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巷汉中

陈婉君 读书村 2018-08-06

找质朴生活,回到安静阅读:点击上方"读书村"↑订阅

推荐一篇好文

中医学上有一种“挑刺疗法”又称“刺灸”。指的是在一定穴位或部位,用特制针具挑断皮下白色纤维组织,以治疗某些疾病的一种方法。此法应用时须依辨证施治之原则,明确病位及诊断,确定治则和治法,选取相应穴位和部位,才能发挥有效作用,没有一定功底和造诣不能完成。  

某日,在文友圈看到一则消息:业界前辈直言否定了一位“在单位在同事中都被认为‘写的很好’的人”的文章,不料却引起对方不快,辩称自己是业余写手不该以“作家”要求,前辈无奈:“让我看看的意义何在?”这则消息使我脑海里不由冒出“感恩给你‘挑刺’的人,因为这已属当今社会稀有物种”的慨叹。 

海明威说“两年学说话,一生学闭嘴。懂与不懂,不多说。心乱心静,慢慢说。若真没话,就别说。”对于多少有些人生阅历和文化底蕴的人,这样的道理谁人不晓。何况,今之世道轻薄,人情浇漓,愈来愈多的人只会“哈哈”、“呵呵”…… 

那些敢于掏心掏肺赤真直言的人越来越成稀有物种,至于已具“仙风道骨”的大师级人物,能够亲自“持针”为你“挑刺”者怕更是凤毛麟角。 

………

——羊羔毛:《感恩给你挑刺的人


深巷汉中

文 | 陈婉君

  

汉中巷子多,城市的格局和风味跟川蜀基本相似。汉中老城区的巷子,就像人体的毛细血管,把汉中的风土人情和民风民俗输送到天汉人的角角落落。汉中人会生活,街道上茶铺林立,书屋朵朵,墨轩凛凛,古趣淙淙。且不说每年的最美油菜花展给汉中吸睛多少,土生土长的汉中人本身就是汉中的名片,书写着大汉民族的灵魂。

从古汉台出发,沿着古香古色的小关子一直往东走,尽头就是汉中的最高学府汉大。这里沿袭了学府花苑的醉墨书生之气,外语系穿着朴素的邹先道教授的幽默翻译之风,白锡汉老师旅行肩上的环保箱,都深深映在汉大人心头。我们一路走来,边走边看,边看边品,淡淡的汉中味,凝聚着三秦巴蜀之气,在中国最美的南北交界处汇合。这里物产丰富,风光旖旎,生活在这里的人洋溢着淡淡人间烟火味。最美莫汉中味,那是地道的面皮菜豆腐的清香旖旎。

古汉台的北边就是学校林立的中学巷。这里书声琅琅,英才辈出。以古汉台为圆心,南边的拜将台,北边的汉南书院莲花池,东边的汉大,西边的学校教堂,形成了一圈圈雅致古朴的文化圈,成了人们争相购买的学区房。这里有各种规模的书社书城书吧,放学后的书院氛围,到处都有学子寻趣怡情的足迹。一次,我到天汉书社去找儿子,楼上楼下找了个遍,都没有找到他。会员书吧和咖啡厅都找遍了,正当我想败兴而归时,在二楼的一个犄角旮旯看到了儿子熟悉的身影。当我走到他跟前时,另一位席地而坐的男孩,一边阅览,一边呵呵在笑。就像和好朋友在聊天,我想最美的阅读境界也不过如此而已。儿子和我会心一笑,我们读书也是如此,在内心中找到了表达我们心境的语言文字时,共鸣和激动让人喜出望外溢于言表。那种站着的,蹲着的,坐着的,半靠在书架边的,斜倚在座位上的,无论那种姿态,都在如饥似渴地品着。空气中弥漫着书香和轻音乐的圣餐味,人和书好像不存在似的。幽幽古汉台,粼粼书院风,默默散发着汉中古朴素净进取好学之美。

汉中人自古小富即安知足常乐,一个小小烟酒铺铺,面皮摊摊,三轮车车,鲜花店店就能养活一大家人。他们隐忍静默,坚忍不拔,永远都是打不死的小强。因为有汉江和五门堰庇护安享旱涝保收,桔园梨园桃花源渲染静等花如水晕开,有巴山秦岭和汉水滋养,青木川华阳古镇压轴,巴山夜雨开恩,这里有烟雨江南迷蒙之美,也有艳阳高照灿烂明媚之美。他们总能在幽幽深巷中找到闲趣雅乐,也能在古玩旧物深闺中觅到娴静贞定。

想当年,张骞出使西域,没有厚重浓郁的性情做陪,哪能扛得住整整十一个春秋的软禁艰险,一路上日晒雨淋,风侵雪掠,饮血解渴,食肉充饥。为了抗击匈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环境险恶,困难重重。但他信心坚定,不顾艰辛,冒险西行。沟通了亚洲内陆交通要道,与西欧诸国正式开始了友好往来,促进了东西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开拓了丝绸之路,完全可称之为“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更要高人点播。从张骞身上,我们也读出了韩信胯下之辱的格局和厚重。泱泱拜将台,悠悠中华情。屈辱喂大了我们的胸襟气度,坚持成就了一代代伟业。张骞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睁眼看世界的外交家,旅行家和探险家,汉中从此奠定了悠悠汉文化的发祥地的历史地位。

也许有人会说,汉中没有发展只能说明汉中人没有发展能力。“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交通的不便曾经严重制约了汉中经济的腾飞。一个能洁身自好的城市,一个能舍己为人的城市,就算自身能力浅薄,也只是暂时性的羸弱。要洗去现代城市的积习已久的坚硬诟病,只有用温软良善隐忍厚德方能启封破冰。汉中就是这样一个能让现代城市综合症平和冷静的清凉剂,化解浮躁膨胀的拜金物欲。与其说汉中人是小富即安,不如说知足常乐是人类共有的幸福理念。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汉中人着力打造的一江两岸工程就是最好的明证。汉中人卯足了劲儿向城市化冲刺,江边荒地种上了摩天大楼但是也有很多汉中人至今还住在土屋砖墙内,木制的篱笆,深居简出就像遗忘在深山老林中的林芝。他们在坚守着最后的素朴良善,秀外慧中。

《寻找戈多》之类主题的美文重新成为忙碌的现代人望洋兴叹的精神桃花源,诸如“慢生活”“你急什么?”“好好想想,你究竟要什么?”之类的思维良方重新唤起烟火人生的本真原味。我们被逼着恋爱结婚生小孩,不得已而离婚辞职重走青春路。在大环境大气候下,汉中人不可能对自身的发展无动于衷,请英明的领袖,能用持续发展的战略性眼光看待魅力汉中和淳朴的汉中人民。让汉中的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更好的演绎大汉民族厚重文明,让更多的华人了解汉中在历史长河中曾经的辉煌。

余秋雨说:“我是汉族,我讲汉语,我写汉字,这是因为我们曾经有过一个伟大的王朝-------汉朝”。看,那镶嵌在山腰的栈道;听,那呼啸在秦岭隧道中的快客;凌厉而渺,那汉中机场升腾的航班。汉中人一直都在默默攒劲,用无私的大爱做东,以一江清水供北京的大爱奋进在时代前行的征程上。书写汉中的,是汉中人民,他们从民族历史文明深巷中朝我们款款走来。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END~  


【本文作者】陈婉君,在网络和报刊发表有散文等,现居陕西汉中市。

点读陈婉君其它作品↓

·一个人的道场

·一路向西,去青海湖

·在水碓,我的碎碎念……

·窗外的风景:你看到了什么

·陪孩子在床畔读书,人间最美的画卷

·蝶殇

读书村dushucun2015—鲜活·有质地·接地气

主持人:丁小村

联系QQ及邮箱:12545194@qq.com

微信扫描或者长按下边二维码订阅丁小村言

有趣、有质、有味儿:文艺的、思想的、感性的

点击下面“原文阅读”阅读有趣的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