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每月之星|向阳:墓碑

诗同仁 诗同仁 2023-01-11

图片来自网络



每月之星|诗同仁


向阳


向阳,网名,毛焦火辣。1966年7月生。重庆巫溪

人。著有诗集《穿过生命的疼痛》。现居重庆双桥。




墓碑


1


石头站立起来,成为墓碑,代替死去的人

继续存活。或许是证明:这一个人

曾在这世上来过一次


2


它们与杂草为邻,与蚂蚁蜗牛为邻

与晚风和月色为邻

每次路过,你都会停下来。那么多的名字是你不熟悉的

目光抚过,但你从不念出声


3


你有一个名字,伴随你一生

你想象它錾刻在墓碑上的样子。暮凉时分

会不会有人走来

手指沿凹槽摹写,并抚去它上面的蒙尘


4


乌鸦立于墓碑。打盹。它有耀眼的黑

恍如夜色里的一滴墨痕

即使它飞走,也会把一点虚空留在那里,让你以为

那是它一动未动的身影


5


村后的荒坡上是寂静的

一块竖石,一尺高,立于一堆碎石中央

雨水多次从碎石间冲过

泥土早漏掉了。塌陷处,露出一截腐朽的棺木


6


麦田收割之后,一座坟茔就裸露出来

墓碑上的字你能全部看清了

曾经你只能看到它的坟头

那时麦浪翻滚,簇拥在它的四周


7


有时,墓碑上会沁出水珠

凉凉的。你伸出手指,在上面写写划划,留下

一些潮湿的痕迹。你的心很静,也是凉凉的


8


一些灰尘落在上面

雨水冲刷。水注歪歪曲曲,像屋漏痕

像一个人默默地来过


9


我曾在井冈山博物馆,见过

一块无字碑。它不像另一些无字碑,留待后人评说功过

它仅仅只是,那些逝者

没来得及留下名字


10


那一刻,你有过这样的闪念没有

圆圆的坟茔,极像就要临盆的孕妇

的肚腹。墓碑上的名字,是为新生儿准备的吗


11


他直起身来,走到田边的坟丘旁

坐着抽烟。风吹凉他身上的汗水

他手中的烟卷,是就着墓碑,挡住风

点燃的


12


一只蜘蛛从碑檐垂悬而下

像钟摆,在墓碑前

晃来荡去。有一次,我看见它撞在了碑石上

就迅速地沿碑面向上爬去


13


他錾刻的墓碑,被人一块块运走

这么多年,那块刻着自己名字的样碑

卒殁的日子一直空着

每天开工之前,他总要清扫掉上面的落尘


14


纸灰早已飘散。碑脚有烟薰的痕迹

当年,母亲把灶膛里多余的柴火取出,堆在灶台边的地上

用水浇灭。灶壁的砖石上,也有烟薰的痕迹


15


你凑近窗户向外张望。温热的鼻息喷在窗玻璃上,结起一层

薄薄的雾气。浅白色。凝固了一般

盖住窗外的景物。你看——

秋凉的早晨,墓碑表面,也蒙有一层类似的水雾


16


蜗牛爬过,在碑面,拖出一条长长的黏液

凹凹凸凸,有银亮的光斑。小时候,我曾用锡块

在一张硬纸的表面上,划过。侧着光看上去,它们

没什么两样


17


曾为自己写下墓志铭。像许多活着的人

在死之前。现在,我们依然活着

我不知道他们死后,会不会

真的把它刻上墓碑


18


如果它是一道门,我会推门而入

躺在里面的父亲是否会起身相迎

黄昏,总有一只麻雀在墓碑上,啄

我们看不见的东西。笃笃笃,像是敲门声


19


我曾面对一块墓碑,说出内心的隐秘

躺在坟墓里的,或许是我的亲人,或许是

身份不明的人。在他们生前

我没有如此的胆量


20


在烈士陵园,人们把纸做的花圈

堆码在墓碑前。墓碑高耸着,上面镌刻的文字

用大红油漆,填写了一遍,又一遍


21


她指着墓碑上的字说,这是我爷爷

她离墓碑很近,手指抵进了字的凹槽。小伙伴们一哄而散

她用手指挨个的将墓碑上的字摹写了一遍

然后去追赶他们


22


一只野狗来到墓碑前,蹶起一条后腿,搭在碑面上

它撒完一泡尿。自己嗅了一下,头也不回,就走了


23


坟头的蓑草茸拉下来,如蓬乱的头发

墓碑在夜色里模模糊糊,如一张脸

这正是回家的时候,谁在风中唤他的乳名


24


你以为他是哑巴。他从不说话。他用嘴吹

或拽住袖口蹭去

碑面上,錾刻出的碎石粉末。一些落在他的眉发上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你会想起如此的诗句


25


坟头上不知何时多出一棵树。它的枝条向下垂吊

细,且硬,有剌。上面掇满红色的小果子。有一枝

越过碑面,正好挡住他的名字


26


那时,我们把一只死掉的麻雀,埋进

小土堆。我们插上一截枯树枝,系上白布条

麻雀,我们只能给你立这样的墓碑了


27


墓碑有时是用砖石砌起来的

再用石灰水刷成白色。碑文也不是用錾子

錾出来的。是用红油漆刷出来的

碑文只有一个字:拆。一般还用一个圆圈套着



30


雪花落在碑面上,化为水

雪一层层积淀,白色覆盖四周。只有墓碑

锃黑。像一扇紧闭的窗户


31


雨水渗入坟头。泥土下陷,比墓碑

又低了许多,像今冬骤降的气温。泥土里结了一些冰渣子

有人站在墓碑前,打了一个寒噤


32


那一年,乱哄哄的菊花挤满街道,墓碑是

高耸的楼。那一年,烛火在广场上,燃起心的形状

大地无言,像一块躺倒的墓碑沉睡不醒


33


墓碑一块紧挨一块,没有门牌号。你可以轻易找到

你要找的那一块。旁边空着的墓穴,还没有人入住

你多次悄悄地,观察过它们


34


墓碑上的字,一律地端正

他想,他死后的碑文,要写得潦草一点

一如他的人生,或爱情


35


他一直在努力,写出一首最好的诗

他要把它刻在自己的墓碑上。这样,喜欢读他诗的人

必须来到他的墓前


36


她把满地的落叶扫在一起,拢成堆,在街道边

焚烧。她用一根木棍拨动树叶,像拨动一堆冥纸

火光不能把黑暗中的城市完全照亮

火光晃动,映出一幢幢高楼,交错的身影


37


张挂在墙上的拓片,是他昨天

从一块墓碑上拓下来的。墨迹尚未干透。他一字一句

临写碑文。凝神。屏息。书案上铺开的宣纸

墓碑一样沉静


38


坟旁树上的浆果落下。有些落在坟头

有些落在坟的四周。有一只

正好砸在墓碑上,擦出一道印痕。你没有注意到

是什么力量,改变了它下落的方向


39


一截断碑,躺在无人问津的荒郊。你不知道

它来自何处。草在它四周疯长。多年前

一个没有阳光的下午,你躺在后山坡,也是这样

让整个身体,没于草丛


40


雪粒敲在墓碑上。你需要一个人

侧耳。倾听。那叮叮咚咚的声音

像是一个人的手指,扣在窗棂上


41


苔藓沿着碑面往上爬,它们顶着

细小的绿意,轻手轻脚往上爬

它们不会爬得太高。它们不会把碑上的文字

覆盖住


42


躲迷藏时,他们总是找不到你

直到天黑下来,直到

他们都散去,你才从一块墓碑后出来

一个人踩着月光,往回走


43


那株草,从墓碑的地角缝

钻出来。它在风中摇晃的时候,细长的叶片

在碑面上,来回地摩娑。并发出

轻微的声响


44


藤蔓伸过来,沿墓碑攀爬。不多日

它的枝叶将碑面完全覆盖

你从这里走过,像路过一面墙壁


45


女疯子来自何处。她光着身子,坐在坟前

她背依着墓碑。祭盘里的三个苹果

她很快就吃光了。临走前,她对着墓碑,叩了三个头


46


有人印制了许多名片。用完了,再印

头衔,版式,材质,随时可更新。那些名片

最终不知去向。墓碑也是一张名片

你可以看,但不可以带走


47


上坟的人陆续散去。他把折来的柳枝

倚在墓碑旁。每年清明,他都会

带来一些新绿的柳枝。他说,梦里的柳荫下

他会见到久别的亲人


48


燃完的香,灰烬落在

墓碑前。一只甲壳虫从上面爬过

随意留下痕迹。哦,从没有过如此宽敞的街道

供人类迷途


49


蜗牛像躺在坟墓里的人。背上的小坟丘

是出生时就有的。有螺旋纹的一面一定是墓碑了

每次我看它,它就是把脑袋从那下面

伸出来,看了一眼这世界,又很快地缩了回去


50


后来雾沉了下来。最先浮出来的

是墓碑,像是从雾气覆盖的水池子里

伸出一截。与对面山腰上

若隐若现的土墙屋,遥相对应


51


他在遗嘱中写道:不要轻易就去打扰

一个陌生的人。不要,在我的墓碑上

刻下我生前的名字。我已不再需要它

我们互不认识,我们走在各自的陌路



创作心得


总是从念头开始


向阳


谈诗的时候,我一向不喜欢谈得玄幻。但《墓碑》一诗,的确是在一种玄幻的状态中写出的。这首诗不算太长,也不算太短,断断续续用时几个小时分3天写成,写完后没有作任何修改。写作初始,没有一个完整的构思,也没有明确的写作线路。可以说,它就是从墓碑两个字开始的,是我少有的先立下标题然后再写作的一首诗。其实就是某一天脑子里忽然冒出的一个念头。从第一行开始,我边想边敲键盘。当我在键盘上敲打上一句时,甚至不知道下一句我会写什么。后来写得顺畅时,仿佛已经脱离了思考,手指自动挥舞,一行行诗句就这样被敲打出来,冥冥中有如神助,直到我结束整首诗。整个写作的过程,是轻松的愉悦的,当写完最后一句,我有如释重负的感觉。接下来的半个月我再也不想写任何文字,就像一个大病初愈的人,前期的抵抗与挣扎已经使体力耗费到几近虚脱,唯一需要做的就是休养。所以后来我说,很多时候,不是我们在驱使语言,而是我们被语言所役使。(向阳)



作品简论



一条穿越幻象的上坡路

    评向阳组诗《墓碑》


纳兰


诗人不仅要面对唯一的现实处境,也要诚实面对自己所书写的诗歌文本。诗歌像是诗人从现实的文本中领悟到的精髓和意义之后的一种注释和摹写,换句话说,诗歌就是现实的文本,而现实就是诗歌背后的所指和实指。史蒂文斯说,“现实是诗歌的中心指涉” 。现实既是现实,又是文本。一首理想之诗,就是现实和文本的“双生”,它既言之一个圣地,又是圣地本身。诗歌和现实之间的关系,也就是一个文本与另一个文本之间的互文关系。阅读即手术,诗人对现实的文本阅读的过程,即手术的过程。诗人拿一个身体的筛子给病态的现实“手术”,摈除恶,留下善;扬弃现实的渣滓,留存诗歌的黄金。从某种意义上说,诗歌结构等同于现实结构,诗歌和现实始终是诗人所要面对的两个关键词。诗歌就是诗人审视现实、修复现实的产物。

向阳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专属意象:墓碑,就像是找到了一把打开意义之门的钥匙。

向阳的组诗《墓碑》就是他找到的现实和诗歌之间的一个中间物和连接点。墓碑既是生与死的界限“圆圆的坟茔,极像就要临盆的孕妇/的肚腹。墓碑上的名字,是为新生儿准备的吗”,也是人间烟火和冥界的界限“如果它是一道门,我会推门而入/躺在里面的父亲是否会起身相迎/黄昏,总有一只麻雀在墓碑上,啄/我们看不见的东西。笃笃笃,像是敲门声”,还是已知世界和未知世界的界限。

墓碑就像一个世界与另一个世界之间的界碑。两个世界虽不能互通和往来,但可以通过想象,通过寻找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来建立已知世界和未知世界的联系。因为,一切事物都具有相似性,相似性等同于它们之间的联系。相似性贯穿于诗的全部,在诗里随处可见,如“那一年,烛火在广场上,燃起心的形状”,烛火和心,二者就通过相似性建立了关联。“一只蜘蛛从碑檐垂悬而下/像钟摆,在墓碑前/晃来荡去。”蜘蛛和钟摆,又是另一对关联物。

在向阳的诗句中:“石头站立起来,成为墓碑,代替死去的人/继续存活。”墓碑和人之间因为相似性而发生关联,二者的角色发生互换,或者说,死是最后一次躺下,而墓碑完成了最后一次的“站立”。诗人想从墓碑的身上寻求不朽。


你有一个名字,伴随你一生

你想象它錾刻在墓碑上的样子。暮凉时分

会不会有人走来

手指沿凹槽摹写,并抚去它上面的蒙尘


其实,墓碑是诗人的另一张“白纸”,诗人只不过是把要写的诗誊抄到“墓碑”上而已。“我曾面对一块墓碑,说出内心的隐秘”,这又和诗人面对一张白纸有何区别呢?墓碑的有限疆域要容纳言简义丰的碑文之诗。“乌鸦立于墓碑。打盹。它有耀眼的黑/恍如夜色里的一滴墨痕”,诗人的这张“墓碑的白纸”,它容纳的不是无声的言词,而是词与物的合一,“乌鸦”这“夜色里的一滴墨痕”就像是落在白纸上的黑字。诗人开始借助灵动之词,写诗。

一个诗人的名字小于它的诗。一个诗人的意义和价值,是诗歌赋予他的意义和价值。一首流传下来的佚名之诗,就像是奴隶脱离了奴隶主。是诗获得了自由,自由拥抱了诗。向阳的这组诗,不是想象之物,有很多鲜活的细节做支撑,“手指沿凹槽摹写,并抚去它上面的蒙尘”,这个细节很真实,带给读者脱离这个细节之外的感受,“手指沿凹槽摹写”这很像是通过这个简单而富含感情的细节对一个人的一生进行的梳理和回望。

向阳的50多小节诗,不是彼此孤立的存在,而是一以贯之的有机整理。通过层层推进,仿佛一个雪球越来越大,这也就意味着这首诗的“能量”也越来越大。

“即使它飞走,也会把一点虚空留在那里,让你以为/那是它一动未动的身影”,

“ 这么多年,那块刻着自己名字的样碑/卒殁的日子一直空着”,

“ 你要找的那一块。旁边空着的墓穴,还没有人入住/你多次悄悄地,观察过它们”。

这三小节写“空”的诗,被分隔在不同的地方,但其实草蛇灰线,伏线千里。把乌鸦、石碑和人置于同一个被空所笼罩的命运。


“有时,墓碑上会沁出水珠凉凉的。/你的心很静,也是凉凉的”,在向阳这里,早已打通了物和人的界限,一切物性都充满了人性。


后来雾沉了下来。最先浮出来的

是墓碑,像是从雾气覆盖的水池子里

伸出一截。与对面山腰上

若隐若现的土墙屋,遥相对应


“墓碑”和“土墙屋”的遥相呼应,正像是诗人让生的世界与死的世界两两相望、彼此观照的用心,也是诗的结构重建现实的结构的一种良苦用心。这组诗展示了向阳的诗艺和内蕴,他有身边细致观察得来的生活细节来填充诗歌空间,把一切事物都置于相似性这个“百宝箱”之内,找到了一条从已知世界窥探未知世界的路径,即诗意的比喻,这一条穿越幻象的上坡路。




·END·

长按上图,识别二维码关注~


诗同仁

微信号 | zkshige

执行|仲诗文  

编委| 窗户 张远伦 张二棍 吴晓  江浩 江湖海 缪佩轩 

汪诚  张小美 幽幽雪  黍不语  一江 大雪  田铁流 霜白

欢迎荐诗:zongsiwen@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