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缝缝补补又三年

王印明 读书村 2018-08-06

寻找质朴生活,回到安静阅读:点击上方"读书村"↑订阅


二村平台年节专题

31

正月初四

农历丁酉年

2017

1


▶关注丁小村言(dxcn916),阅读年节专题文章。

1月10日:《去略阳,寻找一点阳光……》

1月15日:《叩问关山,英雄怎不思勉县……》

(更多文章请关注丁小村言阅读,长按页面底部二维码关注)

▶二村平台在年节期间推出专文(旅游,美食,年节习俗,年节记忆,纪事,地理人文,故事……等。),欢迎阅读,也欢迎作者赐稿。


读书村·年节专题——已发出篇目:

我的那台17寸黑白电视机

今日除夕:守岁

过年的声音

(更多篇目,请点阅公号底部菜单“2017年节专题”)



缝缝补补又三年

  文 | 王印明

 

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会留下刻骨铭新的记忆。小时候,母亲常对我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绝对不仅仅是一句顺口溜,它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生产生活的情景。在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母亲像座右铭一样,用艰苦朴素勤俭持家的精神度过了艰难的岁月,也时时影响着我们的一生。

想起那个睁开眼就是“补丁”的世界,“缝缝补补又三年”渗透到人们生产生活当中的每一个角落,衣服也好,农具也好,工具也好,就连纸币和票券也都反反复复地被打着补丁和使用,看得出来,那时不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坚持着“缝缝补补”,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千方百计拉长资源的使用周期,那真正才叫“低碳生活”。

记忆中,生产队里只要发布票,母亲根本舍不得用,总要小心翼翼地用手绢包了一层又一层,压在箱子底下的衣服下面,再上个小锁子,像今天的保险柜一样牢靠。只有等到年关,母亲才宝贝似的拿出布票从供销社换回厚厚的劳动布,像传经送宝地对妹妹说,劳动布结实耐穿,可多穿些日子。晚上,母亲在油灯下亲自裁剪,亲自缝制,不知熬过了多少个夜晚,正月初一早上,都圆了我们兄弟姊妹四个穿新衣裳的梦想。

记得上小学时,学校进行游泳比赛,我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母亲,母亲连夜连晚用废布料给我拼了个“花裤衩”,谁料,游泳比赛却意外地获了奖,着实让我高兴了好一阵子。

母亲常常满足了我们的愿望,但她自己却非常节俭。除了过年走亲戚,从来舍不得穿新衣裳。夜晚,在昏暗的油灯下,母亲飞快地使着针线,不是给父亲补裤子,就是给我们兄弟姊妹补着衣服袖口或没“底”的裤子。那时,我也弄不清是什么原因,似乎母亲永远都有做不完的针线活。

长大了才明白,那时,大人小孩都是一张“皮”,几乎没有换洗的。布料又是全棉的,容易化禳。再说大人们的劳动强度非常大,小孩子们任马由缰地疯玩,衣服也容易破损。尤其是冬季,膝盖、袖口上的棉花时常露在外面。俗话说,小洞不补,大了尺五。不管再忙再晚,只要母亲看见了,就绝不允许这种现象过夜。衣裳补来补去,物有所用,几乎没有浪费。现在想起来,虽然那时缺吃少穿,但什么都环保。衣服是纯棉的,烂了再补,补了又穿,衣服上到处都是补丁。但十里八乡的人都一样,穿出去谁也不笑话谁。当然,针线活儿好的,不但注重补丁与衣服颜色的搭配,针脚也缝得十分细密,这样即使带着补丁的衣服,也依然被处理得很漂亮。有时,补丁还富有美感。如七十年代时兴补条形的,八十年代流行补圆形的,补丁演变成了衣裳上的一道靓丽风景。后来,市场化了,物质不再贫乏,要什么有什么,面料五花八门,衣服经久耐穿,根本穿不烂,几乎没有人再打补丁了。

现代人讲究时尚,衣裳过时就不穿了,家家户户旧衣服一大堆,却成了一种负担,甚至造成“污染”。

或许是受母亲的教化,我没有乱扔衣裳的习惯。过一段时间,把旧衣裳整理分类,有的送给乡下的亲戚,有的送给贫困的孩子,都能物有所用,变废为“宝”。

一天,我和妻子逛街,无意中发现,现在商场里有的新衣服,在膝盖上或胳膊上有意打个“补丁”,是不是连设计师们也有意在怀旧呢?          


王印明,发表有散文作品多种,陕西作协会员。现居陕西勉县。

点下边标题阅读作者最新文章:

·母亲做的腊肉

·汉中乡土美食:寻常百姓滋味

·人间烟火:土灶

·生活·地理 | 我的秦岭

·乡土·滋味 | 我妈做的手擀面


读书村dushucun2015—鲜活·有质地·接地气

主持人:丁小村

联系QQ及邮箱:12545194@qq.com

微信交流群:读书村·微写作/QQ群:281290150

微信扫描或者长按下边二维码订阅丁小村言

有趣、有质、有味儿:文艺的、思想的、感性的

点击下面“原文阅读”可以查阅订阅丁小村言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