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走过路过

刘章建 读书村 2018-08-05

寻找质朴生活,回到安静阅读:点击上方"读书村"↑订阅

  推荐一篇往期精彩好文↓ 

 “少年不识愁滋味,欲赋新词强说愁”。在那些过往的青葱岁月里,每个人都有梦想,有欢喜的人和事,也有泪水和苦涩。关于少年的成长总是快乐多于忧伤。初生牛犊不怕虎,就算眼前事再怎么一塌糊涂,也有的是时间重头来过。就像当年上初中的时候,我最迷恋的便是绘画,后来阴差阳错学了音乐。

 小学的美术课上,常被老师表扬,说我的铅笔画细致逼真。我喜欢观察,也愿意付出足够的时间,或者说耐性,才能成就一幅满意的作品。享受那种雕琢的过程,看万物生灵在一笔一纸间,渐渐显露清晰的轮廓,从无到有的细节一点点活色生香,真的很有成就感。那时周末闲暇几乎不出门,一个人躲在房间翻开各种画册、年画、挂历,细细描摹心爱的画,整个人都融进画里世界,真是风烟俱净的年华。

以为就这样心满意足的描画一生,却在父亲车祸猝然离世后戛然而止……


——何莹:《我是歌手:音乐的缘,歌唱的梦……


走过路过

文 | 刘章建


当风里透些呻吟,人都臃肿成狗熊的时候,2017年,这一年过去了。

丝毫也不跟你商量,就从手指的滑落里无影无踪了。残忍得让你还完全没有时间去深刻思考“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个嚼烂了的熟命题。

悲悯忽然袭来了。恍恍惚惚之间,一些顷刻闪现的镜头,一些惨烈悲切的叫喊,一个跌落,一次碰撞,都在这即将逝去的一年的结尾,总结似的涌上来,要想再一次穿越记忆的闸门,唤醒我的浅薄,鞭挞的我的麻木,竟让我无端地更加增添了些许不安。……上半年,去宁强扶贫村的路上,目睹一辆大型油罐车底下横卧了三具气息奄奄的生命。好奇使我迅速拍了一组图片发了朋友圈,想要炫耀现场性、敏感性和新闻性。旋即招致好朋友善意的提醒和批评。我虽然马上意识到不妥并即刻进行了删除,可是,自己的浅薄,对生命缺乏敬畏,对弱者缺乏同情,也缺乏深刻认识的无知,已经不经意间裸露出来。看见两车相撞,本来想下车看看有什么帮助,别人一拦阻,也就把脚快闪。遇到有人求助,也害怕惹事,踟蹰着离开……这样的遇见,都很多,我都做了躲闪和退缩。……细想起来,这些都让我不踏实许久。

路越走越显得短暂,心越老越显得浅薄,岁越增越显得胆小。开车的时候,害怕与它物碰撞;工作的时候,担心辜负责任;面对家人亲友的厚爱,更加心里惶恐惙惙。完全没有了从前的意气风发,也很没有了先前的狂妄自大,更不必说那些曾经的自以为是和不以为然了。仿佛什么事都成了压在肩膀的大山,也好像什么事都缺乏了了如指掌的担当。总是思忖了又思忖,掂量了再掂量,总是害怕折不起。

树深叶蔬了啊。

好在感动时刻在。这是财富。走到秦岭山里,去领略了一次一次山里人的勤劳和盼望。

在洋县北山铁河,老百姓正在拼命建设自己的家园,培植地域文化,优化产业结构,一村人都行动起来,抢抓机遇,想要搭上政策的车,打造一个陕南最大的药材基地,去实现心里的致富梦。铁河虽然闭塞,但靠着秦岭赋予的丰富资源,靠着不甘示弱也不甘示贫的勇气,他们惊醒了一样,要天翻地覆慨而慷地大干一场。

在洋县东边紧靠西汉高速的金水村,一村人正在如火如荼、热火朝天地勾画一场旅游大开发的新天地:他们挖山修路,抢救遗址;他们开荒移树,搞起了野生猕猴桃、野生八月瓜等的实验性栽培和种植……虽然,他们的路很难走,还很长,但是他们已经走向了一个有前景有希望的上山的路。站在金水小太白山顶,汉江婉约的流淌着,载着金水村人的希望流向更远方、更前方。

陕南正这样拼了命似的追求致富的时候,南方的潮州却以同样毫不气馁的姿态,去固守他们心里的善良。我这样无聊地对比着,常常陷入了无尽的苦闷思索中。

经济的浪潮丝毫也没有影响到南方人的“规矩”。潮州南方的“蛮夷”,这些从远古的秦朝,或者宋朝清朝就被分崩离析到天尽头的人们,依旧坚守住古老的宅院,修旧如旧地保持了完善和本真;依旧像模像样、规规矩矩、毕恭毕敬地站在宗庙或者祠堂,去缅怀先辈,去涤荡灵魂,去凝聚力量,去把一个宗亲一个氏族团结在一起。藏在南方巷道深处的祠堂,以及祠堂里的那些善良,那些规矩,那些繁琐繁缛,那些不在江湖的宗义,那些遥远的仁义礼智信,当然,还有潮剧、潮绣、潮菜、潮雕,乃至潮汕功夫茶。

我们北方呢?我们陕南这一带,大多数农村,差不多都是一家人流落“三方”的情形:精壮的去南方打工挣钱,妇幼的在城镇租房借读,老弱的在村里留守耕地。挣钱干什么呢?只有浅薄的致富而缺乏发展的眼光;读书为什么呢?还是当官挣钱;也只有留守在故土的老弱病残,心底还忘不了根和脉了。——这是我们永远无法规避的现状,也是我们先前记忆美好的村庄正逐渐凄惨地转化成“鬼村”的必然。

这个隆冬时节。正是修房的好时候。村庄里乌烟瘴气的隆隆声,鳞次栉比高拔的楼房,很热闹。新修的屋子里,放置的一定也还是䦆头、锄头。

这就像我写文章。年复一年,拼了命地写啊写。总还是成了灌浆不良的瘪麦粒和缺乏光照的半瓤谷。

字越写越难了。我知道这就像时下陕南农村一样,简单的重复和浅薄的模仿都不是出路。

或者,弯路也许是一种必然?!

最近,听说农村土地流转即将掀起三农“革命”的新浪潮,或许眼前一亮。

—END—

摄影 | 小村

【本文作者】刘章建,读书村专栏作家。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90年代末期开始创作,先后笔触散文、小说、杂文、诗歌等多种题材尝试。出版散文集《行走的记忆》、杂文集《英雄不问出处》等,部分作品入选中学生作文辅导教材。现居陕西洋县。

点读刘章建最新文章:

·我的秦岭,我的山!

·从西南到西北,那些坚挺的生命……

·牧人,赶着他的羊群上路了……

·汉江淘金客

·在年轻时的路上……

读书村dushucun2015—鲜活·有质地·接地气

主持人:丁小村

联系QQ及邮箱:12545194@qq.com

微信扫描或者长按下边二维码订阅丁小村言

有趣、有质、有味儿:文艺的、思想的、感性的

点击下面“原文阅读”阅读有趣的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