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共赏〗如水般柔和,如山般坚韧——读《在爱中修行》有感

曾欢玲 中山侨刊
2024-09-01






刚结束周五繁忙的工作,回到家,一张摇椅,一盏台灯,一本书,我翻开阮小玉女士的《在爱中修行》,扑面而来的是细腻的笔触,真挚的情感,如汩汩的流水,又如娓娓的诉说。这本书,是一位八十多高龄的“花甲青年”,在人生的过往中披沙炼金,打捞出最珍贵的星光,给世人奉上一盏橘灯,一杯暖茶。那是千帆过尽后的从容,是千锤百炼后的豁达,是经历过苦难后的慈悲,又是叩问生命意义的恳切。

沉浸在书中缓缓的叙述中,我感觉阮女士就在我的面前,敞开心灵之门,带我领略八十多年的春秋荣枯,七十多年工作奉献的瓣瓣心香。不知不觉3个小时过去了,抬起头,我感觉内心如品茗的回甘,如甘泉洗涤后的清冽,很长一段时间沉浸在忙碌紧张的工作生活中,此时得到喘息和滋养。写书评,一般需要和作品保持一定的距离,客观冷静地评论。但是读完阮女士的书,我感觉内心变得柔软,时间也慢下来了,我也愿意学习阮女士对待生命、对待时光的态度,那就是如水般柔和,如山般坚韧。

在书中,我读到阮女士的生命和性情如水般柔和,水中又闪现着粼粼的波光,这些波光就是珍贵的人生智慧。我特别喜欢《要老得潇洒》这篇短文,里面写了一位活了121岁的法国老太太,记者问她:“您怎么能活这么久?”她回答:“上帝太忙,把我忘掉了。”记者问她:“您有什么长寿秘诀?”她回答:“没有秘诀,要是有,就高价出售了。”老太太的豁达和潇洒跃然纸上。阮女士说自己不太注意自己的年龄,所以没有老之将至的恐慌,还造了一个新词:“花甲青年”,她希望老年一辈的心重归稚嫩与清纯,常常在乐观中做着甜美的梦。她说:“优雅老去,那是文化的境界;体面地老去,那是物化的支撑。”看到这句话,我忽然愿意去想象我的老年生活了,以前总是不太愿意去想那似乎遥远的老年,现在,在八十多岁却仍然充满青春活力的阮女士面前,站在不惑之年,我的老年生活图景似乎清晰起来了,因为有了一个目标:像阮女士说的那样,在文化的熏陶中“优雅地老去”。读到悼念几位挚友的文字的时候,我眼睛湿润了。那是解放前期共度时艰的战友,在生死诀别的时刻,阮女士连夜坐越洋飞机直奔中山,送别朋友。“眼泪溅起的水花,像洒落几起人生。”“几十年的时光,存放在青春的记忆中。”在这本近200页的字里行间,我看到了、感受到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故事,充满人间温情的一个个瞬间,还有很多人生体悟,比如傅莹大使的“宽厚”,比如钟南山院士的“仁爱利他”,比如陈道明的“我奈何不了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也奈何不了我”,又比如阮女士的“心中有爱,何惧寒冬”。这本书没有用严谨的布局、笔法来书写,而是用流淌的生命在诉说,不是文人,却更动人心弦。顾炎武说:“一为文人,便无足观。”如果一旦一定要套住一个模式,就失去了生气。《在爱中修行》纯粹用真实的文字书写,所以读着读着,心就柔软了。

在书中,我还读到阮女士的生命和性情如山般坚韧,不服输、敢奋斗,无论身处怎样的境遇,依然如向阳花般,向上,向善。在宅家百无聊赖的日子里,阮女士仍然坚持看书读报的习惯,每天坚持书写的习惯,而且写的每个字、每个词都字斟句酌,陶冶情操。她说:“我咬紧牙关,搓暖双手,专心致志地继续‘笔写春秋’。”其实岁月静好,外在没有任何人给予压力,但是阮女士仍然和生命的散漫作斗争,用咬牙的坚持,对抗日子的无聊和平淡,在书写中一笔一划地执着地刻画着自己生命的形象。最近有一句话很火:“向上的路注定艰难,而向下的大门永远敞开。”阮女士在书中提到的几个人物,都特别触动我。我想,正是因为这些人物身上的永远向上,永远不服输,永远坚韧的品质,才让我读懂了“咬紧牙关”“笔写春秋”的阮女士。

一位是木心先生。读木心先生的《文学回忆录》,我喜欢他的渊博、机警、幽默,读木心先生的诗,喜欢他寥寥几笔,勾勒出生活的本质,当然,我更喜欢他即使在最潦倒的时候,依然抬着高贵的头颅,即使在最困苦的时候,依然把人生与艺术相融合,红炉煮茶般,越活越醇厚,又越活越淡然。我想,这也是阮女士欣赏木心先生的地方。阮女士曾经经历过劳动改造,经历过平反之后的自找生计,经历过三进三出鬼门关,她誓死要挣扎求存、求生,这是她不甘心的性格使然,但是历经风霜之后,她仍然用心爱世界,用爱写人生。阮女士说,要像木心先生一样,要做一个有生活情趣的人,要在人生散步中启迪生生不息的力量。

另一位是民国才女林徽因,我们读过她很多的故事、传记,为大众所熟知的是她的诗歌、感情、才华,但是阮女士写林徽因,却是因为她“那股永不言弃,努力向上”的劲头。书中这样写林徽因:“她写诗,三言两语便清丽脱俗;她作文,排篇布局自由周章;她治学,既是思想先行,也是理论奠基。”阮女士的笔,也仿佛是林徽因的笔,三言两语,点到即止,却清新隽永。让我最动容的是书中写林徽因临终时的回光返照,用微弱的声音对护士说:“我要一见梁思成……”阮女士沉痛地写下这句话:“无论曾经怎样的丰富与绚丽,都不过是一个苍凉的句号。”我想,此时,阮女士一定陷入长久的沉思,她在叩问,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我在书中还看到这样的话:“文字,就像我血液里的基因。”“我只是想把我的命运深处装点火花,顺便看看太阳的笑脸,那些能洒落在我的心坎上的期盼……”这也许是阮女士对于自己生命意义的探索之后给出的笃定的答案,这本书的出版本身,就是一个答案。

在书中,我还读到了阮女士心系祖国,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一颗赤子之心。从14岁参加工作到现在,已经70多年了,包括退休之后的30多年,无论身在故乡,还是身在海外,她都一直都想给自己的国家,给社会,给他人更多一点爱,更多一点温暖……我想,阮女士就是众多海外侨胞的缩影,这份故园情,是最深沉而隽永的情感,让我们的生命有更崇高的意义可追求。

最后,我想用阮女士的一段话与大家共勉:“这大概是我们热爱生命的理由,它来去匆匆,它酸甜苦辣,它所拥有的却是谁也不能复制的美丽的人生。生命来来往往,没有来日方长的每一天,都是余生最美丽的一天。”祝愿阮女士健康快乐,一直做柔和又坚韧的“花甲青年”,祝愿大家生命之花绚丽绽放,祝愿祖国繁荣昌盛。


曾欢玲

2023年10月28日


(作者简介:曾欢玲,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讲师,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


== 完 ==


得闲(⊙o⊙)再睇

 

〖关注〗沙溪队回中山啦!至于“村BA”冠军牛……

〖情深〗《在爱中修行》——澳洲侨领阮小玉新书分享会顺利举行

〖共商〗生命不息  大爱不止——读阮小玉女士人生纪事散文集《在爱中修行》



中山侨刊社编辑部

作者:曾欢玲

编辑:郑智一

责编:杨玉坚

编审:温国科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山侨刊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