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情深〗游子归乡抢救11间旧屋,四年不计成本做侨房保育

中山侨刊 2021-06-14



△陈翼良在外地做过多个旧屋改造项目,
而回到自己家乡——南区上塘,
他对旧屋群是做细致的微改造,
一点一点,精致地,投入地,不计成本地。

南区·上塘村·旧屋群落


老屋改造活化样本
丨玖悟斋艺术中心丨
改造者:陈翼良

改造时间:2016年开始
改造措施:修缮、装饰、增加功能
保育措施、用途:社区文化空间

几乎每天,家住城区的陈翼良
都会驱车前往自己的乡下——
南区上塘村“上班”。
他给自己的工作任务是
要在此修复十一间老房子。


△陈翼良在上塘村修缮改造11间旧屋分布图。
绘制/王雯雯 陈罟志


四年光阴如梭,弹指一挥间,他的侨房保育计划已经完成了五间。这期间,他放弃了国外的“绿卡”,重新申请了中国的身份证,最后还将自己的户口由北京迁回中山。



△“我计划在此修缮11间老屋,成为社区图书馆和艺术馆,也可作为艺术家、匠人的驻场工作室……“陈翼良如此描述。


从设计方案,到施工细节、室内布置,他全程跟进每一座老房的“重生”。“人力有限,我是自己能做多少算多少。” 从自家的祖屋,到邻居的侨房。渐渐,历经凤凰涅槃的老房子在乡村里自成一道令人惊艳的风景,到访者络绎不绝,唤起更多人对侨房保育的关注。



△玖悟斋是作为改造旧屋群的中心。它体现典型的陈翼良改造风格,老房子外加新建的庭院茶室。 


◎决心回乡做侨房保育


4年前,陈翼良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南区上塘村。眼前的一切显得熟悉又陌生:儿时戏水的那条小河已经无法畅游,新旧建筑混杂的乡村让他百感交集。他在这里出生、成长,直至13岁后才前往城区读书,随后,他继续深造、留学、创业,越走越远。归来,是因为母亲给他打来一个长途电话:家乡的祖屋岌岌可危,你快回来想想办法吧!



△祖居的庭院同样搭出体现不同主题的茶室,一条三折的梯子轻松将空间分出层次,异域装饰融入,与侨屋本身中外合璧的精神底蕴异常契合。


在陈翼良的童年记忆里,爷爷的祖屋犹如一个迷宫,是和小伙伴捉迷藏的绝佳场所。那是一座占地两百多平方米的大宅,其中共有四间房间。然而,重逢这一刻,大宅门的璀璨荣光已是夕阳余晖,其破旧的模样,令人心痛。环顾四周,与祖居处境相似的华侨大屋不在少数。



△紧贴陈翼良祖居的华美侨屋,夕阳返照一代缱绻


这些华侨旧居虽建造于乡村,却是近代中国城乡发展的见证,更是一群浪迹天涯的游子对故乡最深厚的眷恋。当年,这里的一砖一瓦都凝聚着华侨们的血汗。那些中西合璧的建筑艺术大写着令人惊叹的想象力,体现着中山华侨将海外见闻与文化寻根巧妙融合的创意,也折射出他们对美好生活的祝福与期盼。陈翼良惋惜这些富有历史文化内涵的建筑就这么悄无声息地走向衰亡,被人遗忘。他索性将自己的工作室搬回乡村,在自己的家乡开始侨房保育实践。



△墙体保留岁月伤痕


历史建筑的修缮离不开修旧如旧的准绳。从旧屋墙面所刷的一层清漆的温润光泽可见陈翼良的用心,他亲自调配比例、监督工人施工,以保证厚度恰到好处。他尽量保持外墙的观感和室内地面的原貌,甚至保留下产生于特定时期的历史符号。加固建构的同时,他加强了能够满足现代生活便利需求的屋内设施,如厨房、厕所等。屋内的布置精致典雅,体现出他不俗的品位,陈翼良的收藏琳琅满目,杂而不乱,耐人细品。



△艺术品的装点,信手拈来间透露着主人的品位、情趣


◎为老屋植入文化:民国风情+现代触感


如今,陈翼良不仅修复了自己的祖居,还将师姑岭大街附近的其他五间旧屋承租下来,着手修缮。跟着他的指引,我们先后走访了其中的玖悟斋、秋声轩、剑独山房、雪菊书屋……还有一处尚待动工的生产队旧址。每一个名字都承载着他当年在传统文化中浸淫学艺的经历, 每一处的改造都被赋予了特定的文化主题,有的神秘华丽,有的简约雅致;有的施以宋代历史符号,有的让人联想到唐代的瑰丽风采。客人或可端坐椅上,与庭院葱茏隔帘相望,或可席地而坐,直面仙雾萦绕的池塘,与静穆的佛像对望,相看两不厌。



△书籍、艺术、植物、茶与人,是陈翼良给老屋的“植入标配”


他也给喜欢品茶的自己,在每一处老宅的旁边,开辟出一隅茶室。闲时,他便在这里读书、品茶、会友。因为是新增的现代空间,为了不影响老房子原有的格局和装潢,茶室虽紧挨着旧居,又自成一格。“这样钢结构的玻璃建筑,随时可以去除,不影响原屋的建构。”



△玖悟斋,老屋与新建钢结构空间形成的一隅迷你庭院


修复后的房屋装潢风格各异,但总有一串色彩斑斓的小花砖萦绕在某个角落。它的图案是陈翼良专门找人定制的,既有现代触感,也不失民国风情,他将其视为自己的文化符号。 “我计划在此修缮11间老屋。”陈翼良说,届时,这些地方将可为一些公益项目所用,成为社区的图书馆和艺术馆,让人们体验手工艺或才艺培训。它们也可作为艺术家和工匠们的驻场工作室,或是文化消费的场所。不久前,一位布染艺术家还在这里小住了半年,艺术家安静创作,也留下了一些作品给陈翼良,彼此之间都有所获益。




◎“微改造式更新”是最小代价的保护


对陈翼良而言,这同样也是一次学习。过去,他出于个人爱好,到上海、北京等地,学习茶道、书法、鉴定、拍卖,后来,又在长江三角洲一带接触到许多古旧村落活化的案例。如今,在家乡的实践,让他体会到另一种文化背景之下的权衡。经过多年的走访和实践,他感觉,乡村振兴需要文化内容的深度填充。而这样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急着做完的往往是开发商的行为。”这四年来,他埋头于修缮侨房,为此投入大量的金钱与时间,却一直没有将自己的成果做商业化的运作。为此,他也遭到了不少人的无端猜疑。陈翼良无暇辩解,他认为时间会告诉大家答案。“很多人认为我想做地产开发。” 事实上,他本人并不赞同大拆大建的开发模式,而更欣赏以绣花针一般的功夫,作微改造式的更新,“这是一种最小代价的保护。”  他认为,长三角地区对古旧村落的保护有许多值得推广的做法。从社区文化的植入,到政府的配套服务和对环境的优化,都是对民间资本参与历史建筑保护的鼓励。


产权复杂一向是侨房保育的一项掣肘,陈翼良通过个人的努力,赢得了对方的信任。他经手修缮的一间侨房拥有六个产权人,分别居住在四个不同国家。陈翼良不辞万里飘洋过海,亲自找到所有人,与他们签下租赁合同。对方也为他的真诚所打动,表示租期无限,租价只需1元。 “基本上,这些房子的产权人我全部都拜访过,走访时间大致用了两年多。我甚至还从他们口中了解到老屋背后的故事。”陈翼良说,当年,中国近代“四大百货”家族也带动了其家乡附近村落的建设。建筑风格独特的近现代建筑在上塘比比皆是。这些老房子都有着不俗的身世。陈翼良曾经好奇其中两间大屋品味独特,后来联系上其后人,才获悉当年的主人是在上海、香港之间做股票买卖的,自然资金雄厚、见多识广,愿将家乡的房子建设得美轮美奂。



△位于上塘村师姑岭大街的兰桂堂,是村中最恢宏的建筑,曾为中山县华侨中学,现今的中山市华侨中学与它有直接血缘

◎改造从尊重历史开始 


在家乡保育侨房的同时,陈翼良也走访了中山其他镇区的侨乡建筑。打开他的手机相册,各种设计独特的侨乡建筑元素“信手拈来”。在他的书架上,也放满了介绍中山本土文化和岭南建筑的各种书籍。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他总结出一些侨房保育的实战经验。



他指出,水泥钢筋建造的房子其实并不能算得上坚固。百年以后,钢筋和水泥之间会产生离合。在南区金溪村的一间碉楼顶,陈翼良为我们实地展示了这样的可能,只见他轻轻一碰钢筋裸露处,生锈的钢筋竟如豆腐渣一样纷纷脱落。对此,他表示,这样的房子需要重新加固,在主梁之外另添钢筋支撑。



他说,修旧如旧,不是说一定要修复成最初的模样。如果掌握不了当时的建造工艺,还不如尽量保护其既有状态,以免让不当的修缮造成第二次伤害。修缮后的风格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不应过于突兀。



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如果你将资金投入在修缮,而非保护原状,很可能会将大量的金钱投入在装饰、描绘之上。事实上,我们同样应该尊重它所经历的每个历史阶段所留下的痕迹。比如,特定时期的标语印记,如果抹去这些痕迹,我们又如何能让现代人直观感受到它的经历丰富?”




华侨对中山的发展作出过卓越的贡献,
今天我们照看好他们的房子,
也算是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维系着他们对家乡的温柔念想。
——陈翼良


 


== 完 ==


得闲(⊙o⊙)再睇

 
👉〖服务〗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可依法由城镇户籍子女继承!华侨华人可以吗?
👉〖关注〗犀利!香港乡亲简关祺获颁抗美援朝纪念章
👉〖共赏〗走进安堂村——中山祠堂最多的村落



中山侨刊社编辑部
来源:中山日报
文:廖薇
图/视频: 孙俊军
视频后期:冯明旻
编辑:郑智一
责编:杨玉坚
编审:温国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