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涅槃重生的“火凤凰” 芝加哥大学

2015-10-18 大卫 Future出国

当你看到位于伊利诺伊州的芝加哥大学的“火凤凰”校徽时,就能大致猜出这所学校的坎坷历史。的确,芝加哥大学正像那只始终昂首以立的火凤凰,历经了令人唏嘘不已的重生之路。起初,那所与芝加哥大学同名的,由浸信会创办的教会学校受困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而倒闭,是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拯救了这所学校,但是根据家族传统,洛克菲勒在做出捐助决定时宣布只提供起步资金,而后续的运营则需要学校自己来完成,之前洛克菲勒捐助过的机构因为无法自谋生路而倒闭,为了避免芝加哥大学的“二次流产”,威廉•林尼•哈珀——这位芝加哥大学的首任校长凭借自己出色的口才和个人魅力,居然成功说服老洛克菲勒改变了之前的决定,事后证明,投资芝加哥大学是这个家族“最明智的一次投资”。

“偏执狂”哈珀
可以说,如果没有当初哈珀执著游说洛克菲勒,芝加哥大学也许还会如其前身般无声无息的消失,而正是由于这次与洛克菲勒面对面的“交锋”,也让这个石油大王看到了哈珀出色的领导力,在他眼里,哈珀俨然已经是这所亲自投资创办的大学校长的不二人选,为了更好地挖掘他的潜力,一开始洛克菲勒只是将其作为助手,而内心也早已锁定学校校长的哈珀却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急躁,反而虚心的和洛克菲勒学习管理之道。就在创校两年后的1892年,时年37岁的哈珀成为芝加哥大学的首任校长。


年轻带来的活力,使得哈珀迅速进入了角色。甫一上任,他就做出了在当时看来史无前例的举动,那就是祭起洛克菲勒传授的杀手锏——天才的鼓动力,说服了八位大学校长和二十余名系主任做出辞职的决定,而心甘情愿的来到年轻的芝加哥大学执教,最为传奇的一次是哈珀去当时心理学研究最出色的克拉克大学访问,短暂的访问结束后,三分之二的老师同意辞职,这让克拉克大学都错愕不已,谁也不知道哈珀跟他们说了什么,但最终的结局是这些辞职的教师获得了芝加哥大学的聘书。这一今天看来都是“天方夜谭”的做法着实让哈珀的名字在美国高等教育界“一炮打响”,很多美国大学校长都在惊叹“芝加哥大学似乎一夜之间就跻身美国名校行列了”。深受洪堡大学“教研合一”理念熏陶的哈珀,自然也将建立教学研究体系作为芝加哥大学的首要任务,他将美国大学的人文学科大学与德国的研究型大学优势有机的结合起来,并且主张学生应该先在社区大学完成基础课程的学习,他的思想成为日后美国社区大学的理论先导。


“这里每片碎屑都是新的,却如苍山一般牢固。”哈珀看着通过自己夜以继日努力工作而拔地而起的一座座新教学楼,发出了由衷的感叹,这个在外人看来有些偏执和狂热的年轻校长,第一次流下了眼泪,他没有辜负老洛克菲勒的“恩泽与教诲”。


“芝加哥大学匆忙的年轻人”哈珀精力充沛,在管理学校行政事务的同时,居然还能抽出时间参与教学和写作,直至他在49岁时因癌症而英年早逝。他是斗士,与生命抗争;他是黄牛,耕耘不辍。


益智厚生
“提升知识,以充实人生”是每一个芝加哥大学师生谨遵的训导,后来有人干脆将其精简为“益智厚生”四个字。由于完整继承了“洪堡精神”,使得芝加哥在同类美国大学中具备更浓郁的学术味道。虽然学校尚属美国大学家族中的“年轻人”,但它已形成了为世人称道的“芝加哥学派”,这个涉及经济学、社会学、法学、文学、建筑学以及气象学的庞大学派。通过宏观教育与实验的结合,让该学派保持着严谨创新的风格。


也许是首任校长的“年轻化”,芝加哥大学似乎总像一个“不安分的小伙子”,在与时代同步的过程中,也不忘通过变革来强大自己。在历次变革中,当属第五任校长罗伯特•哈群斯在任时最为深刻。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芝加哥大学声名如日中天,但学术课程和职业课程之间过于封闭的现实严重阻碍了学术建设,问题的严峻性让哈斯群迫不及待的推出了“芝加哥计划”,在将研究生院进行优化重组的基础上,推出了面向本科新生的核心课程,这些课程当中既包含学术型课程,也涵盖了实践性更强的职业型课程,无论从数量还是要求来看,芝加哥大学的本科核心课程都是严苛的,这对于每一个在该校就读的大一和大二学生来说都是严峻的考验,能安稳度过前两年的学生,在芝加哥大学看来都是强者。


走在芝加哥的校园内,犹如走入了一个欧洲中世纪城堡群,在哥特式建筑“森林”中不仅隐藏着世界上第一座可控核反应堆“芝加哥一号”的纪念雕塑,还有美国大师级建筑师兰克•劳埃德•赖特的杰作 “罗比之家”,每一栋建筑都在诉说一个时代,从女权主义的喧嚣到“曼哈顿计划”的神秘莫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