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隐士的“现世”雄心 走近美国凯特中学

2016-02-17 万升洋 Future出国

美国凯特中学对于今天的一个25岁的哈佛毕业生来说,他的去向无非就是华尔街的投行,抑或是政府智库,还有可能是某知名NGO组织。可是100年前,一位同样25岁的哈佛毕业生却选择了去加州的山野做一名隐士。

即便在20世纪初的美国,这位叫做Curtis Wolsey Cate的选择依然算是另类,中学毕业于一所拉丁学校的他,从小就有着与众不同的思维,因此家人并没有阻止他的“隐士之旅”,并且还都认为他的此番“修行”必定会助他在未来大有作为,幸运的是,家人的预言最终应验。其实,Curtis Wolsey Cate并非真正远离红尘,遁世而居,他是要在广阔的山野间寻找一块能实现他远大抱负的场地。他的理想很简单:创办一所中学;他的理想很不简单:让这所学校享誉世界。

   

这精心谱就美版《陋室铭》


   由于地形原因,在这峰峦起伏的山地丘陵地带,想找到一块像样的平地谈何容易,再加上Curtis Wolsey Cate是只身前往,没有任何助手来帮助他一起克服困难,所以这“隐士之旅”就真的变成了僧侣般的苦修。山里变化无常的气温,加上数不清的蚊虫叮咬虽然让他吃尽苦头,但是那颗寻找梦想飞地的雄心却丝毫未减。


   “功夫不负苦心人”,他终于在Carpinteria找到了一块地,虽然地面还略有起伏,但这已经是山区最平整的场地了,只要略加休整是可以作为学校用地的,并且这块地毗邻小镇,一定的人口数量还能保证学校初始的生源,以及建校所需的劳动力。


1910年,学校初步建成,但是并没有按照私校惯例以创校人的名字命名,而是以米拉玛学校的面目出现,即便在一年以后的1911年学校更名,也并没有以创校人Cate的名字姓氏命名,而是以圣塔芭芭拉学校的新面孔正式招生,初期只有12位男生入学,虽然看起来很尴尬,但这已经让Cate很满足了,要知道这个地方不比繁华的纽约和华盛顿。


不过,当时的圣塔芭芭拉学校的主要问题并不是生源,缺乏水源加热设备、食品烘焙设备以及供电设备才是学校面临的最棘手的难题,主要是因为场地有限,除了校舍以外没有更多的空间来安放这些设备,而这些设备又是学校不可或缺的,所以拓展校舍面积就成为当务之急。这让人想起了中国诗人刘禹锡的那篇《陋室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但是,Cate并没有刘禹锡那般清幽雅致的情怀,忧心忡忡的他再一次走出山地,去为自己的学校扩建而筹款,这倒应了《陋室铭》当中的那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学校正是因为有了Cate这尊“大仙”而生机盎然。

鼎故革新 学校定型


   Cate虽然一直守护着学校,但久居深山的他并没有固步自封,他特别善于吸收其他学校的优秀经验,这也许与他在哈佛接受的教育有关。当他得知附近的撒切尔中学实行了一种新的英语教学项目之后,他果断斥资引进了这套项目,应用于自己的学校教学,同时为了让学生能够获得更为多元化的素质提升,他又买了好几十匹小马驹,并且将它们安排给每一位男生,他试图通过让学生与动物的接触,进一步感知大自然赋予他们的那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看似已经步入正轨的学校,在Cate眼里依然不尽如人意,他还是觉得场地过于狭窄,而且校舍外型略显简陋,于是他又买下了圣塔芭芭拉山附近的一座农场作为学校新的校舍,并且邀请校董会主席,同时又是圣公会主教的约瑟夫的儿子来重新设计学校。就这样,学校第一座像样的建筑终于在设计师的手上于1929年落成,同时设计师也为学生们设计了新的马厩,而旧马厩也在Cate的建议下,被完整迁移到旧校址,以作为校史纪念地的一部分,而这座马厩也成为创业之初留下的唯一的建筑。


    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Cate想让全体师生都铭记当年创业的艰辛,如果他真的知道《陋室铭》这首诗,相信他还会将其作为学校每个学生的必备名篇呢。从1929年到现在,学校的所有建筑都沿袭了约瑟夫主教儿子采用的蒙特雷设计风格,外形上分散自由的校舍布局,其实在内在精神上都有着紧密的联系。

永远的国王


    1950年Cate选择了退休,在他即将离开这所亲手创办的学校的时候,学校董事会决定正式将学校更名为凯特学校,这也正是基于他为学校的创办以及赋予的学校美好愿景的荣誉褒奖,尽管Cate一再表示受之有愧,但是他最终接受了这个无价的退休礼物。在他离开学校的那天早上,学生们成群结队的从宿舍里面走出来目送老校长的远去,因为老校长早已成为他们每个人心目中的“国王”,并且是永远的国王,他们忘不了老校长在每天晚饭之后为他们深情朗读世界名著的场景。为了回报师生们对他的厚爱,老校长在临别时又朗读了一段他最喜欢的那本《加州学校人生》中的文章。


   当他含着热泪,声情并茂的读完最后一个单词之后,师生们都跑过去拉着他的手。此时的他最想问自己的是:我还能回来吗?后来他真的回来了。1976年1月3日的那个寒冬,老校长以91岁高龄善终,骨灰被安放在凯特中学校园中央的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纪念教堂,他真的可以永远看着无数学生循着他当年的足迹来到这所隐于山谷,名于现世的学校追寻梦想,并且看到了这所学校步入辉煌的全过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