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旧时御堂燕 当代金屋雀-荷兰国际管家学院的面孔

2015-06-16 万升洋 Future出国

20世纪末,荷兰阿姆斯特丹东区的东方城堡一直安静的矗立着,很多不熟古堡历史的路人很容易忽略它的存在,曾经作为荷兰王室行宫的古堡的墙体已然斑驳,若不是周围盛放的郁金香的衬托,它会显得更加陈旧,正当古堡的拥趸认为它将湮没在荷兰历史长河中的时候,一所学校拯救了它,并且让它在新世纪曙光来临之前重新焕发出新的光彩。

在新旧世纪交替的十字路口,似乎一切事物都要举行一个和过去告别的仪式,或悲壮,或欢乐,而东方城堡的告别仪式既简单又自然,因为荷兰国际管家学院入驻其中就宣告了这项仪式的完成,该校的进入倒也符合古堡的旧时身份,因为这所学校本身就是因培养顶级私人管家而生的,令创办者罗伯特·温尼克斯惊喜不已的是,荷兰王室主动推荐退休的前皇家管家充当学院的老师,尽管温尼克斯作为顶级管家服务过五任美国总统,但仍然被王室的慷慨感动。这一行为被解读为王室对于旧日时光情怀的追念,当然王室协助学院充实教师力量的举动,与荷兰女王一向大度平和的性格也不如关系,这个传奇女王会因为参会迟到而低下头向主办方鞠躬道歉,也可以穿着朴素衣衫,坐在普通观众席观看演出,以至于被旁边荷兰人认为是哪个邻家老奶奶。

琐碎而有序

当你走进学校,穿着燕尾服的学生以最优雅的姿态为你打开门的一刹那,会让你感觉恍若身处那座赫赫有名的唐顿庄园,只不过这里没有刀光剑影的贵族争斗,只有繁忙有序的培训节奏。荷兰国际管家学院的课程紧密而丰富。细节,绝对是这所学校的第一要旨,学生管理自不必说,即使学生身势语和交流方式的细微变化,都会被这些挑剔的,曾经服务过王室首脑的前管家们捕捉到,看到不恰当的表现,管家前辈们会不留情面的批评学生,零容忍的态度才能保证学校每一个毕业生的合格严谨的服务,一个被忽略的细节也许就会成为损害学校声誉的污点。紧随批评之后的自然是合格的示范,在这个过程中,所有学生都鸦雀无声的站立旁边观看,因此学校对于学生的观察和理解力的要求非常严格。

荷兰国际管家学院的课程表面上看起来是粗线条的,但如果深入每一项课程当中,就会看到学校课程设计者的别具匠心,他们会将涉及餐桌、衣服、交流、烹饪等项目进一步细化,让人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学校关于人员管理的课程,在这里面学生会接受面试、雇佣、解雇以及时间管理的培训,单单看完这个课程的介绍和说明就已经能感受到它的繁琐和细致,更别提学生的学习了,相信每一位毕业生都经历过它的洗礼,而这只是在管家学院学习的第一步,所以在外界看来惬意的管家学院的学习生活只是假象,更多的是复杂和艰苦,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甚至超越了一般大学的学生,这也是由他们的服务对象决定的,从私人游艇到会所,从高档别墅到奢华舞会,这些看起来耀眼夺目的毕业生未来舞台背后,将是学生们日复一日的汗水浇灌,能够从容地站在这些舞台之上,已经算是一个刚刚毕业的管家实习生的胜利。

管家学院就像一个大庄园,里面所有教室都在忙碌着,斟酒的咕咚声,摆放收拾盘碟的细小响动构成了学校独特的交响曲,虽然紧张繁忙,但一切好像都被一双看不见的手控制着,有序而安静,以至于会觉得他们在准备一场丰盛的宴会,而忽略了学校的真实内涵。

当风车遇到丝绸

如今的管家早已超出了中世纪欧洲的生活管理范畴,如美国和德国的管家甚至都承担起主人因故无法管理企业而代为掌权的职责,所以复合型是管家文化的主流趋势,荷兰国际管家学院也相应的增加了相关课程,前文提到的人员管理课程就是管家学院转型的表现。学校管理者没有固步自封,虽然聘请了许多原来的皇室管家,但皇室略显封闭的氛围并没有影响到学校的运转,相反学校也将目光投向了“风车之国”国境之外的世界其他角落,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它的第一站是中国——奢侈品文化起步最晚的发展中国家。对于选择中国的理由,温尼克斯直言是因为看到了中国取得的经济发展成就带来的对于更高层次物质精神需求的旺盛,这对于荷兰管家学院来说是一方不可多得的宝地,无论是生源还是顶级私人服务的潜在需求者,都让温尼克斯兴奋不已。

如今荷兰国际管家学院的第一家海外分院已经落户“天府之国”成都,这个号称中国最会生活的城市之一会给这所老牌海外管家摇篮带来什么?学校东方面孔的出现被认为是“风车遇到丝绸”,这两样分别代表本国的文化符号的碰撞交融能否产生绚烂火花?亟待荷兰国际管家学院精彩破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