。

铁牛铸造于清道光年间。那时老城屡遭牧马河水之侵袭,一位名叫胡瑞庭的人赴任西乡知县,见牧马河常常山洪爆发,便于道光十四年(公元1834),倡议捐资在老城南门外筑起一道东西长约数里的防洪堤,次年夏堤成,人称胡公堤。河堤西端上建一小亭,亭内置一合金铸就的铁牛,取镇水保安之意。牛体呈卧状而昂首西望,神态逼真,体呈铁青色,风雨侵蚀而无锈斑。牛体空心,块状拼接,重约两吨。胸前有铭文:金牛镇水,款识:道光乙未年(公元1835)六月中伏日铸。铁牛面对牧马河,背依老城,横卧于河堤上,昂首西顾,作怒视狂涛而喜庆安澜象。

关于这头铁牛,老城还流传有一个胡知县称铁牛的故事。话说一个姓张的工匠承包了铁牛铸造,他是一个贪财的人。事先告诉胡知县:“要铸得和真牛一般大,用铁可不少呵!”胡公说:“你算一算到底要用多少斤铁,到库房来领”。张工匠眼睛咕噜一转说:“现在还说不准,用多少是多少”。

铸造开始了,张工匠领了一次说不够,再领一次还说不够,第三次又来领铁时,总管师爷禀报胡公说:“我看这张工匠是虚报冒领,欺大人是外行呀!”胡公微微一笑说: “让他领吧!本县自有办法!”。

张工匠一连领了五次铁料,才把铁牛铸成,落成典礼那天,全城的人都来给“镇水金牛”披红放炮。典礼一毕,胡知县传见张工匠,张工匠以为要当众奖赏他,便兴高采烈地走上前来,胡公劈头便问:“这铁牛满共用了多少斤铁,本县要验收。”张工头虽然吃了一惊,但转念一想,铁牛这么大,谅你也称不出来。便谎报说:“领的铁全都用完了。”

 胡公说:“本县要称铁牛。”张工头心里暗暗好笑:“你是吹牛,世上哪有这么大的秤!”只听胡公喊道:“来人啦!给我称铁牛!”

这时,几十个早有准备的差役抬着一根茶碗粗的铁杠子,架在一棵大树的树杈上。他们先把铁牛捆在铁杠的一端,另一端拴了上百个竹筐,当铁牛一头沉的时候,另一边就往空筐子里添石头,石头逐渐装满,铁杠子平衡了。

 胡知县然后命令差役分别称那百十筐石头,总共四千四百斤。张工匠做梦也没想到胡知县有这一手,吓得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叩头求饶说:“大人明断,小人委实私吞了铁,尚未敢动用,立即退还”。胡公当下责打了张工匠五十大板,围观群众齐口夸赞:“好一个精明的胡县官!”

是的,老城的故事还很多。但我知道,随着城市发展,老城也终将要变成记忆,变成一把碎片供后人们捡拾。因为不远处,就是高楼林立的新城。四处包围着这最后的老城,然后慢慢将它吞噬。

西乡老城将渐行渐远,最终会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 


秦晋,发表有散文作品多种,出版散文集两部,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现居汉中。

点下边标题阅读作者最新文章:

·你知道汉中评书吗?

·青木川往事:传奇魏辅唐

·汉中老街名,你知道咋来的?

·青木川往事:五姨太瞿瑶璋


读书村dushucun2015—鲜活·有质地·接地气

主持人:丁小村

联系QQ及邮箱:12545194@qq.com

微信交流群:读书村·微写作/QQ群:281290150

微信扫描或者长按下边二维码订阅丁小村言

有趣、有质、有味儿:文艺的、思想的、感性的

点击下面“原文阅读”可以查阅订阅丁小村言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