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九星争辉 光耀英伦 英国公学的前世今生

2015-10-16 Future出国

任性的传统英国贵族,最重视的莫过于家族香火的延续和豪门荣光的继承,因此也就将子女的培养目标设定为“担任国家事务领导政治活动家”。普通的学校显然已经无法满足这一要求,于是专为贵族和英国上层家庭子女单独设立学校的想法呼之欲出。

公学非“公”

英国的公学已历经六百年,可如今真正享誉世界的九大公学格局,却是在1861年皇家委员会的决议通过之后才初步形成的。就在这纸协议通过之前的400年,英国贵族、国务活动家、知名宗教人士以及慈善家就已经开始了“公学”的实践,由于组成人员的关系,最早的公学大多以培养神职人员的文法学校的形式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文法学校由于生源质量高,学术成就较其他学校出色,就成为贵族们的香饽饽,他们慷慨解囊的结果就是这部分文法学校由单一的普通学校,过渡到纯贵族寄宿学校,公学的萌芽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开始滋长。

1382年成立的温切斯特公学,可谓英国公学的鼻祖,也许是贵族们看到了这一新类型学校的广阔前景,1440年伊顿、哈罗、什鲁斯伯里等一批公学相继成立,即便经历了维多利亚时期的“公学黄金时代”,在近代公学格局形成之前的19世纪中叶,学校数量也不过二、三十所,水平参差不齐的现实,也使得规范和统一公学体系成为迫在眉睫的关键。

“九大公学格局”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前文提到的皇家委员会的决议认可的最初的九大公学,却被后来通过的公学法案推翻,认可的学校数量也由9所降为7所,直到1869年成立的校长联合会的“其下属学校都应称为公学”的决议,才为日后形成的近现代公学体系奠定了基础,“公学”,也正式成为英国教育的特色符号。

起初,公学的名称很容易让人误会为这些学校是由政府出资成立,而实际却都是私立精英学校,之所以称为公学只是代表这些学校在招生时是公开的,对种族、宗教和地区没有严格的限制。

公学恒久远 灵魂永流传

六百年屹立不倒,英国公学体系堪称传奇。从14世纪到现在,尽管公学数量不断增加,生源背景更加多元,课程设置不断调整,但每一所公学的内在精神却从来没有发生改变,因为历届公学领导者都相信:精神不灭,学校才能永恒,它是维系公学存在的最根本的基础。除此以外,英国的公学能永葆常青,还要拜其传统的招生制度所赐,因为早期的公学生源性别单一,有些学校只招收男生,而有些学校却是十足的女校,单一性也是精神传承的基础,能够很好地将对学校的价值观认同感完整的保留下来。

英国公学传承的不仅是灵魂,其严苛的教学风格也被完整的继承并发扬,无论你是皇室贵胄,还是平民子女,在公学都是一律平等的,公学的制度就像一条“红线”,谁也无法逾越。公学制度严苛的程度是外界所无法想象的,不过通过很多公学毕业生把母校比作“监狱”的做法,就不免可以想象身居其中时的情景。从头发的长短,到服装和走路的姿势,每一个细节都充斥着“规矩”色彩,无怪乎伊顿公学的学生们感慨:我们唯一的自由就是可以解开校服西装背心最下面的那粒纽扣,显一显我们的得意。作为公学的学生,与抽烟、赌博绝缘,汽车对于他们来说更是天方夜谭。

这一切均体现着公学创立者们对学生坚强性格磨练的良苦用心,校方始终认为贵族家庭对子女的娇宠和溺爱,已经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发展,甚至会让学生面临堕落的危险,因此公学普遍提供的是简陋的粗茶淡饭和坚硬的木板床铺,冬天开窗睡觉和冷水浴早已成为公学学生的家常便饭,统一的校服和发型,已经让同处一室的皇室贵胄和市井布衣不分彼此,当年“哈里王子被同学剃头恶搞”的话题,甚至还成为报纸的头条,即使英国女王在看到这则新闻时也并未大动肝火,对公学制度的熟知让她不得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如果说制度是公学这辆“老爷车”奔驰不辍的内部保障的话,那么完善的学校运营体制则是其永恒的能量来源。校董会参与学校内部管理的独立自主的管理模式,不仅排除了来自政府教育部门对教学的影响,而且在人事任免、资金筹集以及工作分配上的自由权利,更能客观的把握学校的发展走向,从而保证了学校决策的合理性。

自我修正 不断扬弃

在大多数外人眼里,英国公学是精英与领袖的完美化身,但随着现在教育理念的不断革新,也有不少教育人士提出了异议,他们认为公学的传统理念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其中的一些因素与如今这个时代似乎有些不合拍,例如公学盛行的体罚学生传统,就被不少人视为是“野蛮和粗暴”的,这将会导致学生与教师中间的对立情绪。另外,由于每年牛津和剑桥录取的学生中,很大一部分来自于英国公学,这也招致了不少人士的抨击,认为这有悖于教育公平。

其实,后一种指责更多的是嫉妒使然,英国公学学生综合素质优秀,牛津和剑桥录取理所当然,但前一种问题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已经引起了公学管理者们的关注,例如公学委员会提出的让出一部分学生名额给普通家庭子女的“一体化计划”,以及工党政府利用行政手段取消公学学生管理制度当中的暴力成分。

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完美无瑕,对于已经存在了六百年的英国公学更是如此。好在成熟的体系已经具备了自我修正和扬弃的功能,才使得英国公学像晴朗夜空的繁星,照耀着英伦三岛,照亮了未来的教育之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