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老家的滋味儿:舌尖上的记忆

裴祯祥 读书村 2018-08-06

寻找质朴生活,回到安静阅读:点击上方"读书村"↑订阅

  推荐一篇往期精彩好文↓ 

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农耕时代,因为有农耕文化的深厚基础,才有一年二十四节气,四季有风俗,岁尾叫守岁、年头叫过年——春节是中国人年节风俗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

乡土社会讲究血脉亲情,游子在外,千里万里要赶回家过年,过年要拜长辈、走亲戚,这一套完整的礼仪,是由长久的农耕文化保留下来。

汉中是个什么地方?北有高峻秦岭遮蔽,南有宽厚的大巴山阻隔,在汉水上游,它处于重要的交通咽喉地带:中原到西南、西北沟通东南、秦蜀连通川黔——就在大山沟谷之中汉水冲积出一片水土丰美四季如春的盆地。

山中有淳朴的民歌,平川有地方小戏,乡土习俗仍然保留在一些古老的山村乡镇。镇巴的民歌,宁强的傩戏,南郑的桄桄,洋县的社火……每当逢年过节,必有此等热闹。你不来,如何能看到如此多彩的乡土文化?


——丁小村:《老家汉中:喊你回家过年!



老家吃喝

  文 | 裴祯祥

   

吃喝,是动词。但在药木院的方言里,它还是名次,等同于人们常说的“饮食”,又偏重于食。很多作家都会写到自己童年的饮食记忆,迟子建就有一篇《故乡的吃食》,写得有声有色,读着也有滋有味,让人羡慕。年岁渐长后,人总是会记起儿时的吃喝,可能粗糙,也可能简陋,但又是当下的精美饮食,特别是大席大宴、大鱼大肉所不能比的。那些吃喝的味道,好像长着脚,长着手,时时走过来抓挠你,牵绊你,让你难以忘记。

老家吃喝很多,特别的也不在少数,但总有几样,给你独特的记忆与长久的念想。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盛行于略阳西路,又牵连、辐射至甘肃康县一带的罐罐茶,也叫作面茶。我们药木院很少郑重其事地叫罐罐茶,我们称“茶”,说喝茶,那就是罐罐茶,其次才是清茶。药木院人早上打招呼的口头禅是“喝了吧?”跟其他地方人问“吃了吧?”一个道理。这些年,我走了很多地方,喝了无数种茶,还是觉得我妈烧的罐罐茶最香。冬天的早上,天还不大亮,母亲就起床。我听见她窸窸窣窣地取柴,推开灶伙(厨房)门,过一会儿,就听见灰砖砌成的四方形炉子里,柴火吱吱咯咯地叫起来。然后听见她接水、烧水,取面、搅面,以及把炒勺放在火架子上炒调料的声音。等到我们起床,喷香的罐罐茶已经放在小方桌上。

熬罐罐茶,一般用的是大肚单耳陶罐,高低、大小有不同,但形状相似。别看这个罐子一般,肚里却装得不少:粗茶(必须是粗杆茶,高级绿茶反而烧不出味道)、茴香、藿香、生姜、葱根、面糊、食盐,一样一样地放,然后借助火力,在里面翻江倒海。各种滋味慢慢地混杂,碰撞,融汇,浸润,然后合一。初看上去,它只是淡褐色的面汤,却是天然而有机的美味。茶盛进小瓷盅子后,要放入焙得酥黄的核桃丁、洋芋丁,熬掉了油的腊肉丁,还有炒成絮状的鸡蛋花,以及脆响的面果子、麻花等。它们由于重量不同,有的沉入碗底,有的停于中央,有的漂于表层,人们将这个称作三层楼;如果佐料丰富,还可以形成五层楼。喝茶的人,沿着碗边吸溜,是躲烫,又是追逐调料,喝完一转,刚好进入下一层楼。每一层因调料不同,滋味也各有千秋。不知不觉中,三层楼的调料追完,碗也就见底。同时,就着铁笆子上烤得脆黄的馍片,既可以搅茶,又是主粮,与茶堪称绝配。

另一种著名的吃喝,是菜豆腐节节。可能由于过去人们生活习惯和经济状况不同,略阳菜豆腐节节,又有西路和南路之分。南路叫做清水菜豆腐,玉米面节节是用清水煮的,捞出来后,也不放盐,浆味淡。西路一般是就着菜豆腐汤,下包谷面节节或者面条,浆味浓。所谓浆,指的是以酸菜点豆腐后,熬出来的汤,有一种醇厚的酸香,可提神,可醒酒,是男人们的最爱。西路菜豆腐兴放盐,有一句流行的方谚:“菜豆腐调盐,等于过年。”就证明了这个饭的独特魅力。吃菜豆腐的凉拌小菜,五花八门,种类繁多,凡是地产时鲜、山珍野味,都可以拿来佐餐。最常见的是蒜辣子、炒豆䜴、红油泡菜、炝酸菜,凉拌如茄子、黄瓜、豆芽、萝卜丝、土豆丝、小葱,以及灰灰菜、枸杞芽等各种野菜。一碗菜豆腐节节,一般要配八个小菜,略阳人把这个,又叫做“八菜一汤”。

春天,阳光朗朗地照,雨水透透地浇,大地一片清亮,各种花花草草都从土地里钻出来。上坡下地的人们,顺便在坎塄上、荒坡边、岩缝中,扯一些苦苣菜或者野油菜,回去烫酸菜,汤浓、味鲜,酸而醇香。还可以随手掰一把野生韭菜,拔几苗小蒜(野蒜苗),掐两转香椿芽,回去后,韭菜与小蒜炒酸辣子,椿芽过滚水后凉拌,然后下搅团吃,也是别处尝不到的美味。搅团在老家吃喝里,因为长相寒碜,最上不得台面,但也是最撩拨人味蕾的。有句俗话说的好:“搅团要得好,三百六十搅!”搅搅团是累人的活,要用饭叉在锅里,一转又一转地搅。刚开始还轻省,最后水越煮越少,面越搅越黏,越来越柔韧,越来越筋道,你就得扎个势,或者换两回手,才能撑下来。搅团做好后,盛在碗里,鲜黄、细腻,舀上浆水,放上辣子,就着小菜,一团一团吃。吃完一碗,你就通体冒汗,全身舒坦。

节节和搅团,是包谷面最主要的吃法。艰苦的日子里,乡亲们变着各种法子,把这种黄金般的粮食,吃出了不同的感觉。由搅团派生出来的吃法,一个是散面饭,也叫粗花磨珍子,这个不注重搅,重在散,里面夹杂着洋芋丁、腊肉丁、黄豆等配料,吃起来别是一番滋味;一个是鱼鱼子,康县把这个又叫做“拨鱼儿”,即搅团做出来后,用眼孔食指大小的竹编网兜,重新漏拨到下面的凉水盆中。这时候的搅团,就成了一条一条头大尾细的小鱼儿,吃起来嫩滑可口,是夏天解暑的妙品。还有两种干饭的做法,一种叫做拨拉子,是粗包谷面加洋芋、腊肉等配料,焪蒸而成;一种叫做锅塌子,其实就是全包谷面馍,只是呈饼状,贴在锅上,蒸出来后,边沿是一圈黄壳,吃起来有一种脆甜,是小朋友们的最爱。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我觉得,好吃喝实在是人生的必需,它既供养我们的生命,还带给我们温暖与亲情的记忆,是人生最普遍最牢靠的乐趣,比如苏东坡这样独步今古的人,对吃喝的研究就绝不亚于诗书画印。我虽比不了先生的才情,但对于老家的吃喝,却是喜欢得入心入肺。话说回来,最平常的才是最真切的,包括吃喝。我的记忆里,感触最深的,是活泼泼地生长在季节里的那些吃食。比如五月底六月初,将新土豆和碧绿、鲜嫩的豇豆,放青花椒与盐,淡淡地煮一锅汤,就着刚蒸出的白馍,真是自然而醇香。或者八九月份,将新核桃剁碎,加葱末和盐,包成馄饨,我们叫做扁食,也是应时的美味。又如中秋时节,刚打下的新米,在烧茶罐罐里,慢慢熬出的米汤,你可以什么调料都不放,就能吃几大碗。这些吃喝,因为应时,所以稀少,一年里只有一小段时间能够吃到。它们和着四季的流转,给人长久的回味与念想,也承载着农耕传统里,丰富的生命形态与内涵,蕴含着吃惯大棚蔬菜的现代人,无法理解的生活意义。

老家的吃喝,在一个庄子里,大同小异,但是因为每家人的口味、习惯不同,或者这家的媳妇娶的是西淮坝的,那家又娶的是乐素河的,甚至还有来自外县、外省的,就给我们的吃喝,带来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变化,甚至改良。因此,你到各家各户去吃饭,同一种吃喝,也有不同的配料,不同的滋味。如同写文章,同一种事物,一千个人,写出来是一千种面貌。相反,高级酒店里那些精致的菜肴,虽有着繁复的花式、漂亮的色泽、文艺范的名字,味道却山重水复,东西南北,千人一面。那些特色小店、家常便饭,反而更让人青睐。因此,每每我们要回老家,我妈总是头天晚上就泡上黄豆,第二天中午好好的做一顿菜豆腐面,这是我和所有在外头的人,统一的最爱。一顿吃完,就不想吃下午饭。我们总是想再吃顿搅团,但按照我们的习惯,下午总是要吃肉喝酒。肉是自己喂的年猪熏出的腊肉,菜是自留地里种的,味道呢,是童年的味道,也是拒绝不了的吃喝。所以,想吃顿搅团,不敢说要等到猴年马月,最起码是望眼欲穿了。


-END-



【本文作者】裴祯祥,80后,陕西省作协会员。1999年开始写作, 作品散见于《诗刊》《延河》等报刊,出版诗集《指尖上的舞蹈》《水果街》。现居陕西略阳县。

点读裴祯祥其它作品:

·2017,我和读书村

·与褒姒交谈

·一个青年作家眼中的路遥:路遥的土气与高贵

·树的记忆

·玫瑰骄傲于它的无用

·爬山

读书村dushucun2015—鲜活·有质地·接地气

主持人:丁小村

联系QQ及邮箱:12545194@qq.com

微信交流群:二村(丁小村言、读书村)读者作者交流群

微信扫描或者长按下边二维码订阅丁小村言

有趣、有质、有味儿:文艺的、思想的、感性的

点击下面“原文阅读”阅读有趣的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