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朗朗书香地 铿锵英雄城 走近法国德萨伊中学

2015-08-11 万升洋 Future出国

德萨伊中学的诞生充满了黑色幽默。当时的让松·德萨伊已经是名震巴黎的大律师,作为上流社会一员的德萨伊的婚姻生活,却没有因为财富的增多而提升,反而降到了谷底,某天他发现了妻子与其情人的一封信,其中暧昧亲密的话语让这位“视脸面如生命”的成功人士恼羞成怒,一旦整个巴黎市民都知道他被戴了“绿帽子”,颜面何存,于是他毫不犹豫的跟妻子提出离婚,这件事甚至成为当年巴黎市民津津乐道的话题,也成为各大报章争相报道的新闻。

这次失败的婚姻让他彻底改变了对财富的看法,于是在离婚协议中他并没有给妻子留半点钱,而是果断将自己的财富全部捐给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政府,不过在捐赠的时候,德萨伊提出了自己的要求,那就是这笔财富必须用于建造一所现代中学以提供先进的教育,同时他还强调这所学校只允许招收男生,女生一律不准入学,这让笔者不禁想到那则著名的关于诺贝尔奖的传说,那就是因为诺贝尔妻子有了外遇,并且妻子的情人是一位数学家,因此诺贝尔奖从成立到现在始终不设数学奖,及其相似的两个经历,虽然存在更多的报复和赌气的成分,但无形中也给诺贝尔奖和德萨伊中学增添了几分传奇色彩。

很奇怪,到现在为止都没有一个人能准确说出德萨伊中学成立的具体年份,于是连官方校史也将时间模糊成19世纪80年代,不过德萨伊中学成立当天的庆典却是隆重的,学校邀请了住在德萨伊中学附近的维克多·雨果,这个写出了《巴黎圣母院》等世界巨著的法兰西文豪,在当天的学校成立演讲中却一改往日犀利的个性,热情洋溢,并且充满友善的演讲感动着在场的每一位师生,因为有了文学巨匠的助阵,德萨伊中学的成立的新闻热度,丝毫不亚于它的捐赠人让松·德萨伊当年的“离婚风波”。

19世纪末,女生入学禁令终于被解除,也许本身这条禁令就带有戏谑和孩子气的意味,所以解除的时候也没有遇到什么障碍,似乎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不得不说,德萨伊中学在法国开了政府公办高中的先河,满是法国旧王朝和皇室创办的巴黎学校中,德萨伊中学显得特立独行。随着学校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奉行的一套不同于封建时期的教学方式,极大地吸引了巴黎新兴上流社会家庭的目光,很多亿万富翁都将自己的子女送入这所学校,甚至有一段时间,德萨伊中学成为衡量家庭财富的标准,只有子女在德萨伊中学读书,才能算是巴黎新兴富人圈中的一员,普通家庭的孩子也会因为在德萨伊中学读书,而赢得周围邻居一片艳羡的目光和称赞。

和巴黎其它中学不同的是,德萨伊中学不仅将培养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人才列为培养目标,更重要的是它还将军事人才作为培养重点,从该校校训:用书本和利剑捍卫国家尊严就可见一斑,也许是长期作为男校的存在,使得德萨伊中学多了几分血性和豪气,而这所学校的毕业生很大一部分都选择了投笔从戎,他们或参加了法国陆军,在陆地战场上驰骋;或怀揣着“男儿志在四方”的豪情投身海军,在全球大洋中劈波斩浪,他们也确实践行着那句永恒的校训,比如在那个战云密布的1944年。

这一年,几百名生活在德国法西斯铁蹄下的德萨伊学生,毅然休学加入了法国自由抵抗组织,并且被德塔西尼将军的第一集团军招收,他们在阿尔萨斯向德国法西斯军队进攻,一年的浴血奋战让其中的不少成员牺牲,幸存的战士依然在坚持,并且终于等到了1945年的胜利曙光,他们还加入了指引并迎接巴顿将军率领的盟军进入巴黎的队伍行列,看着香榭丽舍大道两旁欢呼的人群,再想想长眠在阿尔萨斯冰冷森林中的战友,他们只能以泪洗面,只能说他们没有辜负德萨伊给予他们的那份勇气和捍卫尊严的信念。

德萨伊中学对于国家英雄有一种独特的感情,以至于在学校的走廊里挂着所有法国英雄的纪念牌匾,其中罗兰·加洛斯的名字格外醒目,作为法国飞行员的他虽然不是最优秀的,但他是第一个无间断飞跃地中海的飞行员,也是法国战斗机飞行员的先驱,以他名字命名的网球场更是成为世界大满贯赛事——法国网球公开赛的主场。

硝烟早已远去,而德萨伊并没有因此而迷失自己,反而在新的战场迅速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连续几年蝉联法国中学王牌班级的“十一班”和“十二班”就是证明,这两个班级的学生均经过严格考试和学术考查,学生禀赋都可以用才华横溢来形容,每年考试成绩名列前茅自不必说,单是每位学生展现出来的在综合素质方面的过人能力就已然让人惊叹。

60年前,这里的毕业生以参军为荣;60年后的今天,这里的毕业生以进入商学院为傲。亦文亦武,一张一弛的音符弹奏出雄壮的世纪交响,在历史长河中回响,在未来憧憬中延伸。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