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香时节,风从故乡来……

千凤伊人 读书村

寻找质朴生活,回到安静阅读点击上方"读书村"订阅


风从故乡来

文 | 千凤伊人


娘托进城的大舅给我捎来了自家的面粉还有新鲜蔬菜。看着雪白的面粉、鲜嫩的黄瓜、艳红的西红柿、翠绿的豆角、滚圆的土豆。我仿佛闻到了故乡的风,那从故乡吹来的风,有着淡淡的甜香,深深的情爱! 

五黄六月麦子进仓后,爹早请人把地犁了,那一地的大胡基在酷热的阳光熏蒸下早都熟透了,空气里飘散着干土的味道。爹娘走过地头时,总要使劲的嗅嗅那干燥的泥土的味道,还连连说好闻。

等到末伏,几场透雨将满地的大胡基溶化成泥土,野草伴随着这几场雨在田地里葳蕤起来,蔓延疯长,雨生的小麦苗肆无忌惮的铺满田地,爹娘乘早起的微凉在太阳还未升上天空时,已将满地的绿色放倒,拖拉机没有犁上的地边也用镢头挖了几遍。绿草的清香混合着泥土香弥漫在土地的上空,看着这充满希望的田地,爹和娘总会耸耸鼻子,将这香味装入心中,悠闲地安放于心灵深处,怕冬天时思念这味道。

中秋快到了,化肥麦种都准备妥当了,地已经犁过三遍了,满地是细细的面面土,仿佛筛子筛过。爹大把抓着化肥仔细的撒遍土地的角角落落,刺鼻的化肥味,这时是爹娘的最爱,这是来年丰收的保证啊!很快播种机开进地里,几十分钟或者一两个小时后,麦种已稳妥地落脚广袤的黄土地里了,爹娘的心也稳妥地放下了!

半个月过去了,小麦露出了细嫩的小芽,星星点点,稀稀疏疏,探着小脑袋,打量着这世界。其实,麦子未出苗时,爹娘早已往地里跑了无数遍了!牵牵挂挂心心念念的不就是这一天吗?庄户人家靠的就是几亩地啊!

更何况两个孙子正长身体,还有闺女一家,平时有病可没少麻烦闺女,出力又出钱的,这一年到头唯有麦收的时候,爹和娘才会扬眉吐气,理直气壮的送闺女面!因为这是他们自己种的,谁的眼色也不用看!提早看看出苗情况就能估摸其他地里该种啥了!蹲下身子贪婪的闻闻麦苗的幽香,爹娘才心满意足的安心回家。

经过一个深秋风霜雪雨的洗礼,麦苗长得更壮了,茎粗了,叶黑了。忽然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厚厚的雪花掩埋了它们的身躯,根扎在地下拼命吸收养分,狠劲地长着。看着厚厚的雪花,爹娘仿佛闻到了来年的大馒头香,爽朗地笑了,笑得那么惬意,笑得那么满足!

一眨眼,青黄不接的三月来临了,一簇簇,一堆堆抱团成长的麦苗也舒展开来,仿佛在嘲笑这春寒料峭的天气,不能奈自己何。

暖风习习,孩子们将自个儿跌进麦地,恣意地将自己摆成个“大”字。看雁儿在空中摆造型。顺手把麦苗拉近细细的嗅嗅,麦苗的清甜充满鼻端,闻着这甜味,人好像也清醒了不少,再顺势打几个滚,心头的不快霎时灰飞烟灭。

这个时候没有人会嫌弃孩子们的,那是因为遇上暖冬时,那卯足了劲的麦子会疯长造成麦旺,和早恋的孩子有点像。那个劲头会让所有的农人手足无措。不得已,就牵上自家的牛羊啃上一遍。或者把戏台子搭在麦地里,让千人踩,万人踏。啃过的,踩过的,踏过的麦子会和旁处长得一样旺盛不减产!关中平原的麦子就是这么的神奇!

花退残红青杏小时,麦子快速地拔节,开花,抽穗,灌浆。这时娘没空照拂它们了,自有爹闲适地拔草照顾它们,放戏机里《十五贯》的主角娄阿鼠陪着他。本来可以打除草剂的,也不是舍不得钱,而是那麦收下都是儿子女婿闺女媳妇孙子们吃的,怕残留农药多对身体不好。

娘菜地里已是一片碧绿,韭菜最先伸胳膊蹬腿地舒展开,已是二茬鲜韭了。辣子纤细的幼苗儿挥舞着手臂。至于水萝卜、蒜薹、莴笋、小葱等在慢慢变卖成钱装在娘的腰包。

而西红柿黄瓜苗儿得插竹竿了,否则它们赖着地上不起来,结的果子就烂在地里了!茄子宽大的叶儿随心所欲的伸展,长得无拘无束。芹菜得好好作务,城里人夏天全靠它做浆水面片呢!西葫芦得浇水了,小青菜,鸡毛菜等得点种了。它们都是娘的小银行,油盐酱醋茶全靠它们呢。儿子一家日常的蔬菜供应,闺女暑假回娘家解馋也靠它们呢!

好像几天功夫爹拔过草的麦子就大变样了,齐刷刷地站成了方队。尖利如针的麦芒根根挺拔,清风拂过,麦花的香味弥散在田间地头村庄。农人们兴高采烈地议论着,吮吸着这清甜。

绿波滔滔,麦海翻滚,来几场透雨,已微微发黄的麦子成熟的更饱满了。关中平原的五月伴着麦香在一方方,一畦畦田地里沉醉。

那些年五月底六月初的麦香,引得我们小孩子们在家里呆不住了,成群结伙地到地头折些七八成熟的麦子,躲到无人的地方架火烧麦子吃。那是我们那个时代自创的烧烤。噼里啪啦的大火里麦子的香味扑鼻,一双双小手像塞到墨汁里洗过,一张张小嘴上黑不溜秋。更有甚者,把自己变成了花脸猫。

弥漫的香味久久不散,氤氲了整个村庄。有时我们还自己用新鲜的麦子咀嚼几十分钟,做出泡泡糖吹。

不知道现在的孩子还稀罕这麦子吗?

想起来也不可能了,他们恐怕连烧麦吃都不知道,更烧烤摊子那么多,蔬菜样数又多。泡泡糖那么便宜,味道那么甜。可是它们永远也吃不出麦香的味道啊!我好怀念那些年夏天的麦香啊!

杏儿黄麦子香,麦子也要架镰了。明亮的刃片在磨镰石上变成了银色,发着幽幽的寒光。

联合收割机割不上的地方得爹娘亲自动手,比起我们小时候,拿爹娘的话来说,把福享啥地方去了。又不用光场、割麦、拉麦、吆牛碾场。只管磨面时告诉弟弟把麦拉回家。是啊,这些年多亏了弟弟,每年都是他负责拉麦晒麦贮存。爹娘省心多了。

吃着饭,看着面,我又一次闻到了故乡的那阵风,掠过千河,翻过千阳岭,顺着金陵河,驻足在我的世界里,那风里有泥土香、青草香、麦苗香、蔬菜香,小麦香。还有爹娘弟弟一家的心意,亲情在里面!

岁月更迭中,爹娘已古稀,我还能闻到几次这样的故乡风啊,我感叹!

望着故乡的方向,我的心穿过千山,拂过千水,停驻故乡村头,唯愿故乡的香味永驻!(图片来自网络)



千凤伊人,发表有散文作品等,现居陕西凤县。

点下边标题阅读作者最新文章:

·龙口四季风

·儿时的朋友秀兰

·江湖一笑间,文字有五味

·一只柳笛,吹醒了时光……

·搅团,那些人那些事

·乡土的滋味:驴耳朵面


读书村dushucun2015—鲜活·有质地·接地气

主持人:丁小村

联系QQ及邮箱:12545194@qq.com

微信交流群:读书村·微写作/QQ群:281290150

微信扫描或者长按下边二维码订阅丁小村言

有趣、有质、有味儿:文艺的、思想的、感性的

点击下面“原文阅读”可以查阅订阅丁小村言文章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