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注〗中山:厚植生态底色,铺展绿美之城新画卷

中山侨刊
2024-09-01





8月15日,首个全国生态日来了!这是全国统一的“生态时间”,而中山早已与全国统一“调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正在绿美中山的建设之路上,展现出勃勃生机和长久生命力。

朋友圈里随手拍一张的灿烂花海、蓝天白云,每天散步必会经过的碧波荡漾着的河涌,环绕着绿树鲜花的绿道……中山人亲近自然、热爱自然,中山也早已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方面与全过程。作为珠江口西岸都市圈的重要一员,中山坚持以改革思维突围破局,以绿色发展为引领,以“生态+”为助力,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守好了更多的“中山蓝”、培育了更多的“中山绿”。

只此“青绿”最美宜居

今年2月,《中共广东省委关于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决定》正式发布。紧随其后,《绿美中山生态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7年)》发布,绿美中山生态建设“七大行动”的提出,意味着中山的“绿美”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香山海岛曾被伶仃洋环绕,织就了中山密布的水网,也成就了这座“亲水”城市丰富的自然资源。1996年,中山获得“国家园林城市”,次年捧回“联合国人居奖”,2018年更被评选为“国家森林城市”,“绿美”一直在中山的发展基因中。

迈入新的“绿美”征途,中山宣布将在2035年,建设全市公园总量超1000处,将以“十年”之力建一座全域公园城市,实现“千园之城”的美丽愿景,实现“离家门口不远,离大自然很近”的“绿美”之约。


3月11日,坦洲镇开展“万棵榕树进乡村”2023年全民义务植树活动。通讯员供图


在中山提出的“绿美”中山生态建设“七大行动”中,有一条行动最为“直观”,那就是以“万棵榕树进乡村”植树活动为代表的“全民爱绿植绿护绿行动”。据统计,2023年上半年,中山全市开展了343场植树活动,种植约8.4万株绿化苗,其中包含5268株榕树,营建了16片“绿美中山林”“林长林”等主题林。

中山除了实践“全民爱绿植绿护绿行动”外,“七大行动”还有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城乡绿化美化提升、绿美生态海岸线提升、绿美自然保护地提升、古树名木保护提升、绿色生态廊道提升,“七大行动”将有力又有序地推动中山林业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行动开展以来中山森林质量精准提升任务高效完成。目前,全市已完成林分改造8125亩,省任务(6900 亩)完成率达118%,市任务(7700 亩)完成率达106%。在绿美生态海岸线提升方面,2023年,中山已完成红树林营造45亩、修复600亩。随着《中山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指引》的出台,相关部门积极落实完成498株已挂牌古树立牌工作。


西区街道隆昌社区一处“四小园”。陈雪琴 摄


为营造更多绿色开敞空间,中山还完成新建农村“四小园”568个,并且大力推动中山国家森林公园、中山人才公园、横栏西江碧道、中山崖口湿地公园等4个绿美广东示范点建设,打造精品森林景观绿化带和生态廊道。

当“绿色”不断增长,当数字不断增加,当中山人在全域面积仅约18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不断书写出“绿美”新成绩,意味着这座城市、城市中的人,与自然的融合度越来越高。一幅生态兴、生活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美中山的新画卷正徐徐展开。绿美生态激活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正在凝聚。

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更加显著

“现在,河涌里不仅水质变好,两岸的绿化环境也大大提升。”随着“六污同治”治水攻坚战的深入开展,居民这样的切身正越来越多,翠亨新区(南朗街道)大溪河涌、大涌镇青岗体育公园附近的青岗涌、黄圃镇大岑河……一条条再现碧波的河涌,绿树环绕的河涌两岸,成为中山全力推进未达标水体综合整治的生动缩影。

经过整治,南朗街道大溪河涌岸线已经成为焕然一新的滨水开放空间。缪晓剑 摄


近年来,“治水”成为中山全市上下关注的焦点,“接续推进水环境治理”也成为2023年中山市十件民生实事之一。2022年,中山创新实施了“河长+治水”机制。一方面,全市以政府令的形式印发了《中山市河道管理办法》,以签发市级河长令的形式印发了《中山市排水许可证核发攻坚方案》。中山以坚定不移的决心打赢打好水污染治理攻坚战,推进水污染治理大兵团作战,深入实施“一流域一策”“一河一策”“一涵一策”。从推进污水管网全覆盖,加快“支管到户”改造和“排水厂网一体化”建设,到最终目标是建立高效完善的污水收集、输送、处理系统。中山在“治水”的道路上,正一步一个脚印,日夜兼程,风雨无阻,为实现“水清、通畅、岸绿、景美”而稳步向前。中山正紧紧围绕塑造湾区一流城市形象的美好愿景,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深化国家低碳试点城市建设,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以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理念为引领,全力构筑起“山、水、林、田、湖、海”和谐共生的生态保护屏障,筑牢城市生态基底的同时,彰显中山的自然生态之美。

从一组数据来看中山书写在绿水青山上的亮丽答卷

(一)蓝天保卫

中山市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13年至2022年十年间,中山市大气环境中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实现快速下降,从2013年的49微克/立方米下降至2022年的19微克/立方米(优于世界卫生组织WHO-Ⅱ级标准25微克/立方米),累计下降达30微克/立方米,降幅为61.2%。

(二)碧水攻坚

中山市水环境质量稳步向好。市级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持续稳定优良;2022年度地表水国、省考断面水质全部优良,其中,国考断面水质连续7年保持优良,南沙湾省考断面水质连续3年保持优良,板芙大桥省考断面水质2021年实现达标;内河涌水质稳步改善,全市1041条河涌水质指数CWQI同比改善18%;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由2021年中的25%提高到目前的55.8%。

(三)净土防御

中山市土壤环境监管稳扎稳打。完善出台《中山市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工作方案》;完成92个地块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的评审及备案;定期更新土壤环境潜在监管地块信息,在转让、收储、用途变更等环节加强管理,防范人居环境风险;实施耕地分类管理,开展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修复示范项目。

(四)无废建设

积极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统筹规划“无废城市”制度体系,开展固体废物地方立法;稳步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无害化,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28%以上;大力推动危废处置能力建设,新增9.56万吨/年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保障危险废物出路;持续提升监管能力建设,利用视频监控、车载卫星定位、电子秤计重等实现危险废物全过程监管。建立大医院上门收运、小医疗机构“快递式”定点收集医疗废物收运网络。

(五)共性治污

主动探索绿色低碳“工改工”路径,创新推进环保共性产业园规划建设。加强顶层设计,印发《中山市环保共性产业园规划》,推动“环保共性产业园”模式从“纸上”落到“地上”;完善政策支持,出台环保共性产业园认定管理办法、环保审批指南等管理文件,使环保共性产业园规划建设从“无序”到“有序”;构建示范效应,重点推进小榄北区高端环保共性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打造试点项目。

(六)智慧环保

科技赋能生态环境一体化智慧管理,建成“一库、三平台、一展示、一门户、三体系”的“线上生态环境局”,实现全省首个全面国产信创替代应用,让生态环境信息化体系更安全;汇聚全省最全的市级生态环境数据集,让生态环境数字化体系能共享;建成领导驾驶舱3.0,构建一图看数、一网告警、一键调度的线上挂图作战模式,让生态环境业务化体系强协同。

(七)环保法治

推行公正执法,建立“双随机”抽查为主体,专项执法行动为补充的执法模式。推行精准执法,创新“环境健康码”+自检自查的“码”上监管办法。推行包容执法,2021年以来对61个轻微违法行为实施不予行政处罚,实行公开道歉承诺减轻处罚的案件共64宗,减免金额400.67万元。推行“接诉即办”,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环境信访快速响应机制,以“提速”助推“减量”。

(八)环保服务

优化环评审批,推动提速增效。推行免于办理环境影响评价手续、打捆开展环评审批、告知承诺制管理、有规划环评的园区内项目环评简化内容等4大环评简化举措。


== 完 ==


得闲(⊙o⊙)再睇

 

〖关注〗“携手育桃李 共叙一家亲”体验营走进中山
〖关注〗关于办理报考2024年普通高校入学考试“三侨生”身份确认工作的公告〖他乡〗檀香山隆都从善堂举行2023 年奖学金颁奖典礼




中山侨刊社编辑部

来源:中山+

编辑:郑智一

责编:杨玉坚

编审:温国科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山侨刊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