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访谈】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游戏——忻海洲访谈

2017-08-25 刘淳 忻海洲 N视觉


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游戏


刘淳  忻海洲 | 文


人物



忻海洲

1966年5月出生于四川成都,1981年考入四川美术学院附中,1985年考入四川美术学院版画系,1992年调回四川美术学院版画系任教至今。作品多次参加海内外各种规模的展览。




1


不要把时间放在无谓的生活琐事上

 

忻海洲在《游戏规则》作品前

1992年

刘淳:你是90年代被批评家称之为"玩世现实主义"的代表性艺术家之一,许多年过去了,中国社会发生了较大变化,你的艺术样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一直在想,时代的变化首先是人的心理的变化,而这一变化往往和个人经历有关,可以谈谈你的经历吗?

 

忻海洲:我们家只有我一个小孩,母亲是工人,父亲是地质队从事科研的技术人员,长期工作在外。从小我大部分时间是与我善良而温和的母亲在一起的。父亲像一个影子,每年有一次短暂的探亲假。父亲每次都会带很多礼物回家,这些礼物往往成为我向小朋友们炫耀的武器。其实,从内心里我很羡慕那些有父母在身边又有兄弟姐妹的家庭。后来我感到那时的父亲给我的印象就像是基督山伯爵,他神秘而伟大,在我生活中忽隐忽现。

 

刘 :那么,你小时候是不是常感到孤独?

 

忻 :是的,可以这么说,而且我总是很阴郁,喜欢沉迷于幻想。从小到现在我都是感觉事物很快,但反应却很慢。可能是这些特质使我常常陷入思考,细细地去体会和玩味事物的表象与它背后的那一层关系。

 

刘 :应该说你是在一个比较平静的家庭中长大的。

 

忻 :是这样。但在这种平静的背后也许有某种不平静。


刘 :那你指的不平静是什么?

 

忻 :这只是我的猜测。有一年我和妻子回家过年,那天父亲非常高兴。寡言的父亲突然谈到了他的父亲。他说他父亲是上海青龙帮的,在我父亲很小的时候,有一天他父亲牵着他的手,指着上海工人文化宫对我父亲说 :"小子,这东西本来是你的,我打赌给输了。"我父亲说他父亲一生打打杀杀,有了二房以后却抽大烟得肺痨而死。我有些许的惊讶父亲身上的科学家气质。我想我父亲也许是因为看到这一切,才选择了与他父亲截然相反的生活方式。

 

刘 :那你父亲"文革"的时候是否挨过整?

 

忻 : "文革"时,父亲被视为"盲流的儿子",从事科研的权利被剥夺了。后来一直很抑郁,似乎性格都有所改变。这些多多少少会对家庭氛围有影响。父母现在老了,居住在成都,有一次我和妻子回重庆,父亲出来送我们,我一下子发现父亲已经很老了,不知为什么,我有种想哭的感觉。妻子对我说 :"父亲像一根稻草,随时都会被急驰的车所刮起的风带走……"


刘 :是不是你小时候在家中感到非常压抑?

 

忻 :压抑?也许有一点吧 ! 其实无论是在哪一种境遇的家庭中成长都会有它不完善的地方。但这种不完善会造成你身上的特点,我们只能希望这种特点会成为我们身上的优势。

 

刘 :你经常回成都看望老人吗?

 

忻 :不,没有。有时候一年只能回去一两次。


刘 :看来你不是一个孝子,重庆离成都这么近,该常常去看看。

 

忻 :看来我们对"孝子"的看法是不一样的,我的父母在年轻的时候大部分处于分居状态。在我看来他们现在才有了二人世界的生活。爱情不仅是年轻人的事情,我和父母在这个问题上很容易沟通。举一个例子,我父亲对我和妻子有个很小的要求,他说 :"你们在六十岁前都应该吃食堂,不要把时间放在无谓的生活琐事上。"

秃童 素描 

碳铅笔 

Bald-Headed Youth Pencil on Paper 

75x53cm 

1987



2


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游戏


刘:从你的简历上看,你1981年考入四川美院,正好是85美术新潮开始之时,是否受到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

 

忻 :应该说西方现代主义是我这一代思想发育期的重要知识背景。85新潮时期,西方文学、哲学、美术史一阵轮番轰炸。同时我目睹了85新潮全过程,并参与了某些活动。1985年大学一年级开始,到1988年"六人画展"我几乎将塞尚到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立体派、抽象、后现代主义绘画演练了一遍,还参加四川美术学院"CS 行动艺术剧"演出、编导。当时学院的气氛很活跃。院长叶毓山说要让剧团到全国各大高校演出,但因"反对精神污染"而被取消。这期间还在学校的学生报刊"小天地"做编辑。到三年级的时候开始拍一些"酷"照。那时还不了解观念摄影这类概念,但多少有那么点意思。

 

刘 :大学时候你什么样?

 

忻:长发披肩,瘦削、孤傲、叛逆、很酷;剪过"朋克",留过光头,穿过长衫,戴过围巾、贝雷小红帽 ;在青春期成长的苦闷单相思中煎熬 ;平常不爱说话,一谈学术就不刹车,与人争论不休;租房子画画,以为自己是大师;愤世嫉俗、忧郁,偏执狂。整个一个"愤青"形象。

 

刘 :你毕业后在一家工厂工作了一年多时间,后来又调回四川美院,这一年多的经历对你以后有影响吗?

 

忻 :是的,它让我平静了许多。开始的时候,我跟这个社会格格不入,我是一个天才,我跟周围环境、家庭,跟我自己发生冲突。最后发现所有的问题是在自己身上。它教会我从现实生活实际出发去思考、解决问题。艺术是工作,做艺术家首先是做普通人,要做艺术就要自己去争取创造这个条件。

 

刘 :那么这种经历对你的艺术有影响吗?

 

忻 :是的。它使我更尊重生命本身的经验,和我周围的生活,使我意识到之前追求的个性只是一种知识性的自我虚构,使我将西方现当代艺术史的参照进一步调整到与自己生活有关的具体情景中。

 

刘 :这样说,你是不是否认之前的作品,包括那个时期的代表作《秃童》?

 

忻 :我是说在学生时期当时认为很艺术性的作品,回过头来看只是向西方美术史大师学习的过程。1987年《秃童》的一批画带有自传性,反而对此有所挣脱。它传述了青春期的幽闭、惶恐、忧郁、不安、憧憬、焦虑、爱等心理状况。这批作品的具象元素应该跟后来的作品有关。

 

刘 :进入90年代以后,你的艺术被批评家归纳到"玩世现实主义"这种潮流之中,最初的时候你是怎样思考的?

 

忻 :我碰巧被划到这个潮流中,应该说我一直是一个潮流的边缘画家。这是个有意思的误会,就像你戴了一顶别人的帽子,也可以戴,但造型和你的形象不和谐。我想批评有他自身的理由。事实上,文化总是从中心地区侵蚀它以外的地区。这样的侵蚀结果往往会抹杀一些起源问题。我不否认一代画家有某种共同性的特征,但差异性可能导致分离出根本不同的方向。我总感觉这是艺术家自己必须警惕的自主意识。最终时间会给出一个答案,这将是在劫难逃的。

 

刘 :最早是什么原因使你画了打台球的一批作品?

 

忻 :直接原因,是我恋爱的失败。在这之前我几乎没有和一个女孩真正地交往过。我想我爱她,她当然也会和我一样,甚至永远不会改变。而生活常常是错位的,你的需要或许真的不是别人的需要。这种失败使我反省自己和我的周围,和我们时代的变化。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游戏。

 

这个时代也一样,一切正在由一个精神乌托邦的时代悄然进入物欲天堂的年代。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是一个宿命的玩笑。所以从1991年开始做画打台球《游戏规则》系列的准备,1992年完成。

 

很多年以后,似乎整个社会都在谈"游戏规则"。这个词已经像流行歌曲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一样流行。这以后我的作品沿着"人的困境",一种陌生情境的揭示发展,并且主要与青春有关。


刘 :你的画面是描绘青春的,主要是表现你们这一代人的表情和日常生活景象。你认为这和上一代人的青春经验有什么不同吗?

 

忻 :6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的青春与他之前的一代人青春经历的不同,在于他不再属于一个集体主义时代,在一个集体主义时代,个人的选择、判断是交给组织决定的,而前者在经历社会不断开放中有了自我选择、判断的行动可能。新物欲社会使每个人真正成为个人。这个个人正在成为全球青年,正在参与分享全球普遍资讯和物质源并接受由此反射的高压。在一个新物质主义环境中日常性同时占有着精神。 

 


游戏规则2

 Rules of the Game No.2

油画 碳铅笔 胶 

Mixed Materials 

200x180cm

1992



3


新具象绘画必须具有不可替代性的语言能力


刘 :在整个90年代你的艺术发生了哪些变化?

 

忻 :正如你一开始提到的时代的变化,首先是人心理的变化,我想我的艺术发展轨迹是个人心理、生活事件、社会变迁、文化选择相互作用的结果。

 

90年代初,中国社会在80年代那种精英文化沉重的终极关怀已明显和社会物质化转型失去关联。几乎每隔五年中国社会都会经历一个转型,而整个知识系统都会随之改变。这可能是封闭社会不断前行的开放进程带来的精神迁移。

游戏机的游戏3

 Video Game No.3

油画 碳铅笔 胶 

 Mixed Materials

 180x180cm

1994

游戏的魔方1

 Playful Magic Square No.1

油画 碳铅笔 胶 

 Mixed Materials 

180x140cm

1994

1991年到1994年,我的作品主要有《游戏规则》《游戏机的游戏》和《游戏的魔方》三个大的系列。我在此间追求语言上微妙的变化,在这样的变化中出现了不少新的视觉信息,同时也出现一些不协调的因素。当然与我的思路还是协调的。1994年的时候我将我所关注的城市边缘青年主题扩展到进城的民工,他们是农村涌向城市的城市最边缘、最底层的人。我将我的绘画拉向社会触觉的两极。我画了《民工潮•山城棒棒军》《民工潮•擦皮鞋者》系列作品,这批作品几乎与"游戏"的几个系列在造型方式和语言上是一致的,只是背景变得更加单纯。完成这些作品后,我对此前的作品再做了一次反思。我发现它不是我最敏感的东西。我最敏感的应该是内心。从个人气质上,我更喜欢去表现人在时代变迁中的心理变化。1995年到1997年我画了《睡眠》《游过金鱼》系列,它们几乎是纯个人内心体验的阶段。到1998年时,我进入一个关键的转折,在1997年我遇到了我的妻子,她在我眼里就是一个城市"卡通新人类"。于是开始了《城市卡通人》的创作。

当时我只是想单纯地通过表情、动作、人物的组合表现1975年以后出生的人,这一代新成长起来的人在社会迁移中的异化倾向。他们是泡在《铁臂阿童木》《聪明的一休》中长大的,并且在成年以后继续泡在《蜡笔小新》等卡通片里,他们在生活中或多或少模仿着卡通人物,并带着强烈的卡通影子与同伴交往。这时,绘画语言已经简化到只有单纯的背景和形象本身。背景是粉玫瑰和桃红混合的颜色,平涂于背景。颜色表达了一种观念、欲望和诱惑 ;商业与俗丽所构成的城市生活氛围。

 

到1999年,我的作品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变动》系列作品是我这个时期到现在的创作主题。 

变动2

 Change No.2

 丙烯

 Acrylic on Canvas 

180x300cm 

1999

变动麦粒肿

 Change.Sty  Acrylic on Canvas

 丙烯 

260x180cm

2000

刘 :开始创作《变动》系列作品时你是怎么想的?

 

忻 :90年代后期,中国正经历一个全面物质化的进程。早期从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社会转型的不适已经过去,随之而来的是经济的高速增长下人们面对的压力 ;意识形态抽空后的信仰缺失 ;世界范围内迅猛发展的高新电子科技、全球一线通、克隆技术等多样化社会形态带来的眼花缭乱 ;国家与国家之间重新调整后的新格局,这一切使中国和发展中的第三世界国家看来像正在经历一个社会的青春期。而"变动"成为一个社会迁移的显著特征,它直接投射到新一代成长中的青年身上。它是一个自我治疗的过程。

 

刘 :你认为《变动》与《城市卡通人》的不同在于什么?

 

忻 : 《变动》系列使我开始将《城市卡通人》的感觉超越到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客体对象,就是说"卡通人"描述的是一个他者,而在《变动》中我在描述一代人的青春时开始又一次与自己的青春经验叠映。

 

刘 :《变动》系列创作是一个什么样的语言方式?

 

忻 :如果从语言的意义上说,可以追溯到1992年的《游戏规则》所建立的语言雏形,但它却走向反面。它是语言本身的嬗变。《游戏规则》的语言方式采用了多种因素 :立体与平面 ;机械复制的小人符号与计算机方格的地面 ;素描与纯色等矛盾对立的因素并置,构图上明显的点、线、面关系形成一个带有设计感的图式,加上不同材料对比的效果,语言有明显的后现代主义综合倾向。而《变动》的材料完全使用丙烯。因为丙烯材料那单薄的塑料感与我想表达的感觉吻合。

 

《变动》将自《游戏规则》以来绘画中素描人物的描绘与纯色对比的因素在《城市卡通人》简化的基础上放大形象。而放大的形象与画面综合了影像的写真性与镜头感 ;绘画的表现性与抽象因素 ;绘画的动作感与时间性相结合达到了纯感性。它直达触觉。

 

《变动》将观察、凝视、体察、注视集合成新的观看方式,一个多变的视域,使观众在观看时同时被画中人观看。

 

《变动》在语言上最终进行了对后现代语汇的重新的碎片整合。它是"现在进行式",未知和可能性,是对青春症候的治疗。

 

刘 :这种相互观看是很有意思的,它达到了与观看者的互动。但你担心你的作品被观众误读吗?

 

忻 :被人误读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我希望作品被正确地读解,但误读会产生多种的可能性。也许我会去矫正它,同时我也会非常尊重那些误读,也许还会提醒我没有看到的地方。我珍惜这种参与。在我看来艺术作品展览的现场感是非常重要的,而不只是通过书本的印刷。

 

2017年德国汉堡北部艺术节----并行世界展览现场

刘 :这十几年你一直用素描的方法来画头、手,而且始终没有改变。从传统油画的样式上说就有了一种不协调性,为什么一直坚持到现在?

 

忻 :这个问题很具体,最开始的时候我在苏联象征主义画家佛鲁贝尔未完成的作品中看到了一种力量,他虽然没有把作品画完,但同样具有非常强烈的震撼力。所以,我觉得这也可以升华成一种语言。素描作为一种元素完全可以独立出来,作为一种拼贴和并置的关系进入后现代具象绘画的语言层面中。事实上我用素描方式是有自身的发展过程,开始是铅笔,然后油画到现在的丙烯,重要的是它恰好符合我所要表现的工业社会中异化了的新人类外壳。

 

刘 :"新人类外壳"?我看到的似乎更多的是一种青春的心理问题。

 

忻 :你很敏感。是的,我想我的绘画,一直贯穿着一种内省的方式,它通常是对一个特定时期内人的焦虑、不安、迷茫和困境等心理因素的关注。而在主题变换的表象深层是一个关于青春症候问题的自我反观。

 

刘 :这种迷茫是指什么?

 

忻 :一种青春的自我寻找,在不知所措、困扰、期待未来性中的美学真实。

 

刘 :在创作的时候你强调技术吗?

 

忻 :当然。


刘 :可不可以说绘画的写实性又有了某种新的可能?

 

忻 :新具象绘画必须具有不可替代性的语言能力。绘画史中各种语法已经塞得很满了。新具象绘画的力量不可能在绘画历史内部,而在它的历史经验与新媒体感觉资源的参考中。

 

刘 :以后你的作品还会变吗?

 

忻 :会吧 !


忻海洲作品欣赏

民工潮山城棒棒军 

Peasant Labour Tide.Moutain-City Bang Army

 油画 碳铅笔 胶

 Mixed Materials 

180x180cm

1994

民工潮擦皮鞋者2

 Peasant Labour Tide.Shoe Shine No.2

油画 碳铅笔 胶

 Mixed Materials 

180x180cm 

1994

民工潮·城市人·进城的人  

 Peasant Labour Tide . City People . Entering the City  

油画、碳铅笔、胶

Mixed Materials

180x 180cm 

1994

睡眠梦境1 

Sleeping.Dream No.1 

油画 碳铅笔 胶

Mixed Materials 

180x180cm 

1995

游过金鱼老街1

 Roving Goldfish.Old Street No.1 

油画 碳铅笔 胶 

Mixed Materials 

180x150cm 

1996-1997

与金鱼相遇2

 Roving Goldfish.Meeting No.2 

Oil on Canvas 

180x150cm

布上油画 

1996-1997

卡通人谈话3 

Cartoon Character.Conversation No.3 

油画.丙烯

Mixed Materials 

80x110cm 

1998

怎么了3 

What's up No.3  

丙烯

Acrylic on Canvas 

200x125cm 

2002

白日梦惊蛰 

Daydream.Terrified

丙烯

 Acrylic on Canvas

80x110cm 

2003 

白日梦迷惘1

 Daydream.Be Perplexed No.1

丙烯

 Acrylic on Canvas 

200x125cm 

2003

白日梦麦粒肿1

 Daydream.Sty No.1

丙烯

Acrylic on Canvas 

200x125cm 

2003

白日梦手势2

 Daydream.Hand Language No.2 

丙烯 

Acrylic on Canvas 

200x125cm

2004

闷棍 之八 

White.Staggering Blow with a Cudgel No.8 

布面丙烯

Acrylic on Canvas 

200x125cm 

2006

哪来的杯子 

布面丙烯

White.Where does the Wineglass Come from Acrylic on Canvas

 200x200cm

 2007

去死 

Shit  

布面丙烯 

Acrylic on canvas  

300 X 540cm 

2007

挨球 

Fuck  

布面丙烯 

Acrylic on canvas  

300 X 540cm 

2007

学佛图记 A4纸马克笔 2009(手稿)

学佛图记 A4纸马克笔 2009(手稿) 

天涯

End of the World

布面丙烯油画

Acrylic&Oil on Canvas

200x300cm

2011

家园

homeland

布面丙烯油画

Acrylic&Oil on Canvas

200x300cm

2011




向日葵.点燃心火 

Sunflower-Light my fire 

布面综合材料

200x125cm 

2010-2012

 电影工业1

 300x200cm

丙烯 油画

2009-2012



婚礼进行曲

Wedding   March 

布面丙烯

80x120cmx12 

2011-2012 

轻轨里1     

Light rail No.1    

布面丙烯油画   

Acrylic&Oil on Canvas

200X125cm            

2014-2015年

轻轨里2     

Light rail No.2     

布面丙烯油画

Acrylic&Oil on Canvas

240X140 cm              

2016年

轻轨里3      

Light rail No.3    

布面丙烯油画      

Acrylic&Oil on Canvas

240X140 cm         

2016年





 中国当代艺术访谈·艺术家卷

 作者:刘淳

 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2015年06月 

编辑 | zhutoumeire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