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艺事报道】我们看见了什么? ——台湾美术馆2017亚洲艺术双年展“关键斡旋”
●●●
我们看见了什么?
——台湾美术馆2017亚洲艺术双年展“关键斡旋”
本平台特约记者:幸 子
台湾国立美术馆2017亚洲艺术双年展“关键斡旋”展场外
按照萨义德的说法,亚洲是“东方主义”里的亚洲,是被定义的“他者”;按照福山(日裔美籍經濟學者Francis Fukuyama)的说法,亚洲是“民族主义”的亚洲。究竟对亚洲的定义如何?实际上,“亚洲艺术双年展”展现了作为台湾唯一一座国级美术馆旺盛的企图,以“全球视野、区域比较、本土行动”为策展基调,大有以当代艺术来探讨“亚洲性”、意图跻身国际的姿态。同时在自上世纪90年代亚洲地区开始的“双年展”热潮模式的开启之后,在台北双年展转型为国际规模之后,台湾美术馆推出的“亚洲艺术双年展”受到了较大的瞩目。
自2007年台湾美术馆举办“亚洲艺术双年展”开始,至今已届10年。亚洲艺术双年展借由策展人提出的命题,主要探讨亚洲社会中的变动性以及亚洲与全球效应的交互影响。往届都以台湾美术馆研究人员独立策展方式进行。本届首次邀请国际策展人与本馆策展人组成策展团队,通过“共同命题”、“分区研究”的方式来进行策展。四位策展人分别为(伊拉克)瓦姗·阿尔-库戴立(WassanAl-Khudhairi)、(印尼)埃德‧达玛万(Ade Darmawan)、(日本)漥田研二(Kenji KUBOTA),以及台湾策展人林晓瑜。
“‘斡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所不在,特别是对亚洲社会而言,在纷杂的历史、民族文化脉络中,任何有形与无形的跨域整合都充满斡旋与角力。”
“2017年亚洲艺术双年展以‘关键斡旋’为主题,旨在探讨艺术家如何触发、建立不同的链结关系,并以一己或群体力量,通过实际行动创造关键性的协商,逐步渐进或迅速反转固有的思维与社会结构,形塑我们共同的未来”
从展览前言中,我们能大致了解此次双年展的探讨主题。纵观整个展览,共有32个作品,体量上远远比不上2016年的上海双年展与南京国际美术展,但范围上大致涉及了中国、台湾、香港、韩国、日本、以色列、约旦、泰国、黎巴嫩、巴勒斯坦、摩洛哥、马拉西亚、印度尼西亚、印度、越南、孟加拉、叙利亚、菲律宾、伊拉克、阿富汗等国家的艺术家作品。
亚洲艺术双年展提出的问题在于:艺术如何彰显它的行动力与爆发力?艺术如何在各式权力与关系冲突中找到平衡协商的可能性?而各国艺术家们则通过自己的艺术作品答题。总的来说,入选的作品大多聚焦于各国社会问题、政治问题以及民生问题,算是一场以“艺术介入社会”的主题展。
卡葳塔·瓦卡娜嫣恩Kawita VATAJYANKUR(泰国)
《升降梯 》
2015年
HD单频道录像 6分14秒
卡葳塔·瓦卡娜嫣恩Kawita VATAJYANKUR(泰国)
《秤2》
2015年
HD单频道录像 2分46秒
卡葳塔·瓦卡娜嫣恩Kawita VATAJYANKUR(泰国)
《秤》
2015年
HD单频道录像 2分2秒
泰国女艺术家卡葳塔·瓦卡娜嫣恩(Kawita VATAJYANKUR)带来一系列的行为表演艺术。实际上在泰国,女性的仍旧受到十分不公的社会对待,在家庭角色中也是如此。艺术家利用清新的糖果色来作为背景,而录像中的主人公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却是在作为一种劳动工具不停的重复着工作,以此来形成反差。同时,也是讽刺在现代泰国社会中,女人与机器间普遍存在的失衡现象。揭示了泰国现代女性的生存状态与艺术家对于这种现象的思考。
小泉明郎(日本)
《梦想仪式(今日我的帝国吟唱)》
2016年
三频录像装置 27分30秒
日本艺术家小泉明郎的作品则以每年8月15日进行的年度反天皇抗力活动为背景,来再现拍摄了自己的一个梦境。影像装置的旁白从描述一个奇怪的梦境开始,“这是我六七岁时真实做过的梦,在这个梦中,我父亲被警察抓去喂给一只鸡吃……”事实上,艺术家是将自己儿时奇异的梦境与现下日本国内民族主义抬头出现的暴力景象交相叠合,并提出“正如耶稣基督及天皇这些扮演父亲角色的人物一样,命中注定要以维持高阶秩序的名义被人献祭”,艺术家以荒谬的梦境表达了艺术家日本极端民族主义的荒谬、残暴的讽刺。
纳维·伊兹哈(以色列)
《争霸战》
2014年
三频装置录像 8分钟循环投放 立体声
类似于中东风格的波斯地毯图样实质上名为“战争织毯”,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苏联入侵阿富汗的战争以及接连不断的内战。“战争织毯”呈现了不断变动的景观,传达了战争的恐怖以及被占领的悲惨际遇。纳维·伊兹哈的作品《争霸战》被置于一个圆形的小空间内,由两个三频装置共六幕电子屏组成。艺术家选用军队常见的武器组成整个画面,伴随着轰隆声、爆炸声,图中的轰炸机起飞、投射炸弹,最后回归到原点。完整的图案也就随着一次次的轰炸被打乱。同时也容易使人联想起“地毯式轰炸”。(该用语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艺术家利用这样的中东元素、动画装置以及不断被打乱的秩序,强调了战争的破坏力。
显然,尽管作品是艺术家对所处的社会环境、历史语境的再呈现,但他们是不是也让我们更加了解或者关注这些问题,在亚洲的这些地区,性别问题、战争状况、社会问题、政治问题等仍然处于需要改变的状态。实际上,质问艺术有什么作用?问题的本身就带有功利主义之嫌。但艺术史发展到当代艺术,既没有统一的美学风格,也没有统一的审美标准,所以我们常常眼花缭乱于如潮的展览中。那么质问艺术作品呈现了什么?我们看到了什么?恰好是考量艺术作品质量的重要标准。
法国艺术史家Daniel Arasse曾在著作中讽刺图像学学者是艺术史的“灭火者”,因为他们总是喜欢抹去“疑惑”,总是把容易引起疑惑、思考的图像平庸化,用一个图像学的解答抹平它。虽然,在当今的展潮中,纯粹审美的作品依旧不在少数,但视觉上的“美”是不是艺术的最终目的?沉溺于在重视“美感氛围”的艺术作品中究竟能否引起思考?我想,艺术家应该成为这样的人,应当把艺术实践当做思索未来的方式,艺术作品也应该让人看到它的思考,既能够立足当下,还能够擘划未来。
展览相关作品、图片:
苏露克·哈尔柏、萨马赫·希佳威、图琳·图克(约旦/巴勒斯坦)
《河的两岸》
特定多媒体网站装置、录像
《关键斡旋--2017亚洲艺术双年展》
现场图片
加帝旺宜艺术工厂
《超自然农业投资计划》与《陶土主义》
作品局部
Mixrice (韩国)
《严重被压平的土地》
赖尔·希拉克斯基(叙利亚)
《最后一幕》
塔耶巴·比根·里皮 (孟加拉)
《我不穿这件》
塔耶巴·比根·里皮 (孟加拉)
《母亲的梳妆台》
塔耶巴·比根·里皮 (孟加拉)
《终点(2级联)》
艺术劳工 小组(越南)
《七个阶段的蜕变》作品局部
艺术劳工 小组(越南)
《七个阶段的蜕变》作品局部
伊拉克《168:1》作品图片
伊拉克劫匪放火烧毁七万书本事件
朴庆根(韩国)
《军队:六十万幅肖像》 录像片段
作者介绍
幸子,湖南人,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美术批评专业硕士研究生,南艺当代视觉艺术研究中心原创作者,《江苏当代艺术年鉴》编辑组成员,现于台北艺术大学美术系学习。
编辑:zhutoumeir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