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现场||“抱朴求新——吴华先艺术回顾展”开幕式及研讨会
4月21日下午,由广州美术学院主办的“抱朴求新——吴华先艺术回顾展”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广州美术学院党委书记谢昌晶、副院长蔡拥华,原党委书记杨珍妮,原党委副书记何广基,原副院长潘行健、吴卫光,本次展览艺术家吴华先先生,广州美术学院退休教授蔡克振、恽圻苍、鸥洋、汪宗伟、周锡珖、林明琛、李正天、燕陵、张祖泰、胡川妮、杨向东、区焕礼、何捷忠、杨立群、汤重熹、胡天虹、黄文庆等艺术家,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虚拟视觉与全息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宋冬,广东瀛亘律师事务所管委会主任郑盛平,以及学校各职能部门、二级学院的负责人出席了开幕式。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常务副馆长陈晓阳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现场
开幕现场
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蔡拥华
蔡拥华在致辞中表示,吴华先的艺术生涯与广州美术学院的建立、发展同行,他是广美70年来艺术历程的亲历者和见证者。吴华先从事过油画、水粉、丙烯等创作,作品主题鲜明、内涵丰富、格调高雅,后响应时代先声,从事广州美术学院早期设计学科的教学和实践。他的创作和教学都展现了他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对祖国的真挚情感以及对人民的深厚情怀。他在设计学科的求新求变和辛勤付出,折射出他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担当和艺术理想。今年恰逢学校70周年华诞,像吴华先这样在广美奉献数十年的老前辈们,汇聚呈现出了学校具体而精彩的发展历程。
广州美术学院退休教授、漆画家蔡克振
作为吴华先的老朋友、老同事,蔡克振指出“抱朴”一词与吴华先的性格与生活态度很契合,吴华先正是以一种朴素、纯洁的情感从事教学和艺术创作;“求新”则对应着吴先生的创作理念与时俱进,90岁高龄仍尝试创作数码绘画。
广州美术学院原副院长吴卫光
吴卫光回顾了吴华先的育人生涯,特别谈到了吴华先引进瑞士巴塞尔设计学院的设计素描教程,并出版设计基础教程《设计素描》,引领了广美现代设计教学的课程改革,为学校成为中国设计教育的先锋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广州美术学院著名教授、艺术家吴华先
吴华先对学校及展览筹备人员表示了衷心感谢。他重点介绍了代表作《“三八号”的丰收》《瀚海绿洲》,并表示此次展览凝聚了他一生创作与教学的精华。他坦言,自己一生的创作道路始终践行着胡一川先生所教导的“做人要老实,艺术要调皮”,中年时期的写实作品秉持着“老实”的创作态度,后期的数码绘画则体现“调皮”,这来源于他个性中的求新、求变。
广州美术学院党委书记谢昌晶与艺术家吴华先先生
随后,吴华先向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捐赠《椰风》等作品,谢昌晶代表学校接受捐赠,并颁发证书。谢昌晶宣布展览开幕。
开幕式嘉宾合影
展览现场
此次展览展出了吴华先的油画、水粉、丙烯、数字板绘创作和速写、素描创作,涵盖了其学生时代、教学时期,及从美院离休后至今创作的作品,呈现了吴华先丰富的艺术探索之路。
2号展厅实景
3号展厅实景
研讨会
当天下午,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还举行了 “抱朴求新——吴华先艺术回顾展”展览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由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常务副馆长陈晓阳担任主持。参会的嘉宾有广州美术学院原院长郭绍纲,广州美术学院原副院长潘行健,广州美术学院原党委书记杨珍妮,广州美术学院退休教授恽圻苍、鸥洋、刘露薇、李正天、黄谷、杨向东、区焕礼、杨立群、胡川妮等,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院长胡斌,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虚拟视觉与全息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宋冬,以及吴华先先生的几位学生及艺术家。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常务副馆长陈晓阳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常务副馆长陈晓阳开场致辞。
广州美术学院原院长郭绍纲
广州美术学院原院长郭绍纲表示,今年恰逢广州美术学院成立70周年,学院美术馆近期举办的回顾展主题大都围绕着学校的资深教师开展。在他们身上,都流露出具有代表性的、传承性的学风——体现在吴华先先生身上便是“抱朴”,即通过实事求是的教学,传承广州美术学院的特色。这也正是身体力行了齐白石所言:“耻沽身外誉,羞作口头交”。另外,郭绍纲提出,我们可以通过公共文化产业渠道,将如吴先生一样的资深教师的经验宣传出去。
广州美术学院退休教授、艺术家恽圻苍
广州美术学院老教授及著名艺术家恽圻苍认为,吴华先先生是一个实在的人,但在艺术上一直有想法、有追求,如他创作的风景画就不是单纯的写生,而是融入了亲身感受与精益求精的艺术表现。
广州美术学院原副院长潘行健
广州美术学院原副院长潘行健指出,在广州美术学院70周年之际,我们不仅要梳理建校办学相关的现成文献,还要挖掘发现其中有价值的东西,如吴华先先生所引进的《设计素描》是广州美术学院的教学转型的代表。吴华先的美术道路正是从速写开始的,速写也是对其一生的艺术产生巨大影响的实践。潘行健认为,速写对吴先生的影响有两个方面:第一是整体性,即将色彩的整体性和结构造型的整体性结合在一起,使作品具备了强有力的视觉冲击;第二是开放性,这种开放性一方面体现为速写作为最自由的艺术形式,满足所有绘画工具的需求,另一方面则体现在吴先生宽广、好学的艺术心态上。也就是说,速写是吴先生贯彻一生的艺术实践。
广州美术学院原党委书记杨珍妮
广州美术学院原党委书记杨珍妮以“文如其人”、“画如其人”这两个词赞誉了吴华先先生。她说,吴华先先生之手描绘出的作品与心灵感受出来的情感完全是融为一体的。她分析了“抱朴求新”这一主题,认为“朴”首先反映为吴老师人品上的低调、朴实;其次反映出其艺术造诣,即吴先生一步一个脚印把前人之精粹继承下来,不断积累和攀登,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和艺术特色。而吴先生之“新”体现在与同龄人不同的艺术创作精神,即一直在求新求变,不断完善自我。
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院长胡斌
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院长胡斌从美术史研究的角度,分享了对于吴华先先生艺术梳理的感受。其一体现在吴先生的早期绘画格调上——吴先生曾有在罗工柳工作室进修的经历,期间受到了许幸之、王肇民等人绘画的结构感和诗意性基调的影响;其二在于设计素描,这是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广美迸发的重要现象,而吴先生在广美设计教学的脉络中担任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其设计素描传递出的也仍然是如绘画般的诗意,而不是现今设计图纸概念那种机械、坚硬和冰冷。吴先生也尝试数字绘画等新材料、新技法,但不管媒介怎么变、画种怎么变,他始终保持着创作与情感的内在关系。
广州美术学院退休教授刘露薇
刘露薇是吴华先先生的学生,她见证了吴先生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好学,一步步从零基础走到今天的艺术境界。她看到吴先生作品中画面色彩和结构的布局都体现了设计的意识。除了强调设计意识外,吴先生还在不断探索新的艺术语言和艺术技巧。刘露薇还回忆起吴先生的教学工作生涯,认为他愿意配合专业的要求而改变自己的研究方向,一心投入到广美设计教育的建设中,这一点是尤为难得的。
随后,几位吴华先先生曾经的学生纷纷分享自己与恩师的旧事。广州美术学院退休教授胡川妮回忆起吴华先先生对她的谆谆教导,并对吴先生保护其父亲胡一川相关文献的善行表示了感谢。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虚拟视觉与全息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宋冬则坦言,正是吴先生的设计素描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使他从油画工作转向如今的设计行业。
研讨会嘉宾合影
相关阅读
编辑:毛欣雨
审核:薛燕 张青
审定:陈晓阳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
Art Museum, Guangzhou Academy of Fine Arts
中国广州市海珠区昌岗东路257号/邮政编码:510260
No.257, Changgangdong Road, Haizhu District, Guangzhou 510260, China
办公电话:86-20-84017900、传真:86-20-84017331
Tel: 86-20-84017900/ Fax: 86-20-84017331
交通路线:
B9、25、53、69、70、82、188、190、197、203、206、226、239、250、253、270、273、299、546、548 至广医二院站,也可乘地铁至晓港站(8号线)或昌岗站(2号线)。
Take bus No. B9、25、53、69、70、82、190、197、203、206、226、239、250、253、270、273、299、546、548 to Guangyi Eryuan, or take a subway to Xiaogang Station(Line 8) or Changgang Station(Line 2).
开馆时间:9:00-17:00(16:30停止入馆)节假日不休息 逢周一闭馆
Open Hour: 9:00-17:00 Close on Monday, All year ar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