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界限感”的智慧 我眼中的美国教育自由度

2016-01-08 祁彬 Future出国



在去美国学幼儿教育之前,我脑海中对于美国孩子成长环境和教育风格的认知同其他中国人一样,都会认为这个国家的孩子都属于“放养型”,父母几乎不会对孩子的成长横加干涉,也不会因为孩子的顶撞而棍棒相加,当时在国内看到的关于美国幼儿教育的资料之后,就会不自觉的产生一股羡慕之情,最初促使我去美国读幼儿教育专业的动力,其实也是因为对这个拥有世界最发达教育体系和最先进教育理念的国家的好奇。

讨好孩子反遭“欺”

虽然在美国学习期间,老师也会给我们模拟若干幼儿教育典型场景,但那毕竟是课堂,很多场景都是常规和典型的,要想真正了解和感受美国“熊孩子”们的风格,必须真正走到他们身边,只有跟他们在一起相处,才能从他们的言行举止等细节上找到我想要了解的东西。于是,我申请了学校为国际学生提供的幼儿园的实习机会。


顺利获得实习批准的我,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一来到了附近的一所幼儿园,这所幼儿园我每天上课都会路过,也从邻居和师姐那里听说过关于这家幼儿园孩子调皮捣蛋的事例,不过自认为从小经受过严苛的中式教育考验的我,还是能够应付这些孩子的。按照老师的安排,我来到了号称全幼儿园调皮学生集中的班级,本来我准备给他们来个“下马威”,用严格的方式去约束他们,但是一看到他们那一双双可爱的蓝眼睛,我就放弃了之前的念头,再加上我只是一个实习生,初来乍到应该给他们留下一个好印象,所以心里那个“儒师”的念头终于战胜了“严师”念头。


孩子们看到我这个新老师,还算给面子,纷纷围拢过来上下打量我,也许是好奇于我这个东方面孔,也许是对于我这个新老师还略感陌生,原本叽叽喳喳的他们突然安静下来。为了避免尴尬局面的出现,我主动对他们报以微笑,并且用孩子们能接受的语言跟他们问好,为了消除他们的距离感,我主动蹲下来跟站在最前面的一个女孩聊天,要知道当时我的腰伤刚刚恢复,但是为了能尽快融入他们的生活,也算是豁出去了。就这样,我很快进入了角色,也会跟他们一起玩耍。


一个月之后的某天,当我按照学校的要求让孩子们去完成一项任务的时候,他们却集体“罢工”了,领头的孩子带着其他孩子跑到了另外一个角落里自顾自的疯玩起来,这一切对我来说真是始料未及的,也许是他们这一个月来尚属良好的表现让我放松了警惕,面对这一切我显得有些手足无措,看来之前的表现都是假象,那是因为他们还跟我不是很熟悉,会有所忌惮。可是这一个月来我的温柔教法让他们很快尝到了甜头,所以那种调皮的本性才表现出来。


此时我只有选择求助于幼儿园的老师了,在他们的帮助下好不容易让孩子们安静下来,并且完成了既定的任务。午休的时候,我被园长叫进了办公室,我已经做好了挨批的准备,可是他的脸上并没有丝毫的愠色,而是平心静气地告诉我以后不要纵容这些孩子,年轻气盛的我跟校长辩解,说了自己对于美国教育宽松自由的认知,也阐述了自己采取这种方式的原因。校长在表示理解的基础上,告诉我之前对于美国幼儿教育的认识是片面的,他承认美国孩子的成长空间是自由和平等的,但是这个自由是存在边界的,孩子一旦失去了“界限感”就会变成一匹匹脱缰的野马,无论对于今后老师的教学还是孩子未来的发展都是不利的。校长的话完全颠覆了我之前在国内对于美国教育的认知,后来我尽力在实习过程中,在自由与规则之间平衡,我过去给孩子们留下的“慈师”印象也逐渐消散,之前的不听老师指令的情况再也没有发生过,这次实习也成为我幼教生涯的全新起点。


规则是自由的保障

当我研究生快要毕业的时候,又申请到了去一所小学实习的机会,和幼儿园不同的是,这里对学生的要求更为严格,在我上岗之前,学校的老师也会跟我详细讲解学校的校规和教学秩序方面的内容,这又改变了我之前对于美国小学教师那种随意自由的肤浅认识,表面上看起来他们的上课方式很随意,但背后都是有细致的规则进行约束的。


实习第一天,我的重点在于观察美国老师的课上表现。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那天上课过程中,老师花了很多时间给刚入学的孩子们讲解学校所谓的规则,细致到会带着学生们学习如何在楼道里行走,直到学生在楼道里不会东张西望和发出怪异的声音才算合格,而正课的时候,老师除了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以外,还会布置一些关于阅读和科学课的任务。让我惊奇的是,整个一节课,讲解规则的时间要远远长于正课时间,当我把这个疑惑告诉那位老师的时候,她只回答我了一句话:“规则是自由的保障。”


后来又陆续在美国几所小学实习了一段时间,让我感触最深的并不是他们的先进教法,而是对于规则的重视。美国老师给学生讲规则的时候,并不是那种强制性灌输的方式,而是在讲解时告诉学生制定规则的原因所在,以及遵守这项规则可以避免的麻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