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时事播报】艺术之旅印象记——明斯特远足

2017-07-11 顾丞峰 N视觉




明斯特远足

                     ——明斯特雕塑展散记


作者:顾丞峰


明斯特是德国中部的一个小城,如果没有明斯特雕塑展(Skulptur Projekte Münster),艺术圈的人们很难知道这个小城。恰逢十年一次的明斯特雕塑展在威双、卡塞尔、巴塞尔同时举办,不说千载难逢,起码凡人如我也许此生只能恭逢一次,难得难得。


这个小城有些像国内的城市,呈中心放射状态,有护城河围绕;城市不大。宁静、闲适。

明斯特,一个幽静的小城

小城一角

明斯特雕塑展是以美术馆为中心展开的,本次明斯特雕塑展,共有30件新创作作品,连同以往历届遗留作品,散落在内城与外城各个角落。


以前我对明斯特雕塑展不能说不知道,记得二十几年前我在《江苏画刊》工作的时候,一位欧洲的朋友寄来明斯作品的反转片,那应该是1997年,没错。

明斯特美术馆是明斯特雕塑展的中心地带

美术馆旁熟悉的亨利·摩尔

小城有护城河围绕,护城河畔有一条环城的自行车道。绿树如荫。租了自行车,围绕城市兜上一圈,美不胜收,即使不看作品心情也为之大好。

绿树如荫

护城河边的闲适

贴心的租车导引

天价单车近百元一次

当地可租的自行车是脚闸(脚向后蹬立即停车,这种车以前在中国北方有),加上座位很高,一开始驾驭起来很不习惯。但不能不说,德国制造的质量没话说。


城市各处大师作品不少,一切在于发现——暮然回首,当你发现一座你所熟识的雕塑或装置,那种快乐感难以言表。这才真正明白组委会的深切用意:作品的展示为这个城市,让人们在步行和骑行中领略这个城市。


明斯特雕塑展不像威尼斯双年展和卡塞尔文献展的规模在不断扩充,有人曾经提出每隔十年一次展览时间太长,无论从艺术家还是旅游角度都该扩张,建议先五年举办一次。这个建议被组委会否定了。德国人就是那么轴,佩服。

汤姆·奥特尼斯作品

看细节可以看到机械装置上各种小人,生动可爱

丹尼尔·布伦的条纹状门,已是耳熟能详

贾斯汀·马瑟利的《尼采之石》。里面能发出声音

黄永砯的鞋架,上海双年展上人们曾经看过更大型的。

一边骑车一边享受城市的美景,不小心发现河的中央居然赫然站立一只马桶,不用说也是作品之一。

城外河上,风景迷人

河中,竖着一个坐便器,那当然是作品。

寻觅的感觉还是苦中有乐的,每每发现一些熟悉的作品,心中一阵欢喜。

这是往届的作品,那么眼熟。

前届雕塑展作品

主办方估计展开一种寻找模式也是为了增加一种趣味吧,于是对作品的标注也不是那么清楚,大大小小,没有规律可寻,各个时期的作品混杂。这样的展览布置除了要人感觉处处是作品的错觉之外还出现了一些可爱的蹭展者,他们会把自己的作品放在一个不经意的地点,调侃一下气氛。

Ayse Erkmen作品《喷泉素描》

杰夫·昆斯作品

布鲁斯·瑙曼往届作品《方形凹陷》

墓地上的悬挂作品

小城周边偶见古堡

在街头不小心会错过作品Emoka Ogboh的《通过月亮狗的通道》。经过那个涵洞,果然有奇妙的音乐。

Thomas Schutte的《核庙》

丹·格雷厄姆的往届作品《八角亭》

随处有放松之处

一天的寻找发现结束了,体力所限,我们能看到的作品也许只有一半多,组委会经常有意不将作品标示得太清楚,看来目的是让每个观者都走遍城市各个角落。明白了这个用意,那些仍未能一赌的作品,我们便不大遗憾了。其实,你任何时候来到这个小城,都会有作品被发现,作品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发现的过程。


但我不明白的是,本次展览的主题彰显,不也是在模糊中了吗?




编辑zhutoumeire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